9月30日,美联储芝加哥分署举办了美国中西部制造业研讨会,与会人员近200人,来自美国中西部的工商金融界、学术界及政界。美国每4个就业机会中就有一个来自制造业,芝加哥方圆500英里聚集着全美56%的传统制造业。近期,美国媒体报道的美国制造业受到外国产品的威胁,美中西部的传统制造业首当其冲。由此可见,这个研讨会在这个时间、选在芝加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室田德友商务领事也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半天的会议,来自美商务部、美联储、经济智库及学术界的8个发言,给我们留下以下3个印象:
1.会议气氛沉闷,人们对美制造业的现状感到束手无策。虽然,美制造业联盟总裁TomasDuestererg先生在发言中鼓励美国企业应凭借高效的生产率、雄厚的研发水平在创新、增加适应能力等方面提高竞争力。但在以高成本、高工资运营中应对着海外企业高质量低价格产品的强烈的挑战的美国中小企业主的脸上仍是愁容满面。一位来自华盛顿的农业部官员说,现在的问题是大家没有看到美国中西部制造业的出路和希望。
2.美国制造业的产业调整,已经经历了30多年,只是近期程度更加剧烈。过去的30余年里,美国的制造业经历了以自动化、规模生产、供应链体系、等以提高生产率为目的的多种形式的调整、其结果是生产效率增加,就业人数逐年下降。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得产业资源全球配置,全球产业分工趋势更加明显。这一结果导致了美国传统制造业的大量外移。这种状况衬在美经济不见好转和明年的总统选举年的背景下,显得更加敏感。
3.中国仍是谈论的重点,CHINA被发言者提及近50次。我们去年参加过一些商务研讨会,当时参会的感觉是入世后的中国,将给美国工商界带来新的市场机会,许多工商界朋友在谈论中国时,都带着兴奋和希望。但一年后的现在,中国又被许多美国人视为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尽管如此,这次研讨会上的发言中,人们对中国的评价还是理智和客观的。威斯康星大学的DONALDNICHOLS教授在谈到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问题时认为:人民币升值与提高美制造业的竞争力没有直接的联系,中国与当年的日本不同,中国的人均小时工资仅是美国的十几分之一,中国的金融体制仍很脆弱,人民币汇率的动荡有可能给中国市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