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由哈电制造的我国首台15叶片完全国产化的巨型水轮机转轮,在锦州葫芦岛海滨大件加工厂一次装车成功运往三峡工地。据悉,这台重达450吨的庞然大物,是世界第一大转轮。
这台完全国产化的三峡转轮,是哈电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研制成功的,通过了总承包方阿尔斯通公司和业主三峡总公司、监理公司BV的共同严格验收,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合同标准。该转轮直径10.56米,高5.08米,净重450吨,不锈钢材质,由上冠、下环和15个叶片焊接而成,其尺寸、重量、技术含量、制造难度都堪称当今同类产品的世界之最。据有关人士称,该产品的制造成功已经成为振兴民族工业的助推器。法国船级社驻厂监造郑本英对这台转轮的制造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转轮静平衡平衡量是最小的,其叶片表面粗糙度和加工尺寸精度是哈电已生产的四台转轮中最好的。
哈电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伟章告诉记者,哈电生产制造的三峡转轮成功实现国产化,标志着哈电具有独立承制巨型机组的能力,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生产的三峡工程产品已完全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
据了解,在哈电这台转轮机问世之前,三峡转轮是在消化吸收法国阿尔斯通、美国通用、挪威公司的水轮机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大量采用了机器人埋弧焊接技术和自行设计开发的大型转轮焊接变位机、钟罩式退火炉和500吨级的高精度、数字化转轮静平衡工具进行加工。哈电为了制造出“国字号”精品项目,先后引进40多个计算机软件,派出200多人到国外技术培训、联合设计。经过消化吸收及二次开发,他们还独立开发设计,自行采购,攻克了焊接、加工、测量、热处理、转轮平衡等多项工艺难关,以及水轮机转轮制造工艺研究等国家下达的9大重点攻关课题,掌握了巨型混流式水电机组的核心技术,投资6亿多元,添置与改造设备132项,在公司内的葫芦岛海滨大件厂建成水电重型厂房,形成了三峡主机制造基地和三峡整体转轮水上运输的海滨生产基地。
据悉,哈电在左岸项目的执行中,承制了6台制造难度最大的三峡水轮机转轮,数量居参制厂商之首;同时,该公司还承担4台座环、3台导水机构、8台发电机座、8个上机架、8个下机架等重大部件的制造。三峡总公司副总工程师秦锡翔认为,哈电承制的转轮数量不但居所有参制厂商之首,已具备制造大型混流式水轮机组的能力,而且也是制造三峡机组质量最好的厂家之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