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6日电 香港商报今日发表文章指出,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个里程碑式的数字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向享受型的升级,也标志着中国工业经济从轻工型向重型化的转变。在一个更大的国际背景中,这种转变意味着一次不容错失的历史机遇。
尽管遭遇了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2003年中国的GDP依然比上一年度增长了9.1%,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个年份。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中国GDP的总量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而在比上年度增长的9.1个百分点中,第二产业占了6.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1%。第二产业延续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尤以重化工业的发展速度最为突出。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在39个工业大项中,中国的制造、冶金、机械、器材、化工等重型工业的比重达到了50%以上,这标志着中国工业进入重化工业时期,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增长时期。
文章称,重化工业化是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政府、学界和企业界显然已经取得了这样的共识:重化工业化是中国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
从产业发展的规律看,世界各国经济基本上是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轨迹向前发展。在这条产业转移的链条上,中国经济正处于重工业阶段。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中国经济进入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有专家分析说,中国如果抓住了重化工业化这一机遇,中国经济就完全可以维持20年的高增长,中国的经济就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
文章同时还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重化工业化阶段,重化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的工业,这是一种规模经济,也是需要更高水平的服务业支撑的经济,从经济战略的高度发展重化工业,意味着需要多个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的出现。在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人们的视界又投向了“新东北”。
振兴东北如今成了国策,这是东北面临的“空前绝后”的机遇。“空前”是指中国在经历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大发展后,为支撑经济高增长率,决心着力发展新型的重工业,这使东北的地位凸现;而“绝后”则意味着这是东北的最后一次机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重化工业化时代到来的必然要求,如果不能抢到大订单,如果错失这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东北老工业基地就会被淘汰。
“东北虎”有望重振虎威,对于正在角力的珠三角和长三角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变局。同东北三省相比,珠三角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外向型大市场,长三角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资本存量,它们的优势正是东北三省的劣势;东北三省的优势在于其重工业基础,而这也正是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软肋”,珠三角和长三角都需要“补钙”。
拥有雄厚资本的长三角正在努力发展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临港大工业,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的迅猛发展让珠三角感到了其咄咄逼人的势头,与此同时,珠三角也在以一连串的大动作进行整合和创新,在“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想中,广东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香港要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为主导的服务业中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