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治污 生态修复
太湖水体修复技术竞相开花结果
“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被列为国家科技部“863”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历经一年多的实施,目前该项目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这项以科技治污与湖泊生态修复为主要内容的重大项目,总投资为2.1亿元,汇集了全国20多家科研单位的150多位高级科研人员。一年多来,他们紧密围绕太湖流域的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进行了不懈探索。首先,他们在太湖的重污染区域实施了水体底泥的生态疏浚与生态系统重建技术的应用,累计清淤248万立方米,在逐步恢复湖区生态系统的同时,明显削减了水体淤泥中的污染负荷,使得湖区水质明显改善。同时,在太湖污染严重区域,实施了水生植物恢复与重建技术的应用。先后在广阔的湖面上种植了睡莲、美人蕉等31万株,黑藻、金鱼草等500多万株。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表明,水生植物对湖区水质净化起到了明显作用。经测试表明,湖区水质透明度已由过去的40厘米左右,提高到了目前的70~80厘米。
为提高太湖湖区饮用水源地水质,确保饮用水的安全,这些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还在太湖梅梁湾水源地应用了改善水质的综合技术。通过实施水泥排桩、竹排、围隔等综合消浪技术,改善了水源地区域内的水环境,构建了饮用水源地稳定的生态系统基础;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和粘土絮凝等技术措施的应用,成功去除了饮用水源地的有机污染物;通过滤食鱼类和双壳蚌类养殖试验,明显控制了饮用水源地藻类的暴发;通过大面积种植浮叶、沉水、周丛等各类水生植物与养殖底栖动物,不仅有效抑制了饮用水源地的悬浮物,而且大大增加了饮用水源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化了水质净化的综合能力。自这项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成功应用以来,使梅梁湾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了饮用水的要求,满足了安全供水的需要。
在治理太湖水体的同时,这项太湖水体修复重大项目还在沿太湖的河网面源地区全面展开。目前,已在太湖流域重点河网地区建立起“减源、截流、修复”三级控污系统,通过工程措施从源头减少了污染物向河流乃至太湖排放;通过实施生物和生态工程技术,有效控制和截流了入湖河流中的污染物;采取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工程措施,恢复了入湖河流周围的生态系统,使得重点入湖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已经达到国家“十五”计划水质考核要求。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