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关于实施重型车国家第二阶段排放标准的公告》后,国内几大主要重型车生产企业对此问题的反响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家环保总局这一延期公告的出台,究竟是出于哪些因素的考虑?国家环保总局对国1重型车的市场监管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带着诸多问题,9月15日记者来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控制司的一位官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意在挽救44亿元“损失”
在环保总局这位官员手里,有一份清单,上面清清楚楚地列着11个大型重型车生产企业的国1车(相当于欧Ⅰ排放标准)库存情况,这是国家环保总局在今年8月底所做的一项市场调研。包括一汽、东风、重汽等在内的11家企业向国家环保总局上报的数据显示,国1重型车共计有库存65500辆、总价值为44.7亿元人民币。这44.7亿元国有资产是促成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环函[2004]300号文件”的直接动因。
“这是44.7亿元的国有资产,我们绝不能眼看着它变为非法而无动于衷。”这位官员表情凝重地告诉记者。
他告诉记者,一些企业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个事情,经常打来电话向他们反映情况。6月份在北戴河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汽的一位参会代表就曾焦急地向环保总局的人士反映库存车的问题。
“我们非常理解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国家治理‘大吨小标’超载现象、国家财政银根紧缩,整个车市普遍反映出不如预期的状况,这些都给企业带来了经营上的难度,确实有一部分库存车积压在企业手里无法按时消化。”这位官员坦率地告诉记者。
于是,包括一汽在内的8家重型车生产企业向国家环保总局递交了一份延期申请。随后,在国家环保总局的调查中,44.7亿元国有资产库存浮出水面。
“事实上,按照我们去年8月公告所规定的那样,从今年9月1日就开始执行国2排放标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制约,但是考虑到这些库存车辆毕竟是国家的资产,如果变为‘非法’后也最终是国家的损失,所以我们在征询过发改委的意见后,最终还是决定延期。”他这样告诉记者。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家发改委也没有撤销上述相关车型的产品公告。这就意味着,相关部门在对国1库存车延期销售的问题上达成了默契。
“9月1日”是国1禁产线
“在9月2日的这份公告里我们说得很明确。首先,允许企业销售和注册登记的是‘2004年9月1日前已制造的’车辆,这就是说,只能是库存车才允许销售;其次,还要是核准‘达到GB17961第一阶段排放生产一致性限值的车辆’,这是说我们肯定要对企业进行检查,并对市场进行监管。”手执这份300号文件,这位官员一字一句地给记者解释公告。
在记者采访中曾了解到,有些企业由于国1车市场仍有余热,因此加班加点地生产到8月底,造成库存过量的事实。对于这种情况,环保总局人士表示有些意外。在沉思片刻后,他说:“看来个别企业的确是算准了政府部门的心理,决意冒险,并且还顺利搭上了‘顺风车’。延期公告对某些国有企业有所宽容,但是也给那些遵纪守法的企业带来不公平的待遇。”
“环保总局安排从去年8月到今年8月这一年时间的过渡期,就是为了让企业有时间适当地安排生产,现在又延期4个月。如果由于企业管理水平导致生产的不平衡性,最后导致库存过量无法消化,那么政府管理部门没有必要承担相关的责任。”
这位官员认为,有个别企业如果认为自己没有捞到政策的好处,可能会冒险违法生产,对此国家环保总局将会在近期安排对企业进行现场生产一致性检查,届时非常容易就可以查出企业近期生产的是国1还是国2车辆。同时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企业所上报的库存量都属实,这6万多辆车多长时间能在市场上消化完毕,国家环保总局是心里有数的。
当记者问及库存车是否会影响到国2新产品的市场销售,这位官员分析说,在从国1向国2过渡这个阶段,影响的确存在,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从目前市场上的库存量来看,对国2车并不会造成大的冲击。“市场是这么大的一块,而库存车毕竟很有限。”
“我们呼吁企业自律,同时我们也会加强监管,对大小企业一视同仁。”这位官员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在9~12月这4个月的时间里,环保部门一定会抓紧市场监管工作,绝不允许有任何违反公告的行为发生,一旦查处企业存在转换手法、偷偷生产的行为,环保总局将严加惩治。“有序、公平的市场秩序总是在清理整顿中逐步走向正规,不可能一蹴而就,环保总局也会在有效、有力的市场监管中逐步地规范市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