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市场 开拓创新 抓住机遇 持续发展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4-10-22 16:59   来源:铲运工程机械分会  作者:陈凯运

一、2003年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03年是我国铲土运输机械行业发展史上继2001年以来的第三个“井喷之年”。据32家企业初步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全行业的销售收入为221.48亿元,比2002年增长61.7%。32家企业中盈利企业

一、2003年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03年是我国铲土运输机械行业发展史上继2001年以来的第三个“井喷之年”。据32家企业初步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全行业的销售收入为221.48亿元,比2002年增长61.7%。32家企业中盈利企业为26家,占81.3%,行业利润总额为11.35亿元,比2002年增长134%。





在工程机械全行业的14家上市公司中,铲土运输机械行业的企业占9家,从表三可见,“徐工科技”的主营收入为34.94亿元,比2002年增长64.5%,“厦工股份”的主营收入为25.7亿元,同比增长54.7%。“桂柳工”的主营收入为24.93亿元,因此增长50.6%,囊括2003年上市公司的前三名。“桂柳工”的净利润为2.24亿元,仅次于“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名列第三。“桂柳工”的每股收益为0.68元,仅次于“三一重工”和“星马汽车”,荣获第三。以上数据表明,铲土运输机械行业的发展步伐几年来一直处于工程机械行业前列。另外“山推股份”、“桂柳工”和“山东临工”三家上市公司的“综合效益指数”分别达到90分以上,排名为第三、第四、第五,仅次于“三一重工”和“星马汽车”,说明三家企业在营运能力、发展能力、获利能力和偿还能力四个方面的运作均比较成功。详见表一、表二、表三。


二、2003年行业的运行特征



1、重组并购、做大做强


2003年铲土运输机械行业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企业的重组并购频繁,这种方式意味着企业做大做强,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决心,其结果是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的整合,企业的战略得到进一步推进,逐步趋于完整。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与2003会议主题“做大做强 提高市场竞争力”相吻合,说明各大企业始终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1)扬州柳工建机有限公司:继2002年柳工收购上海叉车有限公司成立上海柳工叉车有限公司之后,仅隔半年的时间,于2003年2月又采取“先控股、后整体收购”两步走的方式收购了“扬州建设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了“扬州柳工建设机械有限公司”,收购的原则是:


①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


②在整合、盘活、优化存量资产的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③坚持以工程机械为核心,向相关企业实施多元化、低成本扩张。对进入集团的企业,柳工不仅注入资金、技术、管理等硬资源,还将品牌、企业文化等软资源整合在其中,使这些企业产品质量迅速提高,产生了较好的效益。柳工董事长王晓华表示,柳工东扩的着眼点主要在于通过迈进长江三角洲,以工程机械为中心的相关产品到那里生产,直接吸纳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国际化的产品开发及营销人才,实现“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的战略目标。


(2)成都神钢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于2003年8月12日成立,由成工集团与日本神钢建机株式会社合资组建,是外资控股的大型工程机械企业。将承继原成工集团的全部业务,包括KOBELCO智能型挖掘机、“成工牌”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及相关零部件的开发、研制、生产、销售等。这种合作标志着成工集团的国有身份的彻底改变,势必推动成工神钢集团早日发展成为知名的跨国公司。


(3)宇通重工有限公司:于2003年10月18日成立,是中国客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宇通集团与中国工程机械摇篮企业之一的郑工集团跨行业联姻重组的成果。重组后的宇通重工,国有资产已全部退出,国有职工身份也已经置换,新公司完全按照宇通的理念和机制自主经营,已纳入新宇通集团的管理体系,实现企业内部资金共享,产品统一使用宇通的商标。宇通重工的发展目标是3—5年挤身行业前三强,产销量达到5000~8000台,销售收入12亿元,5年内利润超过1亿元。据2004年上半年初步统计表明,装载机的销量达到1381台已超过2003年全年的总量。


(4)河北宣工福田重工有限公司:于2003年12月9日挂牌成立,山北汽福田与宣工集团联手重组。新公司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对宣工集团的相关资产进行收购或置换,新公司的产品从混凝土成套设备、农业机械到工程机械已做了详细的计划安排,到今年6月已成功研制出混凝土泵车、搅拌车、3t和5t装载机等工程机械新产品,合作进展很快,已初见成效。初步预计2008年销售收入可达28亿元。


(5)中外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联手重组:在国资委及中国证监委正式批准前,目前正积极筹建天津工程机械(科技)产业基地,重组后公司的新厂房及办公区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科研、技术发展的大本营,中外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最早的企业之一,平地机小行业的“领头羊”,实行强强联合必将很快地振兴天津工程机械制造业。


(6)山工联手卡特:2003年11月双方高层领导已在珠海签订了山工加盟卡特的合作意向书。半年来进展迅速,一个新的合资企业即将诞生。目前收购山东,山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这一举措必将推动我国的装载机行业向高品位的方向迈进。


(7)湘火炬控股新黄工:2003年12月18日,新疆德隆集团旗下的湘火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受让华融、东方等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成为陕西新黄工机械有限公司控股股东。这次股权转让的正式签约,是湘火炬在重型汽车及汽配行业成功实施一系列兼并重组后的又一战略举措,它标志着民营资本运作高手——德隆集团开始涉足工程机械行业。陕西新黄工有限公司是国内生产工程机械历史较长的大型骨干企业,具有产品、营销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湘火炬公司有较强的资金优势。联手重组的企业必将实现优势互补,出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初步预计,三年内新的企业可实现营销收入12亿元。


总之,兼并、整合重组只是一种手段,方式可多种多样,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做大做强,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厦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徐州装载机厂、龙工集团、常林股份公司、山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在“做大做强”方面也采取了很积极措施,如迁厂新建、建工业园等,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改善了生产条件,为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夯实了良好的基础。


2、关于“宏观调控”的问题


2004年一季度,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已成为全世界经济学家的共识。从铲土运输机械行业统计数据表明,一季度装载机销量达到28779台,比去年同期增长101.9%,推土机销量为2288台,同比增长38.7%,平地机销量为547台,同比增长53.7%。许多制造商再次陷入了即使大干快干也供不应求的局面,个别企业甚至在一季度就完成了产销量双过半,全行业的增长大大超出了意料。


但进入4月,国家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相继出台,给密切相关的工程机械行业刮起了一阵凉风,5月、6月就相当于暴雨了,以装载机为例,6月份全行业装载机的销量仅有6513台,跌到2003年同期的水平,与火暴的3月相比仅为49%。宏观调控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已成为目前全行业的话题。其实中央在3月召开的第七届二次人大会议上,重申“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已经确定了2004年7%的GDP增幅目标,表明中央要进行宏观调控,接着出台了一系列压缩过热投资和信贷规模增长过快的有关政策,此次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是“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不急刹车、不搞一刀切。”


但实际上对固定资产投资而言,多少产生了一刀切的效果,首先表现为调控限制的扩大化,把禁止或限制投资的项目从钢铁、水泥、房地产等行业扩大到机械、石化、印刷等行业,工程机械因属于机械行业被列入受限范围。二是新开工项目锐减,信贷规模收缩,对工程机械影响较大。从销售地区来看,东部发达地区受影响程度明显大于中、西部。从产品档次来看,价格较高的工程机械受影响程度大于价格偏低的产品。


另外,用于先期施工的土石方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等)受影响的时间要早于后期施工的机械设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工程机械仍将保持旺盛的需求。从机种来分析,挖掘机属于受信贷按揭影响大的高位工程机械,销售区域集中在华东,用于工程先期的土方工程,前期购买较多,因而受影响最大。装载机价格较低,在用户消费能力之内,受按揭影响不大,应用范围比挖掘机更广,销售地区分散,因此受影响程度小些,估计全年装载机的总销量不会低于2003年。在调整期间内,企业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减少积压,同时狠抓开拓创新,提升产品档次,扩大出口,以国外市场的效益来弥补国内销量下降带来的损失,从而使行业竞争更趋有序、市场结构更趋合理。


3、关于装载机执行“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的问题


为了规范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工作,确保机电类特种设备质量和安全性能,根据<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务院令第373号)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6月17日制定了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试行),国质检锅[2003]174号发布。该规则对制造许可的单位条件,制造许可的程序、评审机构和评审人员、监督管理等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一共39条,并附有详细的目录,包括设备种类、设备类型、设备型式、许可方式、受理机构等做了严格的规定。一年以来采用多种方式征求意见,各企业对该文件的内容及执行方式等方面尚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并通过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等待国家正式文件出台,希望各企业按中央精神执行。


以上有些是个人分析和看法,与领导、各位代表共同探讨,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