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既是一项具有巨大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又是一项可以改善日益变坏的长江生态自然环境的重要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认为:兴建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主要有利影响在长江中游,主要不利影响采取恰当的对策和措施后可以大大减免,生态与环境问题不影响工程的可行性。但总的来说,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
三峡工程对环境影响有利有弊,在调节生态平衡方面则利大于弊。多年来,我国政府和科研部门对于三峡工程对环境影响不利的一面,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准确评价,对利弊两方面都予以高度的重视,充分发挥有利的一面,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减少不利的影响,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三峡工程建设。
一、从环保的角度看三峡工程的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的兴建,形成库容为393亿立方米的河道型水库,可调节防洪库容达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地拦截宜昌以上来的洪水,使全国七大江河中防洪标准最低的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目前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使遇到1870年那样的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也可以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同时改善长江中游的洪患及分洪引起的环境恶化、灾后疫情等,有效地减少下游湖泊的泥沙淤积,改善水质、减轻污染。
三峡工程将充分利用长江丰富的水能,生产出清洁低廉的水电。26台机组每年发电847亿千瓦时,这些巨大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可以替代修建10座180万千瓦级的火电厂,相当于平均每年减少燃烧原煤5000万吨,每年可减少排放1000万吨可以形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减少200多万吨可以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减少1万多吨一氧化碳,减少37万吨氮氧化物,还减少大量的废水、废碴、浮尘等。建设三峡工程还可以使长江中下游枯水期的流量显著增加,有利于珍稀鱼类和其它鱼类安全越冬,有利于减少长江口盐水。
三峡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地区,山高坡陡,人多地少,农民的密集耕作已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形势极为严峻。森林覆盖率从二十世纪50年代的26%下降到目前的17%,基本无成熟森林;自然生态系统向“森林-灌木-草坡-裸岩”的方向退化;水土流失面积高达六成以上,年产沙量平均1.5亿吨,入江泥沙量约4000万吨。三峡库区已成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三峡一、二期移民工作,已经完成了16万三峡移民出县跨省外迁安置,对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三峡工程全面系统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研究工作始于50年代,至今已历时近40年。在三峡工程设计和方案论证过程中,就提出了一批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报告和评价报告。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环保法规的完善和环境科学的发展,三峡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断深入。1984年,国家把三峡工程的生态与环境影响列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进行研究。1986年进行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时,又组织国内生态与环境、社会经济学、移民、水利、泥沙、医学、电力、气象、航运、文物、地质等方面的55位专家,对生态与环境专题,进行了一年多的研究。研究的问题十分广泛,大部分取得一致的意见。
1991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和长江水资源保护科研所联合编制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1992年2月,国家环保局组织国内著名专家教授和学者,完成了报告书的法定审批程序。
为了加强三峡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领导下,成立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协调领导小组,分工开展三峡工程建设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国三峡总公司负责枢纽工程施工区环境保护和地震观测。三峡总公司设有环境及文物保护委员会;三峡总公司工程建设部设有环境保护处,负责施工区环境保护工作;三峡总公司枢纽管理部设有水库管理处,负责地震观测和水库坝前漂浮物的清理工作。湖北省、重庆市政府负责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的环境保护工作和建设期间水库管理的环境保护工作。生态与环境补偿专项、泥沙观测与研究工作由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库区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专项由国家环保总局负责,地质灾害监测与治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文物考古与保护由国家文物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协调,全国文物考古与保护单位共同参与。
三、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本着有效改善长江生态失衡的目的,三峡工程兴建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求实态度,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做好源头控制,减少新的污染和破坏。
三峡工程开工之初就确立了“环境与工程建设同步”的指导原则,并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管理的规范性制度和文件。1994年,中国三峡总公司发布了《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保护管理实施办法(试行)》,1995年制定了《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1996年制定了《三峡工程施工区绿化规划、实施和管理办法》,并发布了有关加强人群健康及卫生防疫的文件,制定了医疗急救与传染病防治预案,2000年制定了《施工区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办法》。
上述规定和办法明确了三峡工程参建各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也明确了施工区相关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内容、范围、管理程序及奖惩办法,所有规定内容都作为合同条款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了合同管理的范畴。通过在施工区认真执行这些管理规定,促进施工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展开。
1993年,国务院三峡建委批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枢纽工程部分)》,其中包括环境保护初步设计。1995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务院三峡建委联合批准《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保护实施规划》,施工区征地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规划也编制完成并通了主管部门审查。同时,在工程施工总体规划中,还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要求,对重点部位还制定了专项规划。
过去12年,结合工程建设和实施规划,中国三峡总公司实施了污染预防和治理项目。包括所有砂石加工系统的废水处理及防尘、减噪设施,拌和系统的除尘、废水处理和噪声防护,水泥和粉煤灰的封闭运输,施工生活区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及生活污水的处理等。对施工区的土石方挖填平衡及工程建设过程和建成后的植被恢复进行了规划,对碴场、边坡保护及其他水保工作也进行专门规划设计。截止目前,三峡工程施工区已经完成和正在实施的绿化面积达130万平方米,经常化道路34.7公里。所有绿化成果都委托专业化队伍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委托专门的单位开展施工区环境卫生的维护与管理,并开展施工区环境卫生监察工作。三峡总公司还在施工区投资建设了一定规模的医疗急救中心,开展施工区医疗急救服务、卫生防疫和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定期开展灭鼠和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到1996年4月,三峡总公司还配合文物考古单位完成了施工区内的文物考古挖掘和保护措施。
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监测工作从1992年开始,1996年开始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根据《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保护实施规划》中的要求全面展开工作,并以合同形式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承担。同时,由专业监测部门对施工区长江江段水环境质量、水生物、长江沉积物、污废水排放、环境空气质量、噪声、空气污染物排放、供水水质、食品卫生等进行监测。为了推动施工区环境保护工作,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开展了多项环境科研与专项调查。
已建成的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综合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该监测系统从监测内容、范围和规模上均超过阿斯旺、伊泰普等国外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四、蓄水后三峡坝库区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已建成的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综合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该监测系统从监测内容、范围和规模上均超过阿斯旺、伊泰普等国外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一年多来的监测数据表明:
(一)坝区水质良好
三峡工程施工区(坝区)2004年11月公布的水质监测报告显示:2004年坝区水质均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三峡坝区长江干流近岸水域水质无明显变化,各测点水质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2005年3月14日呈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报告还谈到,长江干流和近岸水域各断面水质良好,均达到或优于Ⅱ类。与2003年相比,监测参数中悬浮物浓度进一步有所降低,其余参数含量水平相对稳定或变化不大。 这意味着三峡工程蓄水以来,长江上游水质没有明显变化,达到并维持了应有的饮用水标准。
(二)库区泥沙来量小,水库排沙比为40%
最近10多年监测成果表明,2004年长江泥沙含量已呈逐年下降之势,三峡库区的水土流失近年也有减少趋势。国家水利部上年12月公布的长江水土流失报告称:与80年代对比,长江水土流失下降了23.9%。三峡坝址的输沙量,近年也有减少的趋势。
2004年汛后统计得出的泥沙观测报告:2003年6月至2004年9月的三峡入库泥沙3.72亿吨,出库泥沙为1.472亿吨,水库排沙比为40%,高于初步设计阶段的预计值。今年3月呈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2004年三峡工程施工区环境质量状况》报告说,全年平均输沙率2.01t/s,平均含沙量0.155kg/m3,全年平均输沙率和平均含沙量都比上年度有所下降。
一年多的监测说明,三峡工程建筑物布置上采取的一系列排沙、防淤工程措施,配合恰当的调度和辅助清淤,可以有效保障航道畅通和水电站正常运行。
(三)微震无碍大坝安全
蓄水后库内水位上升60至70米,地质构造应力重新调整;调整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微小的地震。为了有效的监测水库诱发地震的发生,三峡工程建立了先进的数字化监测网。
三峡地震监测台网的监测范围为北纬30度40分至31度20分,东经109度30分至111度15分。这一监测预报系统包括采用先进的数字遥感技术建立起来的地震台网,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精密测距系统建立起来的地壳形变监测网和诱发地震监测总站等。这个台网可以完整地监测水库诱发地震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具有子台数量多、密集程度高、监测能力强、布设区域广、动态范围大和技术先进等特点。自2003年6月1日以来,在三峡坝区及周缘地区发生了一些小震群活动,记录到的能定位的地震上千次,大于2级地震极少,没有对三峡库区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目前小震群活动减弱趋势,没有对三峡大坝造成影响。
(四)空气与噪音等综合环保指标均达标
截至2005年3月的监测结果显示,水利枢纽施工区环境质量良好,而且自大江截流以来各项控制指标均趋于稳定。与2003年相比,2004年三峡坝区空气污染状况和三峡坝区干流断面水体中悬浮物含量水平均呈下降态势。施工区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24mg/m3,二氧化氮年均值为0.002mg/m3,分别符合二级与一级标准。
施工区大气环境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指标均符合一级标准;施工区环境噪声基本符合国家有关噪声控制标准的要求,且逐年降低;公共卫生状况良好,未发生传染病流行事件。三峡坝区急救中心按合同要求,认真有效地开展了2004年秋季灭鼠工作,经监测表明,灭鼠前后,鼠密度由5.08%降为1%,成效明显。此外,施工区水土流失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水土保持设施和绿化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完成和正在实施的绿化面积达130万平方米,绿化道路已达34.7公里。
五、三峡工程环境保护的几个焦点问题细解
几十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三峡工程论证和研究中,对地震、地质、泥沙、水质、文物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反复的论证,并采用一系列科学技术手段,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一)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不大(另有中华鲟专项材料)
三峡工程影响区有6种国家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它们是:白鱀豚、白鲟、中华鲟、长江鲟、江豚和胭脂鱼。近年来,三峡建委组织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对影响区的水生生物进行了严密的监测。白鱀豚与三峡工程的关系不大,目前已到灭绝的边缘。三峡工程不存在影响中华鲟洄游通道的问题。早在1981年1月葛洲坝枢纽工程实现大江截流后,就阻断了中华鲟自长江口进入金沙江的洄游通道。为了保护中华鲟,国家明令禁止商业性捕捞,并在宜昌建立了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自1984年至2004年,共向长江放流幼体中华鲟已近453万尾。
(二)不会造成陆生植物物种灭绝
三峡库区蓄水后,直接受淹没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有120科、358属、560种,其中绝大部分在未受淹没影响的地区广为分布,不会造成物种的灭绝。外界广泛关注的珍稀植物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已经采取了妥当的保护措施。
有关部门已经在重庆市万州区建立了荷叶铁线蕨物种保护点,禁止采挖,并采用分枝或孢子繁殖技术,对荷叶铁线蕨进行人工栽培。疏花水柏枝保护点选在秭归县,保护点内禁止采挖,并研究采用多种繁殖手段扩大种源数量。我国特有植物川明参的种原产地在湖北省夷陵区莲沱。这个原产地位于三峡大坝的下游,不受淹没影响,只要保护得当,就不会遭受损失。
经过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的人工繁殖栽培和植物园内迁地保育均已获得成功。
(三)长江上游水质没有明显变化
从2009年以后开始,逐步蓄水至正常蓄水位175米。因此,从2007年6月以后,三峡水库开始有了调节库容,但随着水库内的水深增加,水面加宽,流速减缓,将影响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这是众人关心的话题。
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就开始着手研究三峡工程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三峡库区蓄水后,库区换水速度比较高,很难形成富营养化。 但是在三峡库区局部地区,如三峡库湾地区,开县的小江、万州的龙宝河等支流易发生富营养化。另外,干流局部城市江段岸边一些污染带也会加重。
为了保证未来的三峡库区是一库清水,国家对于影响三峡库区水环境的因素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已采取了兴建污水处理场、垃圾填埋场、关停并转了一批污染企业等具体措施,以确保三峡库区的水质安全。但农田和城市径流引起的面源污染不可小视。2001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编制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经济建设活动必须符合《规划》的要求。按照《规划》要求,到2010年,库区要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51座,建成沿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113座,使库区、影响区和上游区的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和70%。到2010年,库区要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171座,沿江集镇要建成日处理规模为1230吨的垃圾处理厂,使库区、影响区和上游区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8%、90%和80%。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要通过关闭重污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等措施,到2005年库区要削减工业污染负荷30%,影响区要削减工业污染负荷20%。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是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入库量。库区和影响区内25度以上的坡耕地要全部还林还草,建立岸边生态保护带,严禁在该区域进行任何有碍生态保护的活动。上游区要采用工程措施,使水土流失重点流域得到强制性保护。
三峡库区在2003年二期蓄水以前,已经完成了135米水位以下库底垃圾清理任务,完成了库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正式投入运行。到2005年,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断面水质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基本得到遏制。到2009年前,完成对污染严重的次级河流整治,保证库区滞水区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到2010年,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断面水质整体上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库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峡工程蓄水一年多,三峡水库水质总体良好,以三类水质为主。这意味着三峡工程蓄水以来,长江上游水质没有明显变化。
(四)库区蓄水不会诱发地质灾害
很多人担心,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水的浸泡及浮力的作用,会不会加剧山体滑坡,会不会诱发水库地震?对三峡库区地质和水库诱发地震的问题,我国专家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取得的科研成果居世界一流水平。
三峡坝区属于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区,远离地震活跃的板块边缘。在历史上,三峡工程所在地的最大地震震级为6级多一点,但三峡工程是按照7度地震标准设计,8度地震标准设防,即使发生地震也不会影响到大坝的安全,不会影响三峡水利枢纽的正常运行。
2001年,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已建立了三峡地震监测系统,还制订了三峡库区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三峡工程地震监测网可以完整地监测水库诱发地震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具有子台数量多、密集程度高、监测能力强、布设区域广、动态范围大和技术先进等特点。三峡库区蓄水一年多,库区地震活动有所增多,但大于2级的地震极少,对三峡库区及枢纽无危害性影响。
滑坡是长江上游分布较为普遍的地质现象,水库蓄水和库水位变动,有可能导致库岸失稳。对此,专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测、调查和研究工作。
据悉,三峡库岸全线长5014公里的干支流库岸中,稳定以及较为稳定的库岸长4629公里,占库岸总长93.3%,剩余欠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库段,除链子崖为危岩体之外,都只是普通的崩、滑体分布段。截止目前,三峡库区原有的一些大的崩滑体大都已经处理。
鉴于三峡工程施工进度比原计划提前,库区195个紧急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在4月中旬全面启动。从总体上看,在无三峡水库前,崩塌、滑坡对长江航道有严重威胁。水库建成后,由于江水变深,崩塌体和滑坡体入江碍航的危害将大为减轻,也不会影响到大坝的安全。
(五)“蓄清排浑”解决库区泥沙问题
泥沙问题一直是三峡工程论证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专家就开始了针对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的研究,随后,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全国范围内的水库泥沙问题进行调查,并于70年代在武汉建立了三峡坝区泥沙模型。另外,上个世纪60年代对三门峡工程泥沙处理问题的研究,以及随后对葛洲坝枢纽工程泥沙问题的研究和处理,都为三峡泥沙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了实践经验。1983年后,全国的泥沙专家对三峡工程的泥沙问题展开了全面研究。
专家们总结出用“蓄清排浑”的科学方法来解决水库的泥沙问题,就是通过对水库的合理调度,尽可能地把大量的沙排放出去,等到每年11月份枯水期后,泥沙量也减少了,再把清水蓄在水库里。三峡水库采取“蓄清排浑”的措施,在泥沙多的汛期一般不蓄水,在泥沙少的季节蓄水用于发电和航运。但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防洪,一旦碰上大洪水,就要拦截洪峰,这样就会把一些泥沙留在水库内。科学试验证明,三峡水库运行100年后,水库防洪库容还会保留86%。所以,泥沙对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影响不大。
但是,三峡水库的末端在重庆,末端的泥沙淤积会影响航道。处理这个问题,要在蓄水、运行过程中要加强监测,掌握泥沙的运动规律,合理调度,同时采取工程措施整治河道,改建港区,必要时进行人工疏浚。另外,三峡上游还要修建一些水库。重庆的泥沙有自50%来自金沙江,最近,国家已经决定在宜宾以上云南和四川交界的地方,再修建一批大型水库。十几年以后,这些水库可以把50%的泥沙拦在上面。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泥沙问题,光靠人工措施是不行的,还要靠在长江上游地区大量植树造林,加强植被保护,控制水土流失。
最近10年多的监测成果表明,长江泥沙含量已呈逐年下降之势,三峡库区的水土流失近年也有减少趋势。三峡坝址的输沙量,近年也有减少的趋势。
2004年汛后11月统计得出的泥沙观测报告:2003年6月至2004年9月的三峡入库泥沙3.72亿吨,出库泥沙为1.472亿吨,水库排沙比为40%,高于初步设计阶段的预计值。一年多的监测说明,三峡工程建筑物布置上采取的一系列排沙、防淤工程措施,配合恰当的调度和辅助清淤,可以有效保障航道畅通和水电站正常运行。
(六)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和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三峡的自然景观高达千米,是安然无恙的。三峡大坝建成后,将会对部分自然风光带来一定的影响。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以来,除局部风光消失外,三峡风光的雄、奇、秀、幽的整体特色没有太大的影响,大批湖泊及支流新景点已涌现出来。
随着三峡库区蓄水,湖北和重庆两地原来藏在深山的大批新景观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长江三峡旅游的新景观。随着三峡宽谷成平湖,在长达650公里的水库里,可形成峡谷及漂流河段37处,溶洞15个,湖泊11个,岛屿14个。未来的三峡风光更加迷人。
三峡库区重点文物古迹保护,是众人关心的一个话题。自1992年,为彻底探明三峡库区文物的“家底”,国家文物局组织全国众多专家学者组成三峡文物保护规划小组,对三峡地区文物开展了地毯式调查。三峡文物保护是建国以来最大的文物保护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三峡工程建设的形象,是衡量三峡工程是否是文明工程的重要标志。库区的文物保护现在已经进入紧锣密鼓的抢救和修复阶段,许多文物的保护方案都经过了专家组的精心设计和论证。
1994年,全国30余家文物考古、古建筑、人类学等研究机构,还有大专院校的500余名科研人员进入三峡地区,开展了更大规模的复查、调查和试掘,提出了《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稿。经过对保护项目的反复核实和对保护方案的慎重选取,国务院三峡建委批准了《三峡工程淹没区及迁建区文物保护规划(保护项目和保护方案)》,纳入规划的文物共1087处,其中地下文物723处(湖北省217处、重庆市506处),地面文物364处(湖北省118处、重庆市246处)。通过几年来的抢救式发掘,三峡库区共出土珍贵文物6000余件,一般文物50000余件。
(七)水库清漂工程开局良好
三峡库区分布着县级以上城市20多个,居住着城乡人口3000多万。按照国家总体规划,三峡库区将建设近200个垃圾处理场,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未来的“清漂”工作压力。但由于没有相应的垃圾处理站点,降大雨时垃圾难免顺流入库。
按照《三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三峡库区库岸绿化带规划》,国家决定在三峡库区生态建设项目的投入资金300亿元。
为了及时清理坝前漂浮物,近两年来,三峡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在大坝前投入的清漂投资已经达到1300万元。2004年,三峡总公司投巨资购建设一条可称得上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清漂船(300m3),清理三峡大坝前的漂浮物。目前三峡电站的发电收入,其增值税部分,83.64%返给了重庆,剩下的返给湖北;每一度电的销售收入里,有4.5厘钱给重庆和湖北,还有0.5厘,也通过国家设立的库区后扶持基金转移支付给了库区。转移支付的这笔资金也用来支持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三峡库区各级政府积极开展漂浮物治理工作,库区没有出现大面积漂浮物滞留现象。
随着三峡工程的顺利进展和三峡地区环境改善,蓝天,碧水,绿色的三峡环抱着银色大坝,越来越多的中外游人游览长江三峡,游客每年以20%的比例上升。作为一个影响巨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课题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未来还将更加努力。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永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