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装载机:中国特色能否成为中国优势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5-06-14 07:50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陈克然

装载机作为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工程机械,由于操作使用的方便快捷,移动转场自由快速,购买便宜,维修容易,已成为中国等许多国家的重要土方施工工具。在国内市场,近几年装载机不断创造奇迹、不断地出人意料,几乎所有

装载机作为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工程机械,由于操作使用的方便快捷,移动转场自由快速,购买便宜,维修容易,已成为中国等许多国家的重要土方施工工具。在国内市场,近几年装载机不断创造奇迹、不断地出人意料,几乎所有人的预测在事后都被证明是保守的。2004年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装载机行业仍然取得了年均30%的增长。不但没有企业退市,反而诸如福田重工、宇通重工等业内新贵逆势而上,且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2005年年初,在业内人士普遍不看好市场形势的时候,装载机市场再次出人意料,三月份又出现了一个销售高峰,有的企业甚至还出现了用户持币待购的情况。这似乎又一次说明,在中国工程机械领域,只有装载机市场是中国人的天下,也有人戏称为“中国特色的装载机市场”。

一俊遮百丑:量与质的困惑


据介绍,2004年中国装载机行业实现8.9万台的销售业绩,较2003年的增速又增长了近30%,其中ZL30和ZL50占绝对主角,约占90%份额。在工程机械中它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最小,实现了正增长。2005年1月份,我国装载机销售4689台,2月份为5072台,至3月则增至15132台。与去年相比,1、2月份销量明显下降,然而3月份数量却比去年的11741台(2004年单月最高销量)还有很大幅度的增长。如此大好的形势,无疑会让制造商们热血沸腾,同时也让那些理智的业内人士感到忧虑。

用“一俊遮百丑”来概括中国的装载机市场,应该是非常恰当的。最近两年的高速增长,使行业年均增长率高达30%以上,个别生产厂家的增长率甚至超过100%;2002年全国市场总销量更是达到创纪录的45000台左右,提前几年完成了国家十五规划目标。然而,在销量急速扩张的同时,国产装载机在产品质量、市场管理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落后并没有得到改善。

装载机是一种在恶劣工作环境下使用的机械设备,设备可靠性是保证用户正常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与进口品牌装载机相比,国产装载机品牌普遍存在可靠性差的问题,平均无故障工作小时远远低于进口品牌,这也是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价格相差大的主要原因。在近两年中,销量的急速扩张更将产品质量可靠性差的问题暴露无遗,有些品牌甚至出现了质量倒退。

大鳄垂涎:中国特色能否长

国内装载机飞快的发展速度、巨大的市场容量及诱人的发展前景,不仅仅让国内的生产企业趋之若鹜,更让国际工程机械大鳄们垂涎欲滴。虽然目前国内装载机市场90%%左右的市场份额仍然被国内自主品牌企业所占领,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少有的自主品牌占绝对优势的主机行业。但是,这种局面能保持多久却是业内专家们的一块心病。

据统计,装载机市场上各类机型所占的市场份额为:3吨-5吨的机型所占的市场份额最大,其中5吨位的约占40%,3吨位的占30%左右,4吨位的占15%。而3吨位以下的小型装载机和5吨位以上的大型装载机市场容量目前都不是很大。但是,通过市场用户的反馈意见发现,5吨位的装载机已经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用户对卸载重量和卸载高度有了更新的需求,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着的市场的需求,国内装载机向大型装载机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尤其是6吨位的装载机正越来越受到国内用户的青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国内众多装载机生产企业尚不具备生产6吨位装载机的能力。

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进口装载机485台,较2003年的383台,增长26.6%进口额高达3716万美元,单台均价为64万元,在这485台之中绝大部分为大容量的。经过调查,在港口、大型矿山和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等行业进口装载机仍占主导地位。因为,在这些行业中要求装载机有可靠的运作性能,以便保证他们工期的按时完成,对于他们来说保证工期是非常重要的。普遍认为由于国内企业的加工和装配工艺流程、员工责任心、加工设备的水平以及采用的配套件质量等方面与国外公司有明显差距。在这些行业,用户要求装载机能和其他机械配合作业,如在大型矿山和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的运输车都是大型的,而国内在这方面没有齐全的机型可与他们匹配。

在国际市场上引领装载机技术发展的有美国、日本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美国是世界装载机生产大国,其市场主要以高端产品而闻名,生产企业有40多家,主要有:卡特彼勒、克拉克、德莱塞、迪尔、马拉松、凯斯等。日本是装载机第二生产大国,年生产量在4万台左右。主要制造厂商有:小松、东洋运搬机、新卡特彼勒三菱、川崎重工、古河等。欧洲经济共同体是装载机生产的第三大集团。它拥有意大利的菲亚特阿里斯,瑞典的沃尔沃(VME集团),德国的O&K、利勃海尔、泽特梅,英国的JCB等著名公司。截至目前,三大集团中的主要企业已分阶段渗入中国装载机市场,尤其是国内重点工程中的大型设备。

终结价格战:企业能否树起品牌大旗

2000年4月,由装载机市场占有率第二位的厦工发起,柳工、龙岩、徐装等主机厂迅速跟进,爆发了蔓延至今的装载机全面价格战。2002、2003年钢材、橡胶和生铁等原材料持续大幅涨价,让历经几年“价格战”的装载机制造商普遍感觉到,当前装载机市场价格已处于盈亏临界点,如继续进行价格战必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2004年2月22日,28家主要装载机制造商在北京召开了“装载机产品价格协调会”,为装载机市场的价格画上了句号。然而在实际销售过程中,人们却总能看到“价格战”的阴影。

一台50的装载机,国内市场价格在20万元左右,档次较高的也不过40多万,然而卡特彼勒同吨位的装载机售价却在100万元以上,差距极大。但是如果从用户的角度考虑,国内产品在使用的可靠性、产品质量、技术等方面与卡特彼勒等国际知名品牌似乎又不可同日而语。国内各种资源成本的相对低廉是国内装载机与国际大品牌抗衡的唯一或者说是最主要优势,如果这个优势不复存在的话,那市场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以国产自主品牌为主的局面还能够保持多久?

竞争是一场优胜劣汰的游戏,国产装载机品牌要想摆脱价格战的影响、提高产品利润,采用新技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天的国产装载机产品已经不同于前几年的产品,液压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的大量应用,不仅提高的产品的性能,也给厂家售后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铲运机分会秘书长陈凯运表示,企业要想向更高层次发展,就必须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升产品档次上,在提高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上做文章。要想在出口方面有所突破,产品的质量、使用可靠性等方面都要很好地保障。做到优质优价,服务到位,才能在国际市场打响自己的品牌。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