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三年的准备和试运行,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6日正式首次发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2005年6月PMI指数为51.7%,表明我国制造业经济仍处在增长的阶段。目前,采购经理指数调查已列入国家统计局的正式调查制度。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介绍,今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将按月发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发布时间是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PMI指数体系包括11个指数:新订单、生产、就业、供应商配送、存货、新出口订单、采购、产成品库存、购进价格、进口、积压订单。
专家指出,需要注意的是,自2005年3月起,PMI指数连续3个月下滑,由57.9%降至51.7%,接近50%的临界点,可能预示着我国制造业经济增长开始由上升状态转入高位稳定,并有小幅下降的可能。同时,构成PMI的主要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新订单、生产、出口订单、库存、采购、购进价格、供应商配送时间等重要指标均处于今年以来的最低点。
在调查的20个行业中,有8个行业PMI低于50%。它们分别是石油加工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与仪器仪表制造业、烟草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从企业类型来看,国有企业PMI为47%,显示经济下滑的迹象。从区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PMI指数分别为51.6%、52.7%和52.9%,西部地区最高,说明国家向中西部倾斜的政策有所显现,而东部经济增长明显慢于中、西部,呈现回落的迹象也值得特别关注。
据介绍,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新订单、生产、就业、供应商配送、存货5个扩散指数加权而成。制造业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通常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在国外,PMI指数分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先行实施制造业的PMI,待条件成熟,再实施非制造业的PMI。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