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珍: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已步入稳定发展期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5-08-02 12:00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韩金池

增速放缓但不会大幅下滑 《中国工业报》:作为中国机械工业最大的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的领导,您如何评价当前我国机械工业的经济运行状况,以及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增速放缓但不会大幅下滑 《中国工业报》:作为中国机械工业最大的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的领导,您如何评价当前我国机械工业的经济运行状况,以及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于珍:从2002年起,我国机械工业经历了连续三年的超高速增长期,每年工业总产值增长幅度都达到了25%以上,最高年份增长幅度达到了31.9%。这三年是机械工业发展历史上少有的黄金时期。但是自从去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以来,机械工业的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缓,2004年4月以后,产销增速逐月回落大约1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增速已降至20%以下。机械工业由前三年的超高速增长期转入平稳发展阶段。 我们认为,今年机械工业的增长速度虽然比前三年有较大回落,但仍然是比较高,也是令人满意的。这是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规律的。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完成工业化过程中,对装备需求的总量和水平都将维持一个相当长的旺盛时期,而且我国机械工业具有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扩大出口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也将为行业发展提供巨大动力。因此,我们对机械工业的长远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从近期看,除汽车行业外,多数机械企业目前在手的合同量都保持在正常水平,尤其是电力装备的订货量仍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我们认为产销增长速度不可能进一步大幅下滑。预计今年全年工业总产值将比去年增长15%~20%。 《中国工业报》:您在年初举行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二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曾表示,2005年全行业实现利润将继续回落。现在看来,这一判断已开始得到印证。今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所调整,实行"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同时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请问,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机械工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于珍:去年4月,国家宏观调控对机械工业的影响开始显现,当时一些同志曾经担心,由于滞后效应,机械工业更大落差可能在四季度或稍后出现。但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实行"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实际执行结果除对个别行业影响较大外,总体看,机械工业各项指标下降"比较温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与产业政策的取向大体相近,全行业仍呈现高速平稳发展态势。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国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使机械工业部分行业的市场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此外,当前资源和环境对行业发展的约束显得更加突出。去年以来,机械工业所需原材料,如钢材(尤其是矽钢片和发电设备用钢材)、有色金属(尤其是铜导体材料)以及能源(如电力、焦炭)的供应越来越紧张,价格一再大幅上扬,甚至有价无市,即使在加强宏观调控以后,矛盾仍不见缓解。 在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的同时,运力紧张,尤其是大型装备产品运力格外紧张,也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营。此外,由于环保要求提高,机械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也在对机械制造企业形成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 盈利空间受到挤压转变增长方式愈显紧迫 《中国工业报》:在成本全面上涨的同时,机械产品却无法通过销售价格的合理提升去消化成本的上涨,盈利空间受到上游产业挤压。那么,如何改变机械工业的这种窘境? 于珍:我们一方面积极向国家发改委等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行业情况和企业诉求,建议以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自主能力为核心,加大对产需双方的组织协调力度,坚持以我为主,"打捆招标",加大对国内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攻关的支持力度。对改善部分机械工业主要原材料的供应提出具体建议:一是加大国内钢铁企业的攻关力度,以期尽早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二是在此之前,有关部门加大统一对外采购和合理定价的工作力度;三是采取措施减少中间环节加价,加大产需双方直供比重;四是优先保障承担国家重点任务多的重点企业的材料供应;五是请有关部门组织协调,适当提高变电工程造价,进而适当提高大型变压器合同价格。同时,考虑到轿车工业在机械工业以至在国民经济全局中的巨大影响,考虑到农用车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建议国家认真研究改善轿车和农用车产品的消费环境,促进这一至关重要的消费市场得以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全行业企业适应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由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的转变,树立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对转变增长方式紧迫性的认识,坚决将速度效益型的增长模式转变到质量和水平效益型的轨道上来。 新品产值增速偏低自主开发问题再次凸显 《中国工业报》: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机械工业的自主开发能力薄弱。请问,您对我国机械工业现阶段的技术水平如何评价?在此方面有什么改进的措施和想法? 于珍:由于机械工业是一个行业覆盖面非常宽、产品关联度很大的产业,要全面、客观、准确地分析和评价我国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这是一项很复杂的事情。现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正在组织行业内外的数百名专家和"两院"院士,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在这里,我只能向你简要介绍一下对我国机械工业技术水平的基本评价,以及我们认为在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我国机械工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和办法。 近几年,由于我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机械工业13个分行业(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的七个大类125个小类)的技术水平发展状况有较大差异,但是总体来看,我国机械工业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通过当前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市场拉动,近年来科技水平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能够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各行业的需要。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机械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技术来源严重依赖于引进,例如大型核电、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空冷发电设备、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设备、大型抽水蓄能机组、大型风力发电设备、超高压和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等都是如此。二是高水平产品的发展速度满足不了用户需求,有些还不得不大量进口,如:数控机床近几年尽管发展很快,产量不小,但仍不能满足国内飞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每年还要大量进口。今年上半年新产品产值增速低于全行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的现象也警示我们:这将影响到行业发展的后劲。 机械工业将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坚持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作为行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十一五"目标总量跻身世界前三位 《中国工业报》:"十五"期间,机械工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为机械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机械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制定的情况? 于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任务,在"十一五"加快提升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水平。从去年开始,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就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组织机械工业各专业协会、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等各方面力量,开展了"十一五" 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研究,在充分研究了装备工业发展现状、存在差距、发展环境和需求形势,以及对国民经济各主要领域"十一五"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发展需求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十一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纲要(建议稿)》,以及重大装备、行业科技、质量、标准化、节水、节能、节材、进出口等十个综合性行业规划征求意见稿,现在正在继续组织有关专业协会抓紧完成电工、重型、石化、通用、印刷机械、制冷空调、塑料机械、农机、工程机械、内燃机、汽车、机床、轴承、液气密、通用零部件、模具、仪表、环保机械、食品包装机械、热处理等20个专业性的"十一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装备制造业现在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在此阶段潜藏着很多危机,因此行业发展处于极为关键的时期。因此,我们建议"十一五"装备制造业的指导方针是:国家引导、市场推动;总体提升,重点突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基础,突出成套;接纳转移,自主创新;壮大企业,培育集群。提出的"十一五"目标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在12%左右,201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三位,以能源装备、交通运输装备、冶金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为代表的重大装备基本满足国内需求,一批重要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并初步提出了"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基础装备、能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原材料工业设备、现代农业设备、环保设备、绿色制造技术与装备等七大装备制造业领域和加强基础工艺及共性技术研究的建议。提出了应采取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和产业重组;二是制定并实施若干专项计划;三是落实一些扶持政策;四是制定重大装备技术政策;五是进一步规范市场管理;六是加快培育工程公司;七是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等。与之相应的"十一五"行业工作思路是"区分不同层次,实行分类指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出口规模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 总之,"十一五"期间,全行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自立自强意识,狠抓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上的装备制造业强国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十一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纲要(建议稿)》的主要精神。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