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再论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5-09-20 08:11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杨叔子 吴波 李斌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与国家安全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概括讲,体现在五个方面: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与国家安全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概括讲,体现在五个方面:


(1)物质财富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制造”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最基本的手段。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有四大物质文明支柱:材料、能源、信息、制造。“制造”是“永远不落的太阳”。 (2)制造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的第一位支柱产业。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当今中国的制造业直接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占整个工业生产的4/5,为国家财政提供1/3以上的收入,贡献出口总额的90%,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90%。我国要实现新型工业化,核心是要实现制造业先进化。 (3)在制造业中,机械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担负着为各行业各部门提供装备的重要任务,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其中,机床制造业又是装备制造业的心脏,是装备的“母鸡”。我们一再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段不朽名言:“大工业必须掌握这特有的生产资料,即机器的本身,必须用机器生产机器。这样,大工业才建立起与自己相应的技术基础,才得以自立。” (4)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的基础,制造业产品是高技术的载体。没有制造业,就没有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纳米技术、核技术、空间技术、生命技术等莫不与制造业有关。譬如,电子制造中所要求的高精度(控制精度趋于纳米级,加工精度趋于亚纳米级)、超微细(芯片线宽向100nm以下、运动副间隙向12nm以下发展)、高加速度(芯片封装运动系统加速度向12g以上发展)和高可靠性(芯片千小时失效率要求小于1/109),如果没有尖端的制造装备及相应技术,就无法达到如此高的技术水平。我国光电子制造的关键装备几乎全靠进口,尖端制造装备及技术正是西方对我国技术封锁的重点所在。 (5)现代尖端军事装备及国防安全技术更是先进制造技术的载体,从根本上讲,必须依靠自己,绝对不能寄希望于国外。现代战争已进入“高技术战争”时代,武器装备的较量在相当意义上就是制造技术和高技术水平的较量。没有精良的装备,没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一个国家就没有军事和政治上的安全,经济和文化上的安全也将受到巨大威胁。 由此可知,制造业是国家的基础性、前沿性、支柱性与战略性产业。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对国内,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加速实现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对外,是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决定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可以说,没有制造,就没有一切。 因此,先进制造技术是工业发达国家的国家级关键技术与优先发展领域,我国也已将制造业科技发展中问题的研究列入我国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这是极为正确的。我国目前在迅速崛起中,经济正在展翅高飞,创造奇迹。然而,我国的制造业呢?众所周知,我国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严格讲,是加工大国,不是加工强国,更不是制造强国。制造包含设计、加工、管理及有关方面。 同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应,在《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一文中指出,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有八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与特色:“数”是核心,“精”是关键,“极”是焦点,“自”是条件,“集”是方法,“网”是道路,“智”是前景,“绿”是必然。这八个方面实质上是指三个不同方面:“精”的精密化,“极”的极端条件,是指产品本身;“数”的数字化,“自”的自动化,“集”的集成化,“网”的网络化,“智”的智能化,是指所采用的制造方法;而“绿”的绿色,是指制造过程。这三个方面,彼此根本不同,但又相互密切联系。朱熹有一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将产品比作渠,制造过程比作水,制造方法比作源,那么,好的产品就是清渠,好的制造过程就是活水,好的制造方法就是高品位的富源。高品位的富源涌出活水,活水流成清渠。正因为如此,我们所要求的是适应时代需要的好的产品,好的产品须由适应时代要求的好的制造过程产出,而好的制造过程又须靠适应时代发展的好的制造方法实现。源、水、渠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第一,三者存在着互动关系,任何一方面的重大变化或发展,将导致其他两方面的重大变化或发展;第二,还有其他因素特别是管理因素与这三者也有互动关系,尤其是管理因素与制造过程的关系很大。然而,从整体上看,对产品本身的要求毕竟处于主导地位。本文就是在《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一文的基础上对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化与补充。 一、对于产品本身,应包括“精”、“极”、“文”三点 (1)“精”应理解为“精确化”。制造就是为了生产出产品,产品必须满足要求。对产品的要求,可归纳为几何方面与物理方面。产品本身的几何形体(包括几何尺寸、几何形状、表面形貌等)就是要精密,而且越来越高,即几何“精度”越来越高;产品的物理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化学性能乃至生化性能等)就是精确,而且越来越严,可称为物理“精度”越来越高。正因为产品的“精度”越来越高,所以对制造过程、制造方法才提出相应要求,并推动它们的发展,以保证产品的“精度”得以实现。显然,产品的“精度”要得以实现,检测原理与技术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精”可以讲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关键”。 (2)“极”指“极端化”。“极端”或“极”在此是借用,应理解为“苛刻化”。产品本身不但要“精”,同时往往要“极”;在几何形体上,极大、极小、极厚、极薄、极平、极柔、极圆、极方、奇形怪状;在物理性能上,极高硬度、极高塑性、极大弹性、极大脆性、极强磁性、极强辐射性、极强腐蚀性,奇性怪能;有时还得在极端条件下进行制造。显然,这些产品往往就是科技前沿的产品,例如,“微机电系统(MEMS)”的产品,不但要求“精”,而且要求“极”,在制造中是关键的关键。所以,“极”可以讲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焦点”。 (3)“文”应理解为“人文化”。社会进步到今天,产品不仅仅是一个工业产品,只解决“实用”问题,满足物质层面上的需要;还应是一件艺术产品,文化含量高,特别是人文文化含量高,真正解决“物美”问题,满足精神层面上的需要,能与环境协调,能供欣赏,能悦人心,经得起“看”,经得起“想”。“工业设计”等学科即由此而生。当然,“文”还可扩大到制造过程、制造方法,即“文明化”生产。所以,“文”可以讲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新义”。 二、对于制造过程,应包括“绿”、“快”、“省”、“效”四点,而不仅仅是“绿” (1)“绿”是指“绿色”。“绿色”是从环境保护领域中引用来的。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众所周知,可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枯竭,难于持续发展,甚至可能招来社会大灾难。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走向与自然界的和谐,走向我国传统一贯主张的“天人合一”。制造业的产品从构思开始,到设计、制造、销售、使用、维修,直至回收、再制造,都必须考虑环境保护。正如《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文中所述,环境保护是广义的,不仅要保护自然环境,还要保护社会环境、生产环境,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显然,制造过程的“绿”,又是重中之重。“绿色”制造在我国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中也得到高度重视。所以,“绿”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 在此应指出,“绿色”产品是指无危害的产品,这是社会十分关注的。其实,上面所述产品本身的“精”与“文”,已经包括了“绿色”的含义,也是十分明显的。 (2)“快”是指“快速化”。指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对生产的快速重组,这两个快速必然要求生产模式有高度柔性与高度敏捷性。这一点是市场经济走向“买方市场”、“多变市场”、“顾客是上帝”、企业为了客户、满足“客户化”的必然结果。正是这一“快”的结果,强有力地推动着制造技术的进步与制造方法的发展。所以,“快”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动力”。 (3)“省”是指“节省”。即指制造过程必须节省、节约、节俭,这是市场经济必然的要求。任何一个经济行为,都不同程度地讲节省,讲成本;市场经济,尤其是我国这么一个并不富裕的大国的市场经济,制造过程就更不能不讲节省、不讲成本、不讲资源优化配置、不讲制造过程各有关环节的优化配置。我国正用极大力气倡导与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即是一个极具战略性的举措。我国有句很好的谚语:“花一分钱办两分钱事”就是这个意思。节约是我国一贯的传统美德。《老子》讲:“治人事天莫如啬。”这个啬,实质上就是要节约生产,节约使用。毛泽东同志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再强调,要勤俭办一切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这就是节约的原则。”所以,“省”可以讲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原则”。 (4)“效”指“高效”。主要指“高生产率”,即指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多。固然,市场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导致不确定性因素猛增,市场的需求变化加快,使得产品非大量化、分散化、个性化的生产越来越强,但决不意味着单位时间内产品生产数量减少,相反,还应增加。这是市场快速响应的应有推论与含义。社会的进步由生产力的发展所推动,而生产力的发展则由生产率的提高所推动。高效低耗无污染应是生产过程所追求的。所以,“高”可以讲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追求”。 三、对于制造方法,应包括“数”、“自”、“集”、“网”、“智”五点 这与《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文中的论述没有大的变化。 (1)“数”即指“数字化”。“工业化”发展的核心是“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是“数字化”,“数字化”也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核心。数字化制造包括以设计为中心、以控制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的数字制造。“数字化”贯穿与渗透制造全过程的所有方法中;并且发展得更广泛、更深刻,乃至导致生产方法与过程的重大变革。即“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必将导致制造技术的重大发展与变革。所以,“数”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核心”。 (2)“自”即指“自动化”。“自动化”是减轻人的劳动,强化、延伸、取代人的有关劳动,乃至完成人无法完成的有关工作的技术或手段,是制造业发展必须的前提。“自动化”已从一般的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动补偿等发展到自学习、自组织、自维护、自修复等更高水平,自动控制理论、技术、系统、元件在制造技术领域中有着极大的发展。所以,“自”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条件”。 (3)“集”即指“集成化”。“集成化”是技术的集成,是管理的集成,是技术与管理的集成。现代的制造技术就是集成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就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与有关科学技术的集成,是交叉,是融合,是“博采百家”;甚至可以说,一个高新技术的出现,极少不“兼收并蓄”其他有关学科或领域的理论与技术。所以,“集”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方法”。 (4)“网”即指“网络化”。“网络化”是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与通讯技术的交融。网络化既是制造业信息化、集成化必需的基础,又是制造业信息化、集成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这将使制造企业走向全球化、整体化、有序化,资源互补共享。在“网络化”中,企业有无自己的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是企业能否成功走向网络化的关键所在。所以,“网”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道路”。 (5)“智”即指“智能化”。“智能化”使制造过程具有处理海量信息、不完整信息、错误信息的能力,具有强大的自诊断、自修复、自组织能力,主动协调与协同能力以及非逻辑处理能力。它将是数字化、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的有机交融与高度发展。但是,它决不意味完全取代人,而是“人”与“机”的高度协调与有机一体。所以,“智”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前景”。 正如《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一文所指出,先进制造技术有两个基点,一是“机械”,一是“制造”,上述三点加四点加五点的三个方面十二点,必须扎根在这两个基点上,即必须研究与发展有关这两个基点的理论与机理,以上十二点必须在这两个基点上研究、开发、发展。 为了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应确立如下四点指导思想: (1)加强基础,立足应用。技术就是为了应用,面向实际。为了应用,就是立足之点。但是,为了技术有足够的发展后劲,有原创性源头,能自主创新,就必须加强基础工作,包括基础研究。 (2)关注全面,突破重点。有所不为,才有所为;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因此,必须抓住重点。同时,必须要关注全面。因为第一,重点不是孤立的,没有“面”的支撑,也难于有“点”的良好发展;第二,“面”上可能出现新的重“点”,有了“面”,才可能不会丢失这些新出现的重“点”。 (3)扎根实际,务求超越。我们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必须面对与扎根我国的实际,实事求是。脱离实际,违背实际,定遭失败。我们的扎根实际,是为了下一步的务求超越。如果不在若干重要方面超越,就只能长期跟踪,永远落后,这并非我们的期望,也决不许可。 (4)实干巧干,出奇制胜。为了既能扎根实际,又能务求超越,就只能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同时,开动脑筋,寻求捷径,巧干妙干,包括利用“后发”的有关优势,以奇取胜。我们应坚信:真理是不可穷尽的,捷径是存在的;只要我们在战略上敢于藐视困难,而在战术上高度重视困难,下定决心,团结一致,排除万难,一定能求得捷径,自主创新,实现超越。 为此,在我国可考虑将以下十点作为优先发展的方向。十点中的前八点,与制造方法有关;八点中,前五点与制造本身直接有关,后三点与学科交叉更有关;第九点与制造过程有关;第十点与产品本身有关。 (1)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优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2)网络协同制造的策略理论与关键技术; (3)新型成形制造原理与技术; (4)数字装备制造理论与技术; (5)量值溯源与新型测量的原理与技术; (6)纳米制造科学与技术; (7)生物制造与仿生机械的理论与技术; (8)微系统与新一代电子制造理论与关键技术; (9)绿色制造科学与技术; (10)面向国家重大工程与国家安全的制造科学与技术。 如同《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一文,在本文结束时强调指出,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与高速发展的今天,要高度重视人的作用,就必须“以人为本”。有了人,有了人才,有了拔尖创新的人才,才可能拥有真正的实力,才可能真正实现自主创新;没了人,丢失了人才,就会丧失一切。“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根本在于人才特别是具有高素质的高级人才的竞争,制造业自不例外。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