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制造业迎来自主创新发展机遇期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5-11-04 08:49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赵加积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体现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体现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有关专家指出,这是中央文件和公报首次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表明中国要通过自主创新提升经济和科技水平,因此装备制造业迎来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期。自主创新是现实的需要有关专家指出,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既是我国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现实需求所决定的。2004年,中国GDP总量已居世界第7位,但比重仅占世界的4.06%,人均GOP在世界184个国家中居100位。中国是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但主要是依靠低附加值的产品。中国制造业卖低价劳动力、卖资源,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却是卖标准、卖专利、卖品牌。有报告显示,虽然中国的制造业居世界第4位,但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仅为8%,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90%是三资企业实现的;我国几乎全部光纤制造装备、85%的集成电路制造装备、80%的石油化工制造装备、70%的数控机床、95%的医疗设备依赖进口。在100个世界名牌中,还没有一个中国的世界名牌。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制造业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生产。2002年占全国出口三分之一强的广东省,自主品牌的出口额仅占3%,上海、浙江占10%。据国际市场机构统计,生产环节制造的增加值占30%,70%来自品牌和营销环节及研发。据联合国工业统计署统计,全世界各类名牌商品共有8.5万种,其中发达国家和新型经济体拥有90%以上的名牌所有权,处于品牌垄断地位。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办法,虽然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引进、吸收、消化技术方面,效果不明显。如中国的汽车工业,90%技术是发达国家的,自主品牌率不到10%。再如本报报道的西北轴承厂合资变局,中方拿出优质资产合资,却以外方独资告终。锦西化机的透平机械厂去年利润3000多万元,但2005年4月同西门子合资后,锦西化机不仅没有换来对方的核心技术,反而被对方拿走了透平机械分厂的核心技术。大量事实说明,以市场难以换来技术,核心技术靠钱也买不来。据报道,信息产业部研究人员从中国企业同日本NEC合资案例中得出结论:合资公司的中方走入误区,他们交出市场,却没有换来真正的核心技术,换来的仅仅是充当外方加工部门的“上岗证”。北大方正董事长魏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断言:“以市场换技术是失败的产业政策。”据商务部去年公布的一份报告,美国辉瑞、德国大众等8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说明他们高度重视核心技术的保护。也就是说跨国公司的专利权不仅仅作为法律手段运用,还作为一种有效的市场策略。如发达国家几乎收购了中国饮料市场全部品牌以及70%化妆品品牌等等。中国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效果也不好,仅为1∶0.078;而韩国为1∶8,日本为1∶5;中国计算机领域为100∶1。据统计,2003年我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引进技术开支为405.4亿元,消化吸收为27.1亿元,购买国内技术54.3亿元,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开支的比为1∶0.067。抓住和利用发展机遇期有关专家指出,中央政府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必然要在政策、资金和人力上向这个方向倾斜。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央视“大讲堂”讲课时指出,虽然我国人均GDP才达到1000多美元,但科技创新的综合指标已相当于人均5000~6000美元国家的水平,现在完全具备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能力。

温总理在“十一五”规划说明中强调“抓住和利用战略机遇期”。当前出现的是自主创新的战略机遇期,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目前全国已出现抢占机遇,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动向:上海邀集院士级的科学家,首次大范围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深圳的自主创新基本目标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新的升级和优化;浙江提出的自主创新政策是“腾笼换鸟”,腾出空间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好鸟”;福建要从“福建制造”转向“福建创造”。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一鸣指出,国际化大生产是一条“微笑形曲线”,处于两个高端的是品牌和技术,处于低端的是加工组装,由于决定品牌价值的往往是技术含量,所以没有核心技术,就意味着只能停留在国际大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倪光南院士更一针见血地指出,经济全球化,不是免费的午餐,缺乏核心技术就不能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利益。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