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专家》周刊3月31日一期发表文章,题目是“驯服中国龙”,文章摘要如下。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产品就开始积极地向俄罗斯国内市场和那些俄罗斯试图据为己有的国外市场进行扩张。起初,中国出口的只是些劣质的日用品:鞋、羽绒服和玩具。之后,变成了简单而粗糙的工业设备。
中国产品比我国的同类产品便宜得多,就更不用说西方产品了。它在低端市场处于下游水平,而且一开始让人觉得,情况将一直如此。然而没过多久,市场上就出现优质的电动机、减速器甚至汽车、工程设备。中国人开始在供应重型工业设备的投标中胜出。如何在与中国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这个问题成为大多数俄罗斯经济部门的主要问题,下至简单的家用电器,上至最复杂的动力设备。
规模优势
俄罗斯主要的电动工具生产商因特尔斯科尔公司董事长谢尔盖·纳扎罗夫说:“中国的力量在于批量化生产。如果他们开始制造某种产品,他们会很快造出一大堆。”
建立大量外向型企业是中国有意识采取的战略。“兵工厂”公司的总经理阿列克谢·博恰罗夫说:“中国制定了一整套措施来刺激大规模出口。但凡有利于出口的事,他们都会去做、去支持。”
今天,正如所有人知道的那样,中国早已真正地迈进了国际市场。这个国家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变成了一个先进的工业大国。通过生产终端产品,同时带动相关协作部门的发展,中国如今拥有了最现代化的工业基地。
纳扎罗夫说:“据我们估计,中国生产了全球近70%的电动工具,每年生产近1.5亿件产品,耗费数千吨塑料和数万吨金属。为这个部门工作的有黑色和有色冶金、电子、化工和金属加工等各行业。中国借此为发展其主要部门打造了坚实的工业平台。”
同时,设备成品的质量也有了大幅提高。纳扎罗夫说:“在形成了批量化生产后,下一阶段将进行专业细分:专门生产电动工具的齿轮、汽车齿轮等等。今天,许多中国工厂已经拥有细化产业,这使它们能生产质量相当高的产品。”
发展优势
中国的实力只会不断增长:它首先通过收购知名的西方企业,学习它们的历史和产品来弥补自己缺乏技术学校和经验的不足。2003年,这种情况发生在德国的一家公司身上,当时它与西门子和洛尔公司同为欧洲主要的电气设备公司。负责研发和生产电动机及发电机的俄罗斯电力工业公司总设计师列夫-马卡罗夫说:“德国人突然中断了所有联系。一年后,当我们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遇到他们,询问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回答:‘我们被中国人———西方电气公司(一家中资的新加坡公司)收购了。’那时,西方电气公司在中国有3座工厂。德国人告诉我们,他们将在每个工厂保留20个自己人,5年后这些工厂就会达到高水平。”
民族优势
在谈到中国人在民族精神上的优势时,我们的专家们特别指出了勤劳、执行力和纪律性。博恰罗夫说:“我参观过中国公司冲压金属的流水线。我对那些工人的工作效率和他们动作的协调、熟练性感到惊讶。同时,他们总是按照要求去做,从不自作主张。他们的纪律非常严格,一些大公司几乎实行军事化管理。他们会列队去食堂吃饭,吃完饭又排着队离开。缺乏严格纪律和较快的反应速度使我们从一开始就处在失败的境地。”
在劳动力数量方面,中国也胜过所有的竞争者。博恰罗夫说:“中国的手机公司可以只雇用19岁至23岁的姑娘进行生产。年龄再大的就不合适了,因为她们的视力下降了。”
中国竞争力的增强还有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那就是他们有想要在技术上自立门户的雄心。汽车工业很可能成为中国高科技的龙头产业之一。如今,中国从事这个行业的共有上千家企业。纳扎罗夫强调:“汽车工业是技术含量最高的行业之一。它需要高水平的电子设备、最精密的金属加工和最新的材料。而所有这些中国都已经能在自己的企业里制造了。”
尽管价格竞争将退居次要地位(中国的设备开始变贵了),中国也仍将是几乎所有部门和市场中的强大的竞争者。忽视这个对手是不可能的,而与其正面抗衡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不过,并不是一切都没有希望了。我们的企业家们也有一些能在无处不在的激烈竞争中发展出科技产业的战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