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潍柴动力在中国潍坊召开产品发布会,正式向外界推出由其自主研发生产的首台国Ⅴ排放标准的大功率发动机。这款蓝擎系列发动机的面纱一揭开,霎时就成为海内外媒体的关注焦点。
有数据显示,2007年潍柴动力的销售收入达到428亿元。目前,潍柴已经累计向市场投放蓝擎国Ⅲ发动机2万台。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有着62年历史、1998年曾经亏损3亿多元,员工6个月没有领到工资的企业,经过10年的改革创新,会成为中国第一家在香港H股上市、第一家回归内地实现A股再上市、资产总额达240亿元的中国最大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并肩负起民族品牌进军国际市场扛旗者的大任。
船行大海 靠的是优秀的领航者
1998年6月27日,正当潍柴陷入低谷、濒临倒闭的时候,谭旭光走上了潍坊柴油机厂厂长的位置。在他上任后的第九天,全体员工就拿到了补发的两个月的工资;2000年12月30日,谭旭光向全厂职工宣布:“从今天起,我们不欠谁一分钱了!”
1999年下半年起,潍柴进行了以剥离非主营业务、保留中速机部分、高速机研发和生产资产为主设立股份公司并上市的“三三制”改革。
“甩掉了身上的包袱,企业活动才灵活,才会发挥出最大潜能。”谭旭光在回顾当年的改革时说。2004年3月,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H股在香港上市交易。
2005年,潍柴动力以志在必得的决心成功并购湘火炬。通过吸收合并湘火炬,2007年4月30日,潍柴动力实现H股、A股两地上市,创造了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潍柴模式”,实现了中国重型汽车产业格局第三次重组。由此,潍柴动力跳出了单一发动机生产业务,利用境内外两个开放式的资本市场,同时拥有了世界上唯一的以发动机、变速箱和车桥为动力总成的产业链。
改革创新 老国企成民族工业排头兵
“企业自身要有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技术力量、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并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这是中国民族工业进军国际市场的一个必要前提和基础。”谭旭光说,经过10年来的改革和创新,潍柴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条件。
多年来,潍柴动力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了自主创新机制,每年拨款300多万元,用于科技创新成果奖励;每年拨款150万元,设立人才培训专项基金,用以资助人才学习深造;给予企业人才特殊岗位补贴和职务补贴。
自2003年起,潍柴就立足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柴油机,不断增加对科研的投入,建立国家级技术中心和产品实验室,实现了产品设计和试验的信息化;在奥地利、美国芝加哥建立研发分中心,使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走在了世界内燃机技术的最前沿,并成功探索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以我为主、链合创新”的自主创新道路。国Ⅴ排放标准发动机的面世,使潍柴在发动机的研发生产上又一次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标准”飞越。
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背后,是潍柴动力不断推行的国际化管理体制。近年来,潍柴确立了“以成本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建立完善了人员考核激励机制,促进了企业经营业绩的快速提高。2001年以来,潍柴每年销售收入都实现了翻倍的增长,让潍柴人对实现1000亿元的销售目标充满信心。
铸就品牌 勇闯国际市场
“60多年的历史经验积淀,为铸就潍柴这个民族品牌注入了深厚的力量。”潍柴战略部的负责人介绍说,要使民族品牌走向世界,潍柴还需要不断学习、借鉴国外企业几百年积累的有益经验。
随着国际化的深入,国际上许多著名汽车生产企业瞄准了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中国这个市场就是国际市场。”谭旭光说,“我们的职工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将企业视为自己的家来建设。潍柴事业成功的最大动力是我们拥有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这是潍柴走到今天最具核心价值的竞争力。实现1000亿元的目标,仍然要依靠他们。”潍柴动力发展的历史证明,国企的思想政治优势为铸就我国的自主品牌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在国内,潍柴已经拥有了2000余家服务站,其服务半径达到50公里,产品相对集中的边远地区,如内蒙古等地服务半径达到了100公里,形成了国内最大的重型汽车及零部件售后服务网络。随着整车和发动机出口量的高速增长,潍柴国外销售服务网络建设也逐步完善,先后在越南、印度、伊朗、苏丹等国家建立了16个驻外办事机构、20多家国外服务站,有力促进了国外市场的开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