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翻新轮胎质量抽查合格率只有9.7%,剔除标签不合格因素,合格率也只有48.4%。此前,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流通领域的翻新轮胎质量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广东在售的翻新轮胎质量合格率为零,剔除标签不合格因素,合格率只有46%。
那么,为什么市面上会有这么多的翻新胎不合格?劣质翻新胎为何能在市场上大行其道?翻新胎行业又如何才能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呢?
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副会长刘长告诉记者,翻新轮胎的不合格指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轮胎标识、胎面磨耗标志不完整、不规范;二是耐久性能、拉伸强度不达标。
据刘长介绍,自今年4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载重汽车翻新轮胎》、《轿车翻新轮胎》和行业标准《工程机械翻新轮胎》对翻新胎的轮胎标识、磨耗标志及磨耗标志的位置都有明确的要求。可是,许多翻新胎企业对新标准了解不够,以致标识混乱。还有就是上游企业也没有严格执行新标准,他们提供给翻胎企业的胎面胶上,没有模刻轮胎标识和磨耗标志等,或者模刻不规范。
而耐久性能、拉伸强度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翻胎企业普遍不具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只是靠“眼看、耳听、手摸”等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来判断翻新胎的质量。目前,只有个别企业从国外引进了翻新轮胎无损检测设备和轮胎耐久高速试验机等。刘长说:“国产检测设备的制造才刚刚开始,尚未市场化运作。”
虽然半数以上的翻新胎存在质量问题,但这些劣质翻新胎依然很有市场。上海裕浩轮胎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裕平道出了其中的奥秘:“由于信息不对称,用户很难辨别翻新胎的好坏,结果是价格低者得天下。”
由于整个轮胎是被橡胶包裹着的,用户根本无法了解轮胎内部的结构和材质,橡胶里面究竟掺用了什么材料,用户更是看不出来。因此,“许多不法制造商在翻新胎的胎面胶中大量掺用低等级炭黑,甚至所谓的补强填充剂”。“这样一来,可以大大降低翻新胎的生产成本。”刘裕平说。
更有甚者,市场上还出现了一种叫作“套顶胎”的翻新胎。据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执行副会长、北京化工大学教授程源介绍,所谓“套顶胎”,是在报废了的新胎(包括不能翻新的旧胎)上做手脚,将甲胎的胎体和乙胎的胎冠(包括带束层)组合在一起。这实际上是违反了轮胎整体设计、综合受力和功能协调的原则。由于胎体和胎冠变形不同步,其结合部也很难硬性粘牢。更何况这样“套顶”后,带束层难以起到束紧作用,失去了束缚胎体的功能,安全当然也就得不到保障了。刘裕平说:“上海就发生过‘套顶胎’在充气时爆炸死人的惨剧。”
劣质翻新胎充斥市场,严重地损害了我国翻新胎行业的整体形象。那么,怎样才能杜绝劣质翻新胎流入市场呢?业内专家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是加快推进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工作。刘长表示,翻新胎领域还有许多标准亟待出台,如“旧轮胎的选择及鉴定要求”等。希望国家标准管理部门尽快将相关标准列入计划并尽早出台,规范和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审批和监管。刘裕平说,我国目前的政策是,轮胎修补店的开设必须经过交管部门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处的审批,只有审批通过,工商管理部门才核发营业执照。
而轮胎翻新店的开设则不需要审批,以致翻胎企业良莠不齐。为此,他希望翻胎厂的设立能够参照轮胎修补店的模式,务必经过审批才能开业。
三是将轮胎的可翻新性纳入新轮胎的设计和制造。据刘裕平介绍,目前我国的废旧轮胎中可翻新的旧轮胎比例不到7%,胎源严重不足是我国翻新胎合格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说,我国以前设定过新轮胎的里程考核指标,甚至包括一次翻新率的考核。新轮胎的里程分为一次行驶里程和总里程,总里程和一次行驶里程之差就是翻新胎的里程。“可惜现在这个规定没有了。”刘裕平因此呼吁,新轮胎的设计和制造务必要考虑翻新的次数,希望相关协会为了国家利益共同合作,使我国的翻新胎产业更上一个台阶。
最后,刘裕平建议,有关部门要配合翻胎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广使用优质翻新胎。
新闻链接:我国鼓励翻新胎产业发展
轮胎翻新是我国鼓励发展的产业。在国家发改委最新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轮胎翻新、翻新轮胎材料生产、翻新轮胎设备制造等被列入鼓励类项目。
据北京京运通大型轮胎翻新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玉和介绍,翻新一条轮胎所用的材料是制造一条新胎的30%,价格是50%,行驶里程是80%。生产一条直径3.6米、宽1.2米、重3.8吨的大型轮胎,需要4吨橡胶,售价为16万元;而翻新一条同样的轮胎,只需要1吨橡胶,售价为6万元。
轮胎翻新简单地说就是在合格的胎体上换上新的胎面胶。在正规企业,每一条用来翻新的轮胎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以确保其胎体是合格的;胎面胶所用的材料和新轮胎基本一致,其硫化压力甚至是新轮胎的一倍以上。以这样的胎体和胎面胶制成的翻新轮胎,还要经过激光或X光的检测,检查其内部是否存在损伤或缺陷,最后还要经过充压防爆检测,只有合格的翻新胎才能出厂销售。因此,正规企业生产的翻新胎,其质量是完全有保障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