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蕴藏着机遇,大危机蕴藏着大机遇。”全国人大代表、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谈到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充满自信。他告诉记者,市场只会淘汰弱者。潍柴不能被动应付,而要主动出击,化危为机,强筋健骨,加快发展。谭旭光代表的自信,很有底气。今年2月1日,正月初七,潍柴动力全体员工便投入了紧张的工作。2月份,潍柴发动机市场订单达到3万多台,3月份高达4万台,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自主创新路正宽
10年前,潍柴曾深陷几乎破产的危机。那时,谭旭光代表和职工们一起努力,冲出危机,发展壮大,迎来了一轮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目前与10年前相比,集团年销售收入从5亿多元增长到500亿元;资产总额从15亿元增长到318亿元;年出口创汇从2000万美元增长到8亿多美元。
谭旭光代表认为,潍柴发展的最大动力是科技创新。10年来,潍柴人全力创新,全面创新,全程创新,由此产生了应对危机的“抗体”。
潍柴靠自主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在欧洲和美国分别建立了研发中心,形成了高端研发能力,近年来每年开发几十种新产品,新产品产值已经占到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他们率先研发出我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Ⅲ发动机,继而一鼓作气研发成功国IV、国V发动机。同时还利用自己的产业链优势,研发出世界第一款对发动机、齿轮箱和车桥进行系统匹配的“动力总成”产品。整车厂只要匹配设计自己的驾驶室和车厢,一款新型卡车或客车就可以推向市场,其研发周期缩短为原来的1/5。
潍柴当年主打汽车发动机,单一市场,尽管市场占有率极高,但潜在风险很大。近年来,他们实施靠科技创新推动多元化市场配套战略。先是进入工程机械市场,很快成为工程机械的主要配套商。继而从专一配套装载机向非装市场拓展。在去年整个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潍柴在推土机、汽车吊、农机等配套市场的销量超过一万台。今年前两个月,订单增长趋势依然不减。而在卡车市场,今年2月份销量超过两万台,依然保持满负荷生产态势。他们还先后开发了俄罗斯、印尼、越南、南美、中东、土耳其等国际市场,真正做到了“东方不亮西方亮”。
逆境凸显优势
谭旭光代表认为,市场衰退正是综合检验企业创新能力以及产品是否满足用户需求的最好机会。特别是当前,国家对发动机排放、能耗标准提高了门槛,对潍柴这样的优势企业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
抓住机遇需要对市场有敏锐的反应。2007年12月4日,潍柴召开全体领导干部会议,提醒全集团警惕全球经济衰退。从那时起,潍柴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评估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2008年,潍柴选派技术、营销、财务等专业人员,组成专题调研团队,到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对国际资本市场、产品市场、人才市场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评估。同时,集团在香港、上海、北京分别召开了战略研讨会,未雨绸缪,制定了应对措施。
在公司内部,潍柴对各子公司的战略走向、成本管理、现金流管理、物流管理等进行了全面“体检”。企业先后引入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生产管理、5S现场管理等管理体系,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前两年累计节约费用、降低成本近7亿元的基础上,2008年又降低成本3.3亿元,从而做好了越冬的准备。
潍柴“破冰出海”
国际金融危机阻碍了许多企业的国际化步伐,然而谭旭光代表却认为,这次危机为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行业重新洗牌,国际资产价格趋降,正是资本运作、资源整合的好时机。每一次危机,都是优势企业大发展的机遇。潍柴要抓住时机,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品,大力引进国际化人才,不断做大企业规模,提升自身实力。
去年底,潍柴提出要打造自己的三大竞争优势,即以“蓝擎动力”为核心,打造产品组合竞争优势;以“5P服务工程”为核心,打造后市场竞争优势;以动力总成系统为核心,打造产业链协同竞争优势。2009年前两多月,潍柴打造的优势逐步显现,2月份的产销量达到3万多台。
“寒流”还没退去,但潍柴信心十足。谭旭光代表说,全国两会之后,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精神,抓住国家出台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有利时机,乘势而上,交出一份平稳较快发展的新答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