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其中,振兴中国制造业,由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在实现这一目标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富说,针对当下金融危机对行业和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他鲜明地指出制造业应负担的历史使命。
培育国家产业链核心资源竞争优势
王金富提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仍是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链和低价值环节的主要承担者。为了改善这个格局,应将资本技术集中度相对较高、并且能充分发挥中国资源禀赋的产业定位为战略产业。
基于这个判断,他认为,具备这些优势的产业有基础工业、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四大类。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题产业。
他说,经济发展一定要上升到国家产业战略的高度。要从几方面入手,诸如培育世界级龙头企业和产业技术中心,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建立关键产业链核心资源,推动制造业信息化、现代化、产业结构升级等。
目前,国际分工已经突破国界。全球产业竞争已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企业或产品的竞争,而已经上升到通过产业链的竞争改变原有价值分配的游戏规则,集中表现就是国家对产业链核心资源的控制。对于我国企业来说,获得关键产业的话语权,关键在于实现向产业链上游和“软环节”的突破,在这些领域培育出国家的产业链核心资源竞争优势。
谋求金融危机中的机会点
对于当前的金融危机,王金富认为,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将是一个全球制造业关键产业领导地位分化的分水岭。“这不仅是对企业的考验,更是对国家的考验,必须将企业置身于提升国家产业实力的基础上进行考虑。”
王金富将眼下的金融危机比作田径场,把企业比成将要参加撑杆跳高的运动员,国家各级政府所提供的政策支持就是每个运动员手中的杆。国家政策并没有偏袒哪一家企业,对于企业而言,竞争要素都是一样的。面对残酷的经济环境,企业表现出不同的姿态。有些企业干脆就选择了放弃;有的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以内涵增长为根本的企业,由于自身具备较高素质,再加上政府的推力,将顺利越过横杆。这不仅意味着企业将顺利渡过了金融危机,同时也将使企业达到一个新的平台,转危为机。
他认为,实现跨越的惟一办法就在于企业要坚持内涵式增长,苦练内功。强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应对市场变化时,更要以产品和服务制胜。
“我们应该以一种创新思维去应对危机,在危机中把握机会。并将这些机会变成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的加速器。”王金富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