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李建达(右)金牌董秘是如何炼成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日前,“第五届新财富金牌董秘”等奖项发布,中联重科董秘李建达荣膺“金牌董秘”榜首。而在年初,李建达也获得了由和讯网财经风云版颁发的最佳投资者关系奖。李建达1963年生,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曾任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科技处处长,2005年至今任中联重科董事会秘书、湖南上市公司董秘协会理事长,他此次还同时获得“最受媒体欢迎董秘”单项奖。真金不怕火炼,那么,李建达的“金牌董秘”是如何练就的?他在处理投资者关系和信息披露有什么诀窍?今年他的工作重点又是什么?以下是和讯网对李建达的独家专访。
和讯网:您在中联重科担任董秘的三年间,中联重科主营业务快速增长,利润快速增长,伴随者机构投资者的购入,公司在资本市场声名鹊起。时代,给了中联重科,给了您一个巨大的历史舞台,而今年,您不仅获得了和讯颁发的中国财经风云榜最佳投资者关系奖项,也获得了《新财富》颁发的金牌董秘第一名,可以看出,主流财经媒体对您成绩的肯定,那么,您能否讲讲这项个人荣誉的背后故事?哪些因素助您拔得头筹?您个人勤奋又占多大比重?您的心得?
李建达:我个人的努力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企业为我提供的这样一个平台,我才有了施展的机会。应该说,大家对我的肯定也是对中联中科的肯定。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更重要的是企业的体制、氛围和平台。中联重科有很好的企业文化,我们公司很注重对高管的培训,比如去年的7、8月份,大概是奥运会的时候,我们就举办了中高层的高管培训,董事长要求大家评价一位自己喜欢的中外企业家,然后帮高管们把各自喜欢的中外企业家自传买回来。而平时工作繁忙的高管们,都把手头的工作停下来。认认真真的读书,然后讲自己的看书心得。
我当时挑选的企业家是CE董事长杰克韦尔奇。当时还做了很多的书摘,韦尔奇说:一个人要有目标,要诚实守信,要自信执着,要勤奋好学,最重要的还要有创造力。这些都是他通过亲身经历做出的总结。这些话一般人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做到的确是不容易。韦尔奇的这些话,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在努力践行,所以也成为了我的心得。
和讯网:董秘这一行业,在中国国情下和资本市场条件下,身上担着巨大的责任,就您三年董秘心路而言,做好工作,有何法则与窍门?
李建达:我个人觉得,做工作,和做人的道理是一样:为人要善良、真诚,我也是以这样的态度来面对和接待每一个人,包括投资者和媒体朋友,还有我们企业的同事,以做朋友的态度和大家相处。
三年的董秘历程,我觉得沟通最重要。在每一方面做到无障碍的沟通,比如投资者理解企业,企业内部也有好的沟通每方面都彼此理解,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得多。比如说我是做技术出身的,以前是研究处科技处长,我不仅懂技术,也理解行业特点,在这方面我有一定的优势,也就是你问的窍门吧。所以面对投资者关于技术方面的问题,我可以专业的回答他,而在我们内部,和技术员们交流,我也可以做到无障碍。董秘的工作,本来就是让大家能更全面透明的了解公司。我想我在这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和讯网:2008年,上市公司不仅面临金融危机和资本市场低迷带来的生产经营考验,还要应对地震捐款、产品安全问题等各种突发事件,“增发门”、“捐款门”、“乳业危机门”、“高管调查门”、“薪酬门”等等,那么今年,您在处理投资者关系的重点是?
李建达:作为一个董秘,我的工作分为三部分。第一是搞好投资者关系,接待相关机构和媒体。其次是定期做信息披露,让投资者能更全面的了解公司,第三就是日常性的工作。现在和以前都一样,工作重点还是定期做好信息的披露.
和讯网:今年开始,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和纺织业这两个产业振兴规划。“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也同时推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公路、铁路、能源等都有数千亿的众多项目开工,因此,如果能够多用国产设备,或将带给该类企业更多的市场机会,那么象中联重科这样的重型机械企业将会成为更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今年,您的工作重点又将是什么?
李建达:中联重科和其他企业不太一样的地方,董秘需要亲自下市场,比如我除了担任董秘之外,还要担任公司的资源营销工作,主要联系湖北、华南、江西市场,亲自做资源营销,这样我可以直接与客户高层沟通,便于我们的渠道工作开展。那么在担任资源营销的过程中,我对市场有充分的了解,我了解市场,对于信息披露工作是有好处的。
和讯网:作为基金重仓股,中联重科面对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两个群体。在信息披露上,中联重科如何避免“厚此薄彼”的情况发生?相关的机制设置是什么?这些机制又如何运行?
李建达:在处理投资者关系上,我们设立了联络人机制。对一些机构投资者的来访,有专人接待和记录,我也会认真的来访者交流,回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这些交流,联络人都会记录下来。而作为基金重仓,经常会有机构投资者来,机构研究很多虽然也是学机械出身的,不过这个行业太大,他们有的对我们产品的应用途径不是很了解。我之前也说过,我是学技术出身的,了解产品,了解企业,了解行业,在这时候就可以很好的发挥,我可以和研究员一起下车间,我了解我们的生产流程,我也可以和研究院一起看销售数据,因为我同时担任几个省的资源营销,掌握真实的市场情况。而我们的信息披露都有相关的渠道,比如媒体、交易所等公布,机构投资者和中小企业投资者都是同时接收的。
和讯网:在2008年,中联重科与共同投资方弘毅投资、曼达林基金和高盛集团合计出资2.71亿欧元,收购意大利CIFA100%股权,其中,公司将通过境外公司以1.626亿欧元间接收购CIFA的60%股权。此次收购后将使中联重科完成由国内同行业排头企业向国际化企业的跨越,实现公司混凝土机械销售和服务网点的全球化布局、产品与制造技术的国际化跨越,并直逼混凝土机械世界第一的宝座。同时,中联重科产品也在东南亚、非洲、中东、东亚、欧美等国际市场版图上扩充。那么,您如何看待中联重科的国际化扩张,在其中,您又做了什么?
李建达:中联重科逐渐走向国际化,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好事,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在不断的茁壮成长。我的主要任务是处理投资者关系和信息披露,我主要是负责跟投资者沟通。主要的兼并和收购有专业的团队完成。
和讯网:让您用一个词来形容董秘的工作,您选择哪一个?
李建达:用一个词来形容董秘的工作,就是两个字:辛苦。这个工作有很多的压力,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客观的是一些事件的处理上,而主观,总想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但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所以总会有一些遗憾。
相关链接:中联重科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全国首批103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公司注册资本7.605亿元,年产值、销售收入均过100亿元,员工16000多人。
近年来,中联重科通过技术、市场和资本的纽带,联结行业内骨干企业,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大规模、高起点地推进和振兴中国机械装备行业的科技进步。积极培育以高新技术为优势特征的核心竞争能力,全面改造传统工程机械产业,全面提升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整体实力,最终形成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强势品牌。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实现企业技术、市场和资本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全面接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界、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