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过高、产能过剩、原材料跌价计提存疑
鼎盛天工于5月20日发布了关于“2.6亿”共同投资的澄清公告。同时记者注意到,公司于5月18日开始停牌,宣布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5月25日,鼎盛天工又宣布将定向增发融资约6.17亿元,主要投资公司原有的主营业务。
近年来,鼎盛天工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多多:从2007年出让土地导致净利润猛增百倍,到2008年上半年减免贷款利息业绩同比暴涨2000%;从公司两次提起定向增发,到市场传言的大股东资产整合。这一切行为都让其成为投资者和机构热捧的对象。
然而历经三年,背靠着滨海新区和国机集团两棵参天大树的鼎盛天工,其基本面仍然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2006年至2008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3万、889万、-1100万,2009年一季报更是抛出千万亏损。整个公司经营上的低迷与资本市场上的活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库存过高
产能过剩前景堪忧
在《证券日报》记者与鼎盛天工的沟通中,其多次提及到规模太小制约公司发展这一话题,希望通过多重渠道扩大产能。鼎盛天工2007年董事会报告中也提出在报告期内陆续加大技改设备投入,产能不足问题有所缓解的说法。
然而,2008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不到6亿,积压的库存商品却高达1.13亿,比例令人瞠目。如果说2008年是因为金融危机令公司销售遭遇寒潮,那追溯2006、2007年分别高达4600万和5900万的库存商品,我们就不得不怀疑,公司在市场和产能的平衡中屡次出现了重大的决策失误。从目前看来,鼎盛天工的库存商品已是年年积压。
一方面要提高产能、一方面却是日益增多的库存。这显然就是矛盾的。
同样令人不解的是其原材料采购策略。2006年,公司原材料库存为8700万,2007年原材料库存为1.09亿,2008年更是高达1.36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公司坚定不疑的采购原材料。同时,鼎盛天工原材料库存和商品库存都在已经居高不下的形势下再上一个台阶。
而库存过高极大的占用了公司的运转资金,为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鼎盛天工不得不大幅增加贷款,利息支出也相应增加。
管理费用一马当先
蚕食过亿主营利润
鼎盛天工2008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1%,同行业中规模相似的河北宣工仅为18%。单从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上看,公司在全国同行中也是佼佼者;然而从整体盈利能力上分析,鼎盛天工却一直稳定处在行业的底部。
2008年年报显示,毛利率较低的河北宣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71万元,毛利率较高的鼎盛天工却为-1100万。同行业,规模相似,鼎盛天工在主营上所赚的钱多于河北宣工,最终却只能靠非经常性损益来避免亏损,是什么吃掉了鼎盛天工高达一个多亿的主营利润?
透过公开信息记者发现,鼎盛天工2006年至2008年仅管理费用就分别高达4530万、5460万、5250万,三年合计整整比河北宣工高出了3000万以上。通常情况下,管理费用的高企从侧面上反映了公司的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尤其在传统的国有企业,复杂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流程不但会拉高企业的管理费用、消化利润,更会致使信息运转不畅造成管理能力低下。
公司董秘曾对记者表示,公司管理层一直以来都在加强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然而,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鼎盛天工的管理费用仍然居高不下,是暗藏猫腻,还是难以调整?如果永远都是“正在加强和完善”,何时才能打造出一个值得投资者信赖的管理团队?
原材料跌价计提是否公允?
记者在对比鼎盛天工2007年和2008年年度报告时发现,2007年公司原材料存货金额为1.09亿,存货跌价准备为268万元。2008年公司原材料存货金额为1.36亿,存货跌价仍为268万元。历经了2008年原材料市场和工程机械产品市场的大起大落,公司原材料的存货也都有了明显变化,而最终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却丝毫未变,这不禁令人生疑。
鼎盛天工2008年一季报称,“报告期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上期增加89.40%,主要是由于公司本期采购材料增加所致。”半年报中,公司原材料库存为1.44亿,年报中为1.36亿,可以看出,公司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下半年销售大幅回落,库存产品大增,公司决定减少原材料的采购。
然而,公司在原材料价格最高的时侯加大采购,从原材料价格下跌开始又大幅降低采购,同时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同类产品都出现了降价趋势,为何鼎盛天工库存原材料的跌价计提却与去年一致?据业内人士分析,存货跌价计提在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的情况下会对利润产生较大影响,上市公司有可能通过不公允的存货跌价准备来调节利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