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车集团:建设创新体系增强发展后劲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9-07-13 10:20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394.3公里/小时,这一试验速度于2008年6月24日在京津高速城际铁路上创造,被誉为“中国铁路第一速”。驶出这一速度的“和谐号”CRH3型动车组由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公司制造。同年12月29日,我国首台和谐型9600

394.3公里/小时,这一试验速度于2008年6月24日在京津高速城际铁路上创造,被誉为“中国铁路第一速”。驶出这一速度的“和谐号”CRH3型动车组由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公司制造。同年12月29日,我国首台和谐型9600kW大功率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在大连下线。这款机车由北车集团大连机车公司自主设计研制。

自主创新,让中国北车集团实现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面对高速和重载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较大差距,2004年,我国提出“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这一发展铁路运输装备行业的总体思路。

“自主创新不排斥技术引进,技术引进能够成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国北车集团董事长崔殿国认为,“技术引进使我们能够借鉴国际同行发展的成功经验,在较短时间内用较小的代价,缩小我们在研发、设计、制造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为此,中国北车集团开始与国际先进的轨道装备制造企业合作,不断引进世界先进装备和技术。

但中国北车集团充分认识到,通过一两次技术引进,掌握一两个型号产品的生产,只能维持短暂经营。“我们必须形成再创新的能力,构建支持产品持续开发的技术平台,形成与总体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开放、协同、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国北车集团总裁奚国华说。

中国北车集团总工程师孙永才告诉记者,“我们对转让技术与工艺进行还原设计与应用试验,通过‘亲手做一遍’加深认识,找出引进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异同。”

在唐车公司高速动车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现场操作指示板上既标示着技术转让方提供的产品工艺流程,也标示着根据国产动车组运营需要所做的工艺调整方案和以操作工人名字命名的创新操作法。

在此基础上,中国北车集团着力打造自己的技术和制造平台。“我们的再创新就是围绕搭建自己的产品研发技术与制造平台来实现的。”唐车公司总工程师孙帮成告诉记者,“单一的产品引进和开发不能满足市场对铁路装备产品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只有通过掌握核心技术,构建起自己的平台,才能不断研制和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轨道装备。”

几年来,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产品技术,中国北车集团搭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车、动车组、货车、城轨车辆技术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开发出能够适应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需要的机车车辆和城轨车辆产品,逐步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产品生产制造基地,具备了先进产品快速实现工业化、批量化生产的条件。

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技术创新,中国北车在管理方式上的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都成为其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唐车公司董事长余卫平认为,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流程,是企业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为此,唐车公司引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SAP管理软件,建立了管理信息化平台。动车组制造过程中,公司将几十万条物料明细、工艺路线、加工参数、质检信息等,全部整理录入SAP系统,各个部门以此为平台,对产品和各项业务进行标准化设计、制造和管理,使管理成本大幅降低。

创新成为中国北车集团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持续运营时速为350公里、最高运营时速达380公里的新一代长大编组高速动车组正在研制中;由中国北车大连机车公司研制,正在进行运营试验的和谐型9600kW大功率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是我国未来铁路货运主型机车……

依托创新实力,中国北车集团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出口签约额突破11亿美元。600多辆双层客车和近3000辆重载货车、20台内燃机车首次成功销往发达国家市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正在这里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