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从濒临破产到“中国动力”的领跑者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9-07-20 10:06   来源:大众日报

年销售收入增长100倍,利税增长124倍,利润增长530倍,资产总额增长21倍——短短10年之内就由一个濒临破产的行业配角成长为“中国动力”的领跑者。为什么是潍柴?

年销售收入增长100倍,利税增长124倍,利润增长530倍,资产总额增长21倍——短短10年之内就由一个濒临破产的行业配角成长为“中国动力”的领跑者。为什么是潍柴?

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集团,其自主研发投产的国内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蓝擎”大功率欧Ⅲ发动机曾让胡锦涛总书记驻足良久、连连点头——在行业“以市场换技术”整体不尽如人意的情形下,擎起“中国创造”大旗的,为什么又是潍柴?

收购湘火炬,重组ST山东巨力,并购法国博杜安,6月18日,以潍柴控股集团为核心的山东重工集团挂牌成立——一个老国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在资本运营中游刃有余。为什么还是潍柴?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潍柴,一探究竟。

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企业欲胜出,必须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同时等待跨越发展的良机,完成破茧成蝶的一跃。战略决策者需要做的是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作为一家为重卡企业配套的发动机厂,因产品结构单一受制于人是潍柴的先天性不足,化解风险就要拉长产业链条,探索多元化经营。在发展紧要关头,潍柴适时走出了三步棋:进军工程机械领域、“三三制”产权改革、收购湘火炬。

让单纯为重卡配套的斯太尔发动机转而为工程机械配套,是谭旭光1998年任厂长不久后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放眼国内,柴油机行业群雄并起,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工程机械领域却是空白。谭旭光决定“多挖一口井打水吃”,目标就在工程机械。

这一“转向”给潍柴带来多大效益呢?数据显示:目前,潍柴10升发动机在5吨装载机动力市场占有率超过82%,中速机在同功率船用动力市场占有率超过80%,在100—800千瓦发电设备市场占有率超过50%。完善的产品结构让潍柴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还保持了21%的营业收入增长率。

2002年底,当企业扭亏为盈后,潍柴开始全面推行“三三制”产权改革:将1/3的企业资产和职工随斯太尔主营业务剥离,成立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按照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做大做强;1/3的原企业中速机业务和职工留在老潍柴,形成中速机生产基地;剩余零部件厂及3000多名职工带资分流,实行民营化转制。

甩掉包袱,突出主业,轻装上阵,对潍柴来说是一场脱胎换骨的革命,其意义极为深远,此后一连串眼花缭乱的资本运营大戏也都以此发轫:2004年3月,核心业务随潍柴动力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融资1.7亿美元;2006年8月,重组ST山东巨力,实现存续资产中速机业务借壳上市。而13个辅业单位成功改制后,引资5000万元,累计新增就业岗位6000多个,盘活国有资产2.5亿元。

对老潍柴来说,更大的风险在于一种行业趋势,即所有整车厂发展到一定规模都想自己上发动机。潍柴要保住优势,必须在规模、技术、品牌和营销等方面拥有更强的竞争力。2005年8月,潍柴出手果断,以10.23亿元“拍”下湘火炬。是役将陕西重汽、法士特齿轮箱、汉德车桥和株洲火花塞一举收入麾下,潍柴由此能够提供“动力总成一揽子解决方案”,整合形成竞争力强劲的完整汽车产业链条。2009年1月底,国际金融危机硝烟未散,潍柴逆势“抄底”,以299万欧元成功并购账面价值1381万欧元的法国博杜安公司,为进军欧洲市场建立了桥头堡。

关键技术永远引不来

在技术上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路线,是后进国家赶超先进的一条捷径,但这种“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在国内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常常是技术没引来,反丢了市场、失了品牌。

谭旭光认为,避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必须在“消化吸收”上下足功夫;同时要明白关键技术是永远引不来的,企业要敢于自主研发。

潍柴的“起家”产品,是上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重卡斯太尔发动机。潍柴的过人之处在于把斯太尔技术做到了极致。谭旭光提出:衡量产品的最终标准是用户满意度。引进来外国发动机,不是想法怎么做得更像,而要根据中国的气候、交通和地形,研究如何让产品稳定性更好、性价比更高。研发观念的转变让潍柴科技人员走出办公室,沉到市场一线。将发动机卡车“移植”到工程机械,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对斯太尔技术应用的“再创新”。依靠持续创新,潍柴每年推出的新产品从数十款增至数百款,成为中国第一家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发动机企业、世界第一家10升发动机单一品牌销量超25万台的企业。

开展重大技术攻关是有风险的,企业不是研究所,要算投入产出账。2003年,当自主研发起步时,潍柴对研发体制大胆变革,在世界发动机三大高地之一的奥地利与AVL公司合建研究中心,常年派驻20多位工程师。谭旭光的观点是:与其花钱买技术,不如把人送出去,把技术学回来。两年后,

中国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欧Ⅲ发动机宣告问世。

以开放性思维对待自主研发,潍柴始终坚持“不关门”、“不排斥”、“不违反”。他们与国内外30多家企业缔结联盟,组建研发共同体,同时依托自身完整产业链条,对多个独立产品技术进行集成创新,提高科研效率。国家规定2008年实施国Ⅲ标准、2010年实施国Ⅳ标准,潍柴先行一步,2006年就生产出欧Ⅳ产品,去年又生产出欧Ⅴ产品。“以我为主,链合创新”的研发模式让潍柴进入了“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良性循环。

企业文化之变

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企业的文化就是企业家精神的外化。

在潍柴,谭旭光是董事长兼CEO,是企业的带头人。但他本人却非常清醒:企业要做大做强,企业家必须懂得约束和超越自己,管理方式须随形势而变。他认为潍柴这10年的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2001年以前,执行文化;2001-2004年,规范文化;2004年以后,沟通文化。

职工6个月未发工资,账面资金仅剩8万元,内外债3个亿,管理混乱,人心涣散……1998年6月,37岁的谭旭光是带着些“悲壮感”就任老潍柴厂长的。在费尽周折,贷款补发了工人欠薪后,谭旭光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简机构,50个部室合并成30个,730名干部留用217名,删减管理人员1114人;抓产品质量、抓售后服务,治浪费腐败、治办事拖沓,一厂级领导5分钟内被“决定”罢免,一滋事干部当天被开除,一年时间,上百人因产品质量问题下课……

对谭旭光当年的“冷面铁血”,潍柴人印象深刻,也都能理解:“厂子到这地步,不动大手术不行了。”更让他们信服的是厂长的自我“约法三章”:不当老好人,不做太平官;要求职工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允许职工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请广大干部职工对厂领导的每一个决策和行为进行监督。上行下效,潍柴“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执行文化就是在那时形成的,并一直延续至今。

谭旭光没有留恋命令式管理带来的成功。企业一步入正轨,潍柴就开始从粗放式管理向内涵式管理转变:全面预算管理、精益“6S”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等一系列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次第引进,潍柴的目标是建立一整套规范,实现自我运转、修复和完善,而不是靠一把手的个人意志。

在收购湘火炬后,谭旭光开始更多考虑企业做大后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今年初,潍柴高价聘请国内外著名咨询公司和专家,对企业战略、运营和干部素质进行了全面“体检”,并将其制度化;尝试实施“创新工资”,通过薪酬体制改革让每一个潍柴人的创造活力尽情迸发;致力打造以“包容、沟通、责任”为核心的新型文化,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老国企的思想政治优势得到进一步释放。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