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在印度中央邦城市印多尔,中印嘉宾出席广西柳工集团印度工厂开业庆典。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7月8日,在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个海外工厂——印度柳工的开业庆典上,公司董事长王晓华点亮了极具印度特色的“神灯”。而50年来,点亮柳工国际化道路的那一盏“神灯”,则是公司一贯坚持的自主创新。
“走到群雄中去竞争”
短兵相接全球行业巨头
去年7月,柳工人来到印度印多尔市,仅用一年时间就在300亩的荒地和农田上建起一座现代化的新工厂,创造了印度工厂建设的奇迹。
而不久前,柳工装载机在全球最大装载机厂商卡特彼勒的“根据地”——北美市场连获好评,今年上半年已经取得15台的销售业绩。
早在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柳工“掌门人”王晓华就在董事会上提出了非同寻常的战略目标——“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这意味着柳工要与全球工程机械企业巨头短兵相接。
柳工人拿出了1958年创业时的艰苦奋斗作风和英雄气概,在海外“征战八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2000年至2008年,柳工海外销量从40台增长到4284台,海外销售收入从320万美元增长到2.16亿美元。2008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柳工海外销售收入占比依然超过了15%,其中柳工5吨装载机产品在印度市场占有率超过70%。
“世界柳工,源自中国”。抱负远大的柳工制定了成就世界级企业的愿景: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15%以上国外销售;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1/3以上国外销售。
“民族品牌绝不能丢”
合作底线须为柳工控股
开疆拓土的道路布满荆棘,也充满诱惑。2002年,一家国际著名的工程机械大公司意欲收购柳工,条件是柳工放弃自己的品牌。
“我们欢迎合作,但合作必须有利于柳工自主品牌的发展,底线必须是柳工控股!”
几年来,有数家跨国公司向柳工表达合作意愿,最后都却步于柳工的鲜明态度:立志于振兴中国装备业,民族品牌绝不能丢!
目前,“柳工牌”已在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安营扎寨”,由装载机扩展到全系列产品。柳工在海外的国际经销商已发展到70多家,建设了8个零件配件中心,在澳大利亚、美国、巴西、印度等地区分别成立了面向国际区域的营销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摩洛哥、南非、伊朗、沙特等重点市场,柳工已建立了服务和配件体系。
“在卡脖子处搞创新”
关键技术达到国际水平
群雄竞争,需要胆量和气魄,柳工人的底气源于50年来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
2008年9月16日,我国最大的轮式装载机在柳工完成研发并成功下地,填补了国内行业10吨以上大型机的空白。一个半月后,我国最小的微型滑移装载机也在柳工诞生,打破了近30年来国外公司对该类机械的技术垄断。这让外人惊叹。
对柳工人来说,却已习以为常。这背后是柳工拥有我国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第一家国家级技术中心。该中心拥有世界最先进的传动、液压试验台及各种测试仪器仪表,还拥有一支包括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在内,人数达500多名的研发队伍。
“技术创新要抓住卡脖子的地方,在关键零部件上争取更大的突破,效益才能上去。”这句话道出了所有柳工人的心声。
仅今年上半年,柳工核心零部件领域研发工作就取得多项突破:液压件事业部成功完成了KML22、KVS25川崎阀和B320推土机油缸试制装配;5月5日,自主研发的3吨叉车机械变速箱装配成功。
“通过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力争关键技术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在各个零部件领域都形成核心竞争力,我们才能保持行业的领头羊地位。”在柳工技术创新大会上,王晓华这样勉励走向世界的柳工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