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回暖?到底是发烧还是回暖?我给你们解释个名词,下次你儿子发烧的时候,你跟老婆说,不要紧张,这不是发烧,是回暖”
“不管有没有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危机’已渐成定局,早晚是要来临的。因为中国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制造业危机,是企业家们不想干了,将大量资金转入股市和楼市,造成虚假繁荣。靠传统意义上的消费、政府支出以及出口这三驾马车很难拉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
“金融海啸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金融战,华尔街主宰了游戏规则,用金融资本控制了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大家炒菜用的食用油都是由外资控制的”
编者按:
8月2日,在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国企发展趋势专题报告上,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就中国经济是否回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郎咸平语出惊人地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并未回暖,投资环境恶化和产能过剩两大根本性问题未得解决,企业家们将手中的实体资金、信贷资金和避险资金流入股市和楼市,造成了虚假繁荣。他建议,制造业企业应就地整合,占据高附加值产业链环节,只有提高产品毛利率,才能为推动就业和消费提供动力。
郎咸平同时认为,金融海啸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金融战,进而得以控制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导致国内企业无论在海外收购还是在对赌中均处于劣势,这对中国经济是另一种腐蚀。以下为部分观点原文:
几个月来,股市、楼市红红火火,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走出“谷底”、呈现“回暖”迹象。什么是回暖?到底是发烧还是回暖?我给你们解释个名词,下次你儿子发烧的时候,你跟老婆说,不要紧张,这不是发烧,是回暖。
不管有没有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危机”已渐成定局,早晚是要来临的。因为中国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制造业危机,并且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来临前就已经有了某些预兆。2006年经济出现快速增长,股市楼市疯狂上涨,我认为这是由于06年我们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家面临的投资环境已全面恶化,企业家把应该投入到制造业的钱,拿去炒楼、炒股,从而造成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通货膨胀。
当时除了我之外,所有学者都说这是由于经济发展太成功了,老百姓更富裕了,所以大家才有更多的钱去炒楼、炒股、买产品。大家把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通货膨胀统统归纳为一个名词叫‘流动性过剩’”。因此政府推行宏观调控,2007年还6次上调利率,以为这样可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带来的却是股价上涨。因为每一次调高利率就是进一步打击了投资经营环境,所以就有更多的制造业将资金转入股市、楼市。从08年8月份开始,中央政府做了180度大转弯,推出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但为时已晚。
汇率上涨、成本上涨、劳动合同法推行、宏观调控推行的误判,加之出口退税误判和税费增加,这“六大冲击”导致中国投资环境更加恶化。表面上现在中国经济已经复苏了,但是实质上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持续萎靡,企业家信心不足。大量的应当流入制造业的流动资金,则流向了楼市、股市、汽车以及奢侈品等高端市场,造成了表面“回暖”现象,并非真正实体经济的复苏,实质上是企业家们不想干了。投资环境恶化和产能过剩两大根本性问题不解决,企业家们手里有钱也未必敢投入实体,大量的实体资金、信贷资金和避险资金流入股市和楼市,造成了虚假繁荣。
未来几个季度中国发生滞胀的可能性很大,靠传统意义上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政府支出以及出口,很难使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只有提高企业利润,才能产生滚雪球效应,为推动就业和消费提供动力。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企业通过资讯系统就地整合,占据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环节,以提高产品毛利率,掌握产品定价权,现在这样的做法已经在福建晋江等地开展。
我问一下大家,各位中午听完讲座回家吃饭,知道炒菜下锅的食用油价格由谁定吗?是美国的华尔街。我们家里炒菜用的食用油都是由外资控制的。金融海啸是华尔街精心策划的金融战,对全世界经济威胁最大的是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控制了定价权,操控大宗商品的价格,供过于求却价格上涨,违背经济规律,说明华尔街主宰了游戏规则。
现代企业的经营不能再用传统的产业思维,要跳过现象,看到本质。这些由美国政府指挥的金融炒家控制了大豆价格,收购油脂厂控制了食用油的价格;收购上游养猪场、下游加工厂,操控猪肉价格,中铝、中石化和中国平安[58.41-3.95%]的海外收购,以及中信泰富[22.50-2.39%]、各大航空公司与华尔街的对赌协议等,无一不以失败告终。当中铝真正有机会抄底力拓时,却发现国际金融炒家根本不给它购买的机会。
金融海啸来得快但去的也急,美国在今年第一季度就已经摆脱了险境。但制造业危机的特点是来得非常慢,慢得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可来了就再也不会走,只会慢慢的腐蚀整个经济。谁能告诉我,06年下半年至今,面临的投资环境是逐步改善还是更恶化了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