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机时期,由于就业市场波动,农民工的工资会比大学生高。目前的形势发展比预料的更迅猛,农民工的工资要比工程师高。这是为什么呢?
在杭州做油漆工作的农民工,他按日领取薪酬,每刷一天房能挣一百多块钱。如果一个月工作二十多天,一个月挣三千块钱左右不成问题。与这位农民工的境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位中年机械工程师在私企做制图员,他每月几乎没有休息日,工作强度很大,但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两千元。
由于这家企业生产的几类产品中国有大量出口,因此可以认为,该公司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某种程度上是由国际市场决定的,而那位油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则完全取决于国内市场供需状况。
这是两个不同的就业市场。
国内农民工就业市场,其工资取决于油漆行业的经营状况,农民工的迁移成本、油漆农民工的就业人数。
而这位工程师的就业市场,不仅取决于国际分工链接的配置,取决于产品输入国的就业市场,还取决于企业产品在整个国际环境中的竞争力,最后还取决于国内同行业的专业水平。
中国许多出口加工型企业其实不能算作完整意义上的企业,它们与外国经销商和零售商签订合同后往往只负责生产就行了,不必再操心设计或营销,而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其实这两块才是企业真正的利润源泉。于是,中国不少加工型企业的工程师实际只在做制图员的工作,这恐怕是造成他们工资水平不及农民工的最根本原因。
如今,中国在世界经济率先复苏,中国已经启动4亿元人民币的内需,温家宝总理宣布了十大产业的振兴计划,基础工程和民生工程的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程度将会大幅提高。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中国经济从依靠出口和制造业推动转向更多依靠国内消费和服务来推动,关闭主要做出口业务的公司,新办重点服务于国内的企业,一段时间内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一部分人失业。这位专做产品外销企业的工程师在转做另一行业时也会遇到困难。
虽然,政府可出台一些政策来降低上述困难,这些政策能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但是在短期内,直接提高这位工程师的工资是很困难的。
于是我们能够理解,专挣中国人钱的农民工,其工资水平超过了产品外销企业的工程师。
这就引申了金融危机后期,中国人价值观的一种选择:一份工作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可是收入却差强人意;或是工作很无聊,可是收入却还不错,为了生存不得不坚持下去,当工作在生存与兴趣之间徘徊,究竟该作何选择?
我们可以将工作中生存和兴趣之间的矛盾如下分析。
一种工作倾向是生存的,遵循人类的自然属性,这种功能导致我们受约束和自觉,不愿意去计算和注意细节问题,通常表现为得过且过、平安获得自己一生,不愿采取理性行为,因此,常常会选择操作性的工作。
另一种工作倾向是兴趣的,遵循人类的社会属性,努力追求个人的爱好,通常为了追求内心深处的某种目标或者自豪感而努力的工作,这种努力是经过积累的和注意细节的,也就是说,这方面的工作是事业的创造,不愿受到任何压力,常常会选择具有技术性的工作。
一般来说,当这两种情况交织在一起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都会在必须这样做(即生存功能)和喜欢这样做(即兴趣功能)之间做出选择,在希望有压力与不希望有压力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在风险与没有风险之间选择一种组合。
生存和兴趣这两者会引发中国人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观变化,就像就业的无差异曲线一样,会出现于一种N次就业需求和不断的满足就业效用的状态。
因此,工作状态在任何时候不是绝对最优的,取决于生存与兴趣的平衡点。这些点代表受到组织的很多压力,让人难过和不舒服;它们会代表过分的努力,对自己要求太苛刻因而失去许多休息和欢乐;所以最佳选择要求人格、自觉性和压力表现出适当的配合,要求劳逸结合、在生存和兴趣中最优配置,这是和谐人生。
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工作阶段的人,生存和兴趣的结合点是完全不同的。农民工一般选择生存性的工作,这会少于培养自己的兴趣,然而,在今后长期的职业生涯中,他会慢慢积累经验和实力,将有更多的空间去培养自己的兴趣,并最终创造自己所喜欢的事业。
如果这家产品外销企业转产后,这位工程师的工作也随之改变。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的工作历程。他虽然不能通过自己的兴趣谋生,或许会用生存来施展自己的兴趣,这是聪明的选择,也是将工作与兴趣、事业都经营起来的好办法。
人们不禁感叹:市场经济人生,是生存与兴趣之间的组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