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解析
“很庆幸我们没有错过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盛宴,并在其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朱季明颇为自豪地说。
这是2009年9月,北京初秋清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卡特彼勒大厦的会议室,窗外的大街上,一排排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红灯笼刚刚挂上,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气氛。会议室内,朱季明、丹尼.戴维斯(卡特彼勒亚太区战略支持总经理)在向记者一行讲述卡特彼勒在中国35年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没有波澜壮阔的描述、慷慨激昂的陈述,平静和缓的语调下,是对可持续发展平实而深刻的理解,是一个跨国公司“投资中国,建设中国,贡献中国”实践的点点滴滴。
“作为美国道琼斯指数连续9年来的50家可持续发展上榜企业,卡特彼勒非常注重发展的质量,比如产品在生态环保、节省能源以及与当地环境的融合等方面。事实上,卡特彼勒很早之前就已经敏锐地注意到了潜在的能源危机,并积极介入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领域。为此,卡特彼勒推出了一系列新技术来解决这一发展中的难题,并因此而获得了更大的商机。”朱季明说。
山西晋煤集团寺河煤矿煤层气发电项目证实了上述说法。
显著改善煤矿安全状况
卡特彼勒的名字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些陌生,但在专业领域却是赫赫有名,这家历史从19世纪末开始的老牌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土方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和矿山设备生产商,也是全世界柴油机、天然气发动机和工用用燃气涡轮机的主要供应商。
2006年,卡特彼勒击败国内外竞争对手,中标世界最大的煤层气项目——山西晋煤集团寺河煤矿煤层气发电项目。卡特彼勒向寺河煤矿提供60台煤层气发电机,用于生产120兆瓦电量。该项目由亚洲开发银行无息贷款,总投资8.75亿元。
煤层气(甲烷),是与煤伴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就是过去大家熟知的瓦斯,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瓦斯会从煤层中大量溢出,涌入地下工程,而当井下瓦斯含量超标时就会引起爆炸。据统计,在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中,煤矿瓦斯造成的危害程度位列第一,而我国煤矿矿难70%-80%都是由瓦斯爆炸引起的。
将煤层气用于发电,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瓦斯爆炸事故防范水平,显著改善了煤矿的安全状况。
对此,晋煤集团相关负责人有着最真切的感受:“寺河煤矿是全国罕见的高瓦斯矿井,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400立方米/分钟。卡特彼勒的发电机组能够利用矿井的瓦斯抽放系统,将原来向大气排放的瓦斯,通过管线输送至瓦斯发电装置,通过燃气机组内燃做功,带动发电机组发电。这样一来,可以将瓦斯有效地利用起来,就可以降低煤矿坑道内的瓦斯含量,大大提升了煤矿的安全性。”
解决煤矿环境问题
过去,我国的煤层气一直被当成煤矿灾害性气体排放到大气中,然而这样的举措会对气候变化产生恶劣影响。甲烷也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它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约为20年,以这20年为单位计算,释放一吨甲烷等于释放72吨的二氧化碳,可以说甲烷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一大“元凶”。因此,如能通过发电机组将瓦斯用于发电,则大大改善这一状况,有效减排温室气体,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空气的污染。同时煤层气作为清洁能源,其利用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与同等规模的火电厂相比,大大减少了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多项污染成分。
亚洲开发银行对寺河煤层气发电项目的评价显示,发电厂投运后,每年可减少甲烷排放1.815亿立方米。与相同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该项目每年可节约36.8万吨煤炭,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677吨、烟尘722吨、煤渣7.3万吨。
优质高效新能源的充分利用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煤层气也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新能源,煤层气可用于发电、工业燃料和居民生活燃料;还可液化成汽车燃料,也可广泛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醛、甲醇、炭黑等方面,开发利用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煤层气中甲烷含量占到90%以上,与常规天然气相同,其发热量高,每立方米煤层气的发热量达到了31.4百万至34.4百万焦耳(MJ),每1000立方米煤层气相当于1吨燃油或1.25吨标准煤。
在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尽管煤层气发电存在初期投入高(一般投资数亿元)、产出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等问题,但在当前国际能源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煤层气发电的诱人前景还是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据晋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寺河煤层气电厂设计初期就本着低耗和高效的原则,将生产过程设计成一个能源充分利用,且热能相互转换的一个有机整体,将资源利用率发挥到了极致。一般燃煤用于发电,能源利用率在40%以内,而寺河煤层气电厂的能源利用率可达87%,其中燃机及余热发电占到47%,集中供热占到40%。”这位负责人介绍,他们采用了“联合循环”的发电妙策,让煤层气发电效率更高:寺河煤层气电厂全厂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有15台内燃发电机,3台6t/h余热锅炉和1台气轮发电机组。瓦斯进入内燃机组发电后的尾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产生蒸汽,带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实现了燃气发电与蒸汽发电的“联合循环”。
良好的社会效益
这是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我国每年平均爆发300多宗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每年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因为瓦斯爆炸死亡的人数达6000人。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因此,瓦斯对矿工的职业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明显危害。
卡特彼勒发电机组成功地将煤层气转化为电能,则不仅有利于矿工们的生命和身体健康,更兼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矿难事件的有效遏止,将为更多家庭带来安定和幸福,这是商业价值之外同样不容忽视的巨大成就。
获得政府支持认可
由于卡特彼勒的产品能为煤矿带来良好的安全、环境、社会效益,也因此获得了政府的高度认可和支持。
今年7月5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寺河煤层气电厂剪彩投运以及山西港华煤层气液化项目一期投产、二期开工的仪式上指出,寺河煤层气电厂的投运标志着我国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取得了重要进展,必将对加快建设国家规划的沁水盆地(晋煤集团地处沁水盆地,沁水盆地拥有我国最大、最稳定的煤层气气田)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巩固山西能源大省地位、提高国家煤层气资源的有效利用起到积极作用。
美国白宫环境质量委员会主席詹姆斯·康纳顿这样评价寺河煤矿煤层气发电项目:该项目在促进中美双方的合作,改善全球环境质量方面具有示范作用。他还希望项目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俄罗斯、墨西哥和印度等国都起到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改善全球的环境质量。
经济效益蔚为可观
“随着开采量的不断攀升,各界看到了煤层气开采蕴含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这为煤层气大规模开发提供了动力。”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天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晋煤集团今年的全国煤层气产量将突破10亿立方米。
目前,寺河煤层气电厂60台机组已经通过试运并正式投产,日发电保持在250万千瓦时,最高达到262万千瓦时,其上网电价是0.37元/千瓦时。预计整个寺河煤矿潜藏瓦斯可发电40年。
寺河煤层气电厂不仅是目前世界上利用煤矿井下抽放煤层气为燃料发电的装机容量最大的发电厂,同时也是首批获得国家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煤层气CDM项目之一。该项目预计每年能减少约3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晋煤集团先后与世界银行碳汇基金(PCF)、日本碳基金(CF)英国爱斯凯碳基金(ICECAP)签订了《减排购买协议》。晋煤集团每年可转让二氧化碳减排量300万吨,预计7年计入期内,可获得减排收益1.4亿美元。
综合解决方案带来光明前景
对于煤层气开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戴维斯表示“非常看好”:“卡特彼勒认为,煤层气开发项目在中国的前景非常光明,这也将为我们在中国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埋深浅于2000米的煤层气资源量为36.8万亿立方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中国每年因采煤而从矿井中抽放的煤层气在13亿立方米以上。
2006年,中国将煤层气开发列入了“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措施,煤层气产业化发展迎来了利好的发展契机。2007年以来,政府又相继出台了打破专营权、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多项扶持政策,鼓励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化雏形渐显。
据了解,紧随寺河煤层气电厂项目的成功,卡特彼勒又获得了为山西省晋城市的成庄和煤矸石煤矿提供额外31台燃气发电机组的机会,用于提供54兆瓦的电量。
对卡特彼勒来说,还有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作为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一部分,中国和美国已经达成共识,今后5年将在中国设立15个大型煤层气回收及利用项目。“不容置疑,这对卡特彼勒来说,也是巨大的机会。”戴维斯说。
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
通过以上七个方向的描述,一个完整的商业链条呈现眼前,而这也正是卡特彼勒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的一个缩影: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既能解决煤矿安全问题,又能解决环境问题,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并为未来的发展带来无限机遇。
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还是卡特彼勒产品的专业优势。“卡特彼勒的发电机在技术上有无可替代的先进性。”朱季明骄傲地说。据了解,卡特彼勒在发电机组生产方面积累了70多年的经验。卡特彼勒柴油发电机组是行业内唯一从发动机、发电机、控制系统及所有部件均由卡特彼勒公司一家厂家统一设计、制造及保用的机组,是目前全球最优的发电机组产品。每一台发电机组都可按铭牌功率100%输出,并可一次接受100%负荷。同时,卡特彼勒3500系列发电机具有热效率高和对煤层浓度变化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增加发电效率,该发电机应用于煤层气发电上,每立方米煤层气发电量为3-4千瓦时,比其它同类产品要高,这也是卡特彼勒发电机能打败国内外竞争对手,中标世界最大的煤层气项目寺河煤矿煤层气发电项目的原因所在。
除了专业的技术和产品,卡特彼勒还有专业的金融服务。在和政府沟通的过程中,卡特彼勒的金融融资业务也会被当作一张“底牌”——如果政府谈到有些企业可能会认为节能减排的前期投资太大,难以说服其改变生产模式的话,卡特彼勒即可通过其内部的融资租赁部门提供一揽子融资解决方案,融资期限长到直至企业收回投资为止,免除了客户的后顾之忧。
当然,光有这些专业优势还不足够,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能否找到适合于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在这点上,卡特彼勒也有自己的独特经验。
据戴维斯介绍,在开展业务之前,卡特彼勒首先结合中国政府的“十一五规划”,仔细研究中国政府2006-2010年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目标,分析卡特彼勒所在行业以及自己的客户面临的挑战,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着重体现于节能、环保、和谐社会三个领域,而在每一个领域,卡特彼勒都有对应于中国需求的技术。比如在环保方面,卡特彼勒的“清洁制造”可以净化空气和完成污水处理;节能方面可以提供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以及其先进的再制造技术;而和谐社会要求消除贫富差距,消除生产中的安全隐患,所以卡特彼勒在提高物流效率和工程安全系数方面的努力也能派上用场。
“然后,我们会研究各省的统计年鉴,从中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商机。然后去和政府部门详谈。我们会拿出详尽的资料,向他们说明这个省每年会生产多少吨焦炭、焦炉煤气,抽放多少煤层气,其中有多少没有被利用。然后,我们再跟他们说,如果采用我们的技术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排放,具体到每年可以节约多少吨煤炭、减少多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指标。这样一来,政府就会对我们能帮助他们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做出多大的贡献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我们不是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句口号,而是作为商业模式和机遇来看待的。卡特彼勒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基础建设、资源开发和物流运输等基础性行业,这决定了卡特彼勒把可持续发展业务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一个战略改进领域。”戴维斯的话,为卡特彼勒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的成功做出了圆满的解释。
卡特彼勒可持续发展案例一:
焦炉煤气热电联产项目
(合作方:卡特彼勒+山东金能煤炭气化有限公司)
2005年和2007年,年产冶金焦60万吨的山东金能煤炭气化有限公司和卡特彼勒旗下的索拉透平公司签订了总共4台金牛60(5670KW)焦炉煤气发电机组合同,利用炼焦过程中附产的焦炉煤气进行燃气轮机热电联产,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炭黑,再将生产炭黑释放出的废气回收,用作焦炉燃料,为煤化工和精细化工提供电能和热能。通过使用热电联产系统,使电厂运行的效率达到了68%,并且可以比分开产生同等数量的热能和电能节约大约26%的燃料。
据美国环保署估计,金能公司此举每年可以减少排放40000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大约减少了6600辆汽车的年排放量。同时,资源利用“闭路循环”的实现,让每年产生2.59亿立方米焦炉煤气的金能公司年增效益8000多万元,两年内便收回全部的项目投资。由此,金能公司的这个项目获得了“美国环保署2008年国际热电联产奖”。这是此奖项首次颁奖给一家外国企业。
卡特彼勒可持续发展案例二:
吉林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合作方:卡特彼勒+吉林省一建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9月,吉林省一建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了镇赉县总面积558万亩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其中一块面积规模大、地形复杂、工点分散、盐碱泡塘较多、施工难度大的地区被吉林省政府列为示范区,对此项目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成为难题。
通过与吉林省政府、施工方的密切合作,卡特彼勒的铲运机应用于该工程,2台大型铲运机一条龙完成了铲土、填平和压实三道工序,即铲运机在工作时,2台推拉作业,前面一台装土时,后面一台推前面一台,当前面一台装土工作完成后,后面一台装土时,前面一探又拉后面一台,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传统方式需要的3年变成如今的2年完成,同时,由于铲运机现场需要的工作人员少,易于管理,效益更高。而通过这种改造后,300万公顷的旱地变成肥沃的稻田,将可产出16.5亿公斤的大米,可以解决1100多万人的粮食问题,并为25万当地农民增收。
卡特彼勒的铲运机应用于土地整理工程,被证明是一种高效、优质的解决方案,这不仅为工程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同时也为铲运机应用于这一领域,乃至修筑农渠等领域的更广阔市场创造了机会。
卡特彼勒:贡献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访谈嘉宾: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朱季明
“Caterpillar的黄色已经被注册应用于Caterpillar品牌的重型机械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卡特黄’也已成为重型机械制造行业内的一个标志。因为我们很多竞争对手的产品也逐步开始采用黄色了。”朱季明温和地微笑着说。略带调侃的语言,却更多流露出一种自豪感。
事实上,除了“卡特黄”,作为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掌门人,朱季明更乐于与记者分享的是卡特彼勒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与体会。在一个半小时的谈话中,他不止一次地提到,“可持续发展能为我们的业务增长和赢利能力带来巨大的契机,同时,如果能促进中国的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更上一个台阶,那将是我们深感荣耀的事。”
“卡特彼勒就是一家蜜蜂型企业”
《WTO经济导刊》:一直以来,《WTO经济导刊》都在倡导“责任竞争力”的理念,倡导企业做“蜜蜂型企业”。今年6月5日,在由我们主办的第四届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暨“2008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发布典礼上,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获得了“金蜜蜂·领袖型企业”称号。那么,对于“责任竞争力”和“蜜蜂型企业”,您是怎么理解的?
朱季明:我认为你们的这个提法非常好,非常新颖,用蜜蜂采蜜、酿蜜来表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很形象。事实上,我们卡特彼勒以前并没有想过自己是一只蜜蜂,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产品太大了,所以不太容易联想到蜜蜂上去。但你们所说的“蜜蜂的这种与植物共生的生存模式就是一种负责任的生存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典范”,我们是很认同的。可以说,卡特彼勒就是一家蜜蜂型企业,我们愿意做一只勤劳的蜜蜂。
在卡特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遵循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我们并不仅仅把它当作为一句口号,而是作为商业模式来应用的。因为实践证明,可持续发展能为我们的业务增长和赢利能力带来巨大的契机。我想,这跟你们倡导的“责任竞争力”理念是非常吻合的。
责任产品引领业务发展
《WTO经济导刊》: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卡特彼勒遵循着怎样的原则?
朱季明:卡特彼勒目前有三大业务板块:一是矿山、矿用建筑工程机械;二是民用、路用建筑工程机械;三是金融融资业务。
我们深刻认识到,竞争力并不只是表现在产品性能的不可替代上。如果整个社会不能可持续发展,卡特彼勒的业务也就不能可持续发展。我们业务本身的发展要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因此,在实现中国市场快速迈进的同时,我们非常注重发展的质量。比如卡特彼勒对产品在生态环保、节省能源以及与当地环境的融合性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和标准。
责任传播,责无旁贷
《WTO经济导刊》:之前我们提到,蜜蜂有个特性,那就是传播花粉。事实上,我们也经常说,企业社会责任要有一个传播的过程。在传播社会责任方面,卡特彼勒做了哪些工作?
朱季明:卡特彼勒是一家有着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和价值观的公司。这在我们全球的发展中得到了印证。卡特彼勒强调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是互利共赢的。因此,卡特彼勒选择合作伙伴,一定要求对方拥有大致相同的价值观和行为目标。而正是这样的合作模式,使得在卡特彼勒成立的八十多年中获得巨大的成功。
而作为全球的行业领导者,传播社会责任更是责无旁贷。比如,我们在2004年开始推行六西格玛的管理体系,同时,我们也会对供应商提出相应的要求,保证它提供给我们的产品的质量,从客观上来说这一行动有效提高了行业的管理水平。
再比如,我们所在的这座办公楼和很多工厂都通过了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颁发的LEED绿色建筑认证,我们同样要求某些供应商也达到这样的标准。作为一家在全球采购的跨国公司,我们在中国有37家核心供应商,我们对他们的要求更严格,这种严格除了产品本身,也体现在能源利用、环保等各个方面。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通过为供应商提供培训的方式,来提升他们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刚才所说的这些基于的都是供应商层面。事实上,帮助我们的客户脱颖而出、取得成功,也是卡特彼勒公司所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一直强调“为客户创造价值,与客户一起成长”,帮助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理念推动中国发展
《WTO经济导刊》:您刚才提到,卡特彼勒在中国推动了多个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对于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前景,您怎么看?
朱季明:在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面临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模式是未来中国发展所必须遵循的。
卡特彼勒公司在这个方面既是倡导者,也是积极的实践者,特别是在帮助客户共同发展发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刚刚得到的一个好消息是,由于卡特彼勒公司的努力促成,我们的客户——中国中联煤层气发展有限公司获得了由美国国际发展署(USTDA)提供的65万美元资金资助。这笔资金将用于山西,贵州,云南,新疆四个省区的煤矿瓦斯气的收集,治理和利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和培训。相信这不仅仅会助力我们客户业务的发展,更会为推动中国逐步解决媒矿安全问题做出贡献。
应该说,现在中国政府对于可持续发展是相当重视的。对于卡特彼勒来说,如果能促进中国的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更上一个台阶,那将是我们深感荣耀的事。
携手同行,抵御危机
《WTO经济导刊》:当前的金融危机对卡特彼勒的影响大吗?对卡特彼勒中国的战略是否有什么影响?
朱季明:应该说,金融危机对卡特彼勒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可以给你说两个数字:去年,卡特彼勒的全球营业额是513亿美元,今年我们预计的营业额是400亿美元。但是,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我们也愿意与同行一起为走出经济低谷做出努力。
卡特彼勒是中国的老朋友,早在1979年卡特彼勒第一次访华的行程中,卡特彼勒就与当时国家有关部门展开关于技术引进合作的探讨。1986年,经过一年的磋商和谈判,在当时的中国国家计委和机械工业部的主持下,由广西柳工、厦门工程、河北宣工等国内的12家企业引进卡特彼勒关于装载机、推土机、集材机、发动机、变矩器、动力换挡变速箱和密封履带等方面的技术。由于在当时的技术引进中,涉及卡特彼勒公司的技术项目和企业最多,当时的机械工业部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卡特办”以帮助中国企业更好的消化和吸收卡特技术。
由于卡特彼勒技术的引进,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这些企业中诞生了当时占据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近半壁江山的“四大家族”企业。到今天,这些公司很多已经成为业内的龙头企业。当时的机械工业部官员冯宝珊女士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当时的技术引进,使得中国企业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愿意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参与到中国机械制造业并购重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等活动之中,并希望能够与中国企业分享卡特彼勒八十多年经营史的经验及教训,以缩短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同时在产业发展关键零部件的研发进程中,更多的分享卡特彼勒的成功经验,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总之一句话,卡特彼勒愿在当前的低谷时期同我们的中国客户以及中国同行携手同行,共同为走出经济低谷做出努力。
贡献中国,祝福中国
《WTO经济导刊》:您对新中国60华诞有什么祝福吗?
朱季明: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作为卡特彼勒中国公司的代表,希望通过贵刊转达卡特彼勒公司全球董事会以及最高管理者的声音,卡特彼勒有着长期投资中国、建设中国、贡献中国的决心,不管是在中美关系还是贸易事务上,都将继续扮演积极的角色。而我们每个卡特彼勒中国公司的员工也都将是这一决心的身体力行者。同时,卡特彼勒也对中国60华诞献上最真挚的祝福,祝福中国日益繁荣昌盛!
面向下一个三十年
文/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朱季明
截至今天,卡特彼勒产品进入中国已经接近35年。作为一家有着八十多年历史的公司来说,将近一半的时间与中国有关。而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坐标来看,卡特彼勒更是横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部历程。
从1975年,也就是尼克松总统访华3年之后,卡特彼勒的38台铺管机通过香港公司销售到中国,就此掀开卡特彼勒在中国的发展序幕。到1979年4月,卡特彼勒成为当时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企业之一。随着3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增长。在这个历史的大潮中,卡特彼勒没有错过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盛宴,并在其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就在1979年卡特彼勒第一次访华的行程中,卡特彼勒与当时国家有关部门展开关于技术引进合作的探讨。1986年,经过一年的磋商和谈判,在当时的中国国家计委和机械工业部的主持下,由广西柳工、厦门工程、河北宣工、哈尔滨拖拉机厂、上海柴油机厂、山推等国内的12家企业引进卡特彼勒关于装载机、推土机、集材机、发动机、变矩器、动力换档变速箱和密封履带等方面的技术。由于在当时的技术引进中,涉及卡特彼勒公司的技术项目和企业最多,当时的机械工业部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卡特办”以帮助中国企业更好的消化和吸收卡特技术。
伴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当初借出肩膀的巨人也在中国市场创造了自己的多个辉煌业绩。1978年在北京成立办事处。1994年,卡特彼勒与徐工合资建立了第一家生产企业生产挖掘机。1996年,卡特彼勒(中国)投资公司成立。1997年,卡特彼勒在中国的营销链条基本成形。如今,我们在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在内有5大经销商和全国400多个可以直接面向客户的销售网点。2004年卡特彼勒中国融资公司成立,开始为我们的经销商和客户提供融资和租赁服务。2005年,中国对于卡特彼勒公司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意义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被列为卡特彼勒公司面向2020年战略计划中全球成功七大要素之一。也正是那年,卡特彼勒全球董事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我们中国业务的蓬勃发展使得公司总部对中国业务也愈加重视。
今天,卡特彼勒在中国已经投资建立了11家生产企业。卡特彼勒的所有业务模式包括产品研发、制造、销售、融资租赁、物流、再制造也都引入中国。公司员工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今天6000多人。更为重要的是,卡特彼勒并不仅仅将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中心和销售市场,而是将它提到了与美国研发中心并列的全球研发中心和区域市场的管理中心的高度上。
卡特彼勒正在努力成为一个拥有跨国公司背景的中国公司。在卡特彼勒中国公司的高管团队中,有80%来自中国本土,其中更有许多人拥有着中国企业的管理经验,中国血统以及中国因素正在成为卡特彼勒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结已经走过来的35年历史,就能清晰地看到卡特彼勒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和企业发展准则。那就是卡特彼勒多年来一直奉行的行为标准:诚信、卓越、团队和信守承诺的精神,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做一个受尊敬的企业和企业公民。
35年过去了,展望下一个30年我充满信心。我相信未来30年的中国经济会书写全球经济发展的传奇。更让我觉得幸运的是,能够在一个伟大的年代在一个伟大的公司并为它创造一个伟大的发展阶段。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