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越快越好吗?》一文中,笔者介绍了企业服务成本和客户等待成本之间的平衡,指出追求极致的客户满意度存在一定的风险,即配置充足的服务资源,必然在服务需求波动时导致资源浪费。
一些企业在市场上升期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服务及时性,会造成服务成本过高。在市场下行期企业又被迫大量裁员,导致服务及时性大幅下滑,客户体验落差很大,极易产生客户流失。
客户服务需求不是恒定的,而企业服务能力相对稳定,很难雇佣临时工来弥补不足,就会产生供需矛盾。
图1:需求相对服务能力的变化
当配件需求波动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安全库存来避免缺货。服务中供需矛盾的最大问题在于:服务与消费不可分离,服务缺乏存储能力,需求变动就会导致供需失衡,服务的易逝性和无法存储,旺季时会出现人员短缺,即使技师加班加点,服务质量也可能受到影响;淡季时又会出现服务人员过剩,造成资源浪费,产生沉没成本(图1)。
企业可以根据服务需求的历史数据,做好服务能力规划,以配置合理的服务资源,实现最佳供需平衡,方法类似于配件库存计划中安全库存的计算(参考笔者的新书《当心库存错配陷阱》)。
图2:某服务商上年度服务需求量统计
例如,某服务商上一年度服务工时需求数据如图1所示。请计算需要配置多少位服务技师,才能满足95%的服务及时性。
根据过去12个月的服务需求数据,得到如下统计结果:服务需求的平均工时为1025小时/月,需求波动标准差为σ = 196小时/月。根据正态分布计算方法,为了满足95%客户服务需求的及时性,避免客户等待,则企业的服务资源配置应该保证每个月可支配工时为
N=1025+1.64x196=1347(小时)
其中,1.64为实现95%服务及时性的安全系数。假如服务技师平均每月工作21天,每天8小时,其中平均可收费工时为50%,则
1347/(21x8x50%)=16(人)
即该服务商需要配置16位服务技师,才能保证95%的服务需求及时满足率。
遇到产品故障,每位客户都希望服务人员能够马上过来解决。可是淡季和旺季时服务需求波动很大,要100%保证服务及时性,服务商就不得不准备冗余的服务资源来取悦客户,则浪费不可避免。问题在于:企业有足够的利润来取悦客户吗?
一些国外公司会研究排队管理和排队模型,尽可能减少客户等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一些成熟公司用人均营收作为标准来动态调节服务人员的数量,可这种方法在中国并不适用,在“免费服务”政策的背景下,如果按照服务收入来决定保留多少服务技师,那服务部恐怕只能关门了。
了解服务的特点,根据服务需求数据来规划企业的服务能力,及时调整服务资源以满足客户需求,是比较合理的一种方法。
从凭感觉经营公司,到靠数据管理公司,是中国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