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慧聪工程机械网】2010年一季度挖机销量异常火爆,据统计,一季度挖机累计销售46668台,创造了历史单季度销量最高纪录。不仅挖机销量创历史最高,装载机、推土机等工程机械产品市场都出现火爆局面。得益于国家4万亿投资政策以及国际经济回暖的大环境,工程机械行业市场需求逐步回升,创下许多销量纪录。然而在整机繁荣的背后,工程机械的核心配套件依然被国外所垄断,比如发动机、液压泵、液压马达等核心部件,随着国内主机企业的迅速扩张及产品需求的加大,如何满足主机市场的配套需求,尤其是满足关键零部件的配套需求,是我们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许多主机企业,尤其是依赖进口核心液压元部件的主机企业,受制于国外配件企业,整机所创的利润大部分被核心配件企业吞食,继续发展也受到很大限制。在国内专业配套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少数实力雄厚的主机企业开始了关键零部件的海外合作。
走国际化合作路线
在采购国外关键配套件的成本压力下,各大主机厂纷纷进入或准备进入高端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国外液压件专业生产厂也陆续落户中国。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加快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实现国产化,已成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个发动机合资项目---徐工集团与斗山发动机的合资签约,标志工程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获突破性发展,改变了核心零部件同质化竞争的格局。合资企业将引进与斗山实际同步的先进的,满足市场需求的柴油发动机技术,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工程机械用柴油发动机。徐工可以利用斗山在发动机方面的先进产品,强大实力和良好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徐工主机的竞争力。
无独有偶,山东常林集团和日本4S株式会社共同投资26亿元兴建年产60万套的液压项目。山东常林是中国500家最大的机械工业企业之一,但中高档工程机械液压件需要100%从国外进口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2005年起,山东常林涉足高端液压技术的研发,积极展开与日本、德国等国外液压科研机构的合资和合作,在核心技术方面全部实现了自主研发。
从以上的合作实例不难看出,国内部分整机厂家陆续开展与国外配件企业的合作,并且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我们不能说这是实现零部件产业突破的唯一道路,但不可否认的是,为改变核心零部件被国外企业垄断局面,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或许可以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合作道路是否可行?
从工程机械整机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历史来看,国内企业曾经很受伤。无数以市场换技术为出发点的合作多以失败告终,工程机械行业如何还有勇气开展合作?这样的合作真的可以实现共赢么?无数质疑的声音接踵而至。
然而慧聪工程机械网编辑认为,通过国内整机企业与国外知名品牌战略合作,去实现整机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实现零部件产业突破的可能,这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尝试。
首先,整机企业都有一定的内部配套需求,多年来,在某些核心零部件领域,整机企业受制于人,因为拿不到核心部件,而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通过在关键部件方面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可以及时的跟踪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合资企业的生产计划,很好的满足企业自身的内部配套需求,为整机企业拓展市场提供支持。
其次,整机企业选择合作的零部件生产企业,都是在技术实力、品牌等方面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双方的合作,可以一定程度提升整机企业的产品品质。
与国际知名品牌企业的合作,能使国内整机企业品牌得到提升。许多国外厂商对“中国制造”形成了思维定势,将“中国制造”定位在低端产品,但事实是有许多国内优秀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无论是性能还是质量都可与国际大企业品牌相媲美。然而,“中国制造”的帽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品牌形象的发展。通过与国外知名企业的合作,不仅在技术上得到提升,也能为国内企业带来新鲜活力,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度。
第三、国内整机企业与国外配套件企业的合资合作,多数都选择在中国本土建立工厂。在生产流程、企业管理等方面,也将成为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借鉴和参考,国内企业也有机会提升得到零部件的研发技术,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加快国产化进程。
第四、通过合作所能获得的,也不仅仅是技术这一单一元素。不同国家间的相互合作,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等都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将为国内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只要善于学习,就会有好的改变。
究竟整机企业的海外合作能否改变关键零部件被垄断的局面,实现自主研发,提升国内配套件行业发展?我们将拭目以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