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齿前进:“牙”好 资本市场吃嘛嘛香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1-01-14 10:11   来源:钱江晚报(杭州)

2010年,刚刚迎来50周年厂庆的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杭齿前进)迎来了第二春:10月11日,公司股票在上交所成功上市;11月12日,公司与一家风电公司签订了一笔3.92亿元的合同。

2010年,刚刚迎来50周年厂庆的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杭齿前进)迎来了第二春:10月11日,公司股票在上交所成功上市;11月12日,公司与一家风电公司签订了一笔3.92亿元的合同。

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这家位于杭州萧山区的老国企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给我们5年时间,我们将再造一个杭齿前进。”公司总经理冯光踌躇满志。到时候,公司将从现在的船用齿轮箱、工程机械变速箱“双轮驱动”转变为“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新“马车”就是公司正着力打造的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

上市前:高负债拖累前进脚步

在50年的生命历程中,杭齿前进曾有过无数的辉煌。目前,公司生产销售的船用齿轮箱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5.5%,多年来位居国内第一;工程机械变速箱市场占有率在20%左右,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变速箱占有率最高的企业,也是最大的独立供货商。

“凡是船上需要的齿轮箱,小到游艇用的10千瓦齿轮箱,大到1万千瓦的远洋船齿轮箱,我们杭齿前进都能供应;船舶主推进系统集成(船舶的核心系统)中,除了发动机,我们都能生产。”总经理冯光介绍说。在工程机械齿轮箱领域,公司在原来机械换挡变速箱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开发出了电液控制变速箱,这就好比汽车从手动挡变速箱提升到了自动挡变速箱。目前这一产品国内只有两家企业能够生产,杭齿前进就是其中一家。

然而,高负债严重拖累了公司前进的步伐。2007年以来,公司净利每年稳步增长,但负债率却居高不下,一直在70%附近徘徊,2008年末、2009年末的负债总额均在16亿元以上。

“公司长年高负债经营,财务风险大,所以在技术改造方面不敢过多投入。2007年到2009年,公司在技改方面虽然累计投入资金共4.6亿元,但还是跟不上公司发展的需要。”冯光说。

成功上市彻底改变了公司在资金、场地方面不足的状况。2010年,公司在技改方面投入的资金超过了前三年的总和;而今年投入的资金会更大。

上市后:大踏步挺进新能源产业

说起来,杭齿前进还是国内最早设计制造风电增速箱的企业之一,是《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在风电行业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尽管风电增速箱的毛利率比较高,但由于大规模投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而近几年进展缓慢。

“募集资金到位后,这种情况将彻底改变,风电增速箱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高的情况也将得到改变。现在我们能生产600千瓦到1.5兆瓦的风电增速箱,2兆瓦风电增速箱已小批量生产。”冯光表示。这次上市募集的资金,投入最大的一块就是年产2000套的风电增速箱关键件产能扩展项目,总投入资金为3.86亿元。

据了解,杭齿前进的风电增速箱生产基地设在萧山临江工业园区,占地面积220亩。现正在加快建设,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投产,投产后将主要生产2兆瓦以上级风电增速箱。

目前,国内风电产能迅速扩张,风电增速箱市场巨大,尤其是大功率增速箱呈供不应求。但2兆瓦以上级的风电增速箱市场绝大部分被国外品牌所占领。杭齿前进的这一项目投产后,将有望唱响“杭字头”。

五年后:再造一个杭齿前进

近几年,杭齿前进的经营业绩稳步提升。2009年,公司主营收入17.95亿元,净利8523万元。去年前三季公司主营收入即达到17.31亿元,同比增长17.97%;净利1亿元,同比增长56.8%。公司将于3月1日公布2010年度年报。

除了风电增速箱项目,公司上市募集的资金还将投向另外三个项目,分别是年产100套先进船舶推进系统及800台高精船用齿轮箱项目、年产1.2万台电液控制变速箱产能扩展项目、重型及特种车辆自动变速器技术研发项目。“如果没有上市,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我们不可能同时搞那么多项目。”冯光说,“通过上市,我们有信心,未来五年(也就是到‘十二五’末)再造一个杭齿前进,包括生产规模、经营规模、盈利能力等各方面。”

公司去年三季报显示,船用齿轮箱是公司的第一大主营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达到54.91%;工程机械变速箱是公司的第二大主营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为42.76%。“2011年,船用齿轮箱仍将稳定发展,但工程机械变速箱将超越船用齿轮箱,成为第一大主营业务。风电增速箱虽然现在占比不大,只有几个百分点,但到‘十二五’末,这一主营业务将超越船用齿轮箱和工程机械变速箱,成为第一大主营业务。”冯光说。也就是说,到“十二五末”,杭齿前进将形成主营业务“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格局。

专家观点

“老黄忠”转型大戏照样精彩

杨轶清(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

2010年,杭氧、杭齿、杭锅这几个年纪都不小的“杭”字头老工业企业接连上市,对于一大批类似企业是很大鼓舞。当然,对晚辈企业更是鞭策:老企业都能有如此活力,我们有什么理由暮气沉沉,不创新呢?

可以发现,传统的老国有企业、老工业企业的灵活性正在不断增强,身手开始敏捷、反应迅速,劣势和短板正在不断补上。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民营企业正在遭遇人员流动性过大、用工荒、招工难等众多问题;这反而是老的国有企业的长处,在员工文化建设上长期投入,员工流动性大、职业经理人频繁流失的情况较少。

这些老国有企业、老工业企业身处竞争性行业,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如果只是“吃老本”就走不了多远。但是这些“老树”树根扎得很深,树根很强壮,尽管一度出现不景气,但是只要嫁接上新的管理、理念等新“枝条”,绝对有可能比刚刚成长两三年的“小树”长得更快。关键就在于,肯不肯迈出新步子,嫁接上新“枝条”,转型升级。

新闻大局观

杭州装备制造

向高端进发

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轨道交通、智能制造前景最佳

本报讯“到‘十二五’末,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产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将进一步增强。”面对记者,杭州市经济委员会主任赵纪来如是说。

十二五开局之年,杭州着力打造支柱产业之一的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根据专家形成的论证意见,到“十二五”末,杭州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航天航空配套件、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四个领域。加快飞机配件、机场专用装备及港口机械,传播和海洋工程装备,清洁高效发电设备,大型成套设备、关键基础零部件及大型铸锻件等16大类产品制造业发展,大力发展研究设计、系统集成、工程总包、仓储物流、售后服务、回收再制造等装备制造服务。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年平均增长12%以上。

在杭州,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一次次地创造了“浙江制造”的新纪录:“西子联合”以一级供应商身份参与国家大飞机项目非气密性舱门等零部件的研发和制作;“中高曼恩”首台4500千瓦、6120马力大功率重型发动机成功交付使用,中国巨轮从此有了“浙江动力”……

力争上游、迈向高端,装备制造的大平台也正在加速跨越升级,一个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临安经济开发区,世界空分设备领先制造商杭州制氧机集团、国内第二大叉车制造企业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内数控机床一流企业杭州凤起机床有限公司等重量级装备制造企业,从主城区搬迁出来后,原先被束缚的发展能量得到了急剧释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做大、做强机遇。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