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活动。我国金融租赁业发展三年多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10年末,17家金融租赁公司资产近3200亿,实现营业收入159多亿,三年内翻了两番。租赁渗透率不断提高,促进投资、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金融租赁业已告别培育期,进入了成长期。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金融租赁业面临着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定位和选择。笔者认为,国际化应该成为未来金融租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租赁业国际化的经济理论意义
金融租赁业的国际化,并不单单是一个行业国际化、提高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的问题。从经济理论上说,金融租赁业国际化至少具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金融租赁业国际化是实现生产性资源在全球最优配置的有力手段。在融资方面,金融租赁国际化可以将资本投放到全球资金回报率最高的地方;在融物方面,金融租赁国际化可以将设备投放到全球生产贡献率最高的地方,从而在全球实现生产性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金融租赁业国际化可以提高全球资产市场的运行效率。以大型设备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是全球资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普遍存在交易笔数少、运行效率低的不足。金融租赁业国际化可以开拓设备资产的新市场,提高交易频率,发现最优价格,从而改善全球资产市场的运行效率。
(三)金融租赁业国际化可开辟发展中国家新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以往经济发展模式,侧重于输出商品和资本,忽略了发展中国家生产能力的建设,强调贸易和金融自由化,导致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金融危机不断发生,越来越受到质疑。而新经济(310358,基金吧)发展模式认为,提高生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商品和资本的跨国流动必须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以提高生产能力为目标。而金融租赁来源于承租人的生产需求,以生产利润为回报来源,能直接提高生产能力,其国际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获得生产所需的设备和资本,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金融租赁业国际化对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已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FDI输入国,2010年进出口贸易近3万亿美元,贸易依存度高达50%。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还只是经济大国,不是经济强国,许多领域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增强国际竞争力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金融租赁业的国际化可发挥突出作用。
(一)金融租赁业国际化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据统计,我国已有20多个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两高一资”行业较为严重,产能分别过剩2亿吨、4亿吨、2.5亿箱和750万吨。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单靠压缩产能,会导致经济增长放慢、停产和失业等不良后果,需要找到消化吸收的解决途径。
金融租赁业的国际化,可以带动设备出口,转移生产能力到海外,达到既消化过剩产能,又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结构的三重目的。在这方面,电信、电力、机械等行业已有不少尝试和成功案例,并正在成为一个普遍趋势,租赁业从中可以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
(二)金融租赁业国际化有助于国际贸易平衡。国际贸易失衡是新世纪以来困扰我国经济的另一个突出问题。2001-2008年,我国贸易顺差从225亿美元增至2954亿美元,7年中增长了12倍,年均增速高达44%。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后,顺差规模有所下降,但2010年仍高达1831亿美元,成为引发内部经济失衡、外部贸易和汇率纠纷的重要因素。
金融租赁国际化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增加进口,优化出口,促进贸易平衡。进口方面,金融租赁可以通过从国外采购而直接拉动进口,同时降低企业的初始投资要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刺激对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需求。出口方面,金融租赁可减少贸易统计中的出口额,缓解对出口目的国相关产业的冲击,减少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阻力。
(三)金融租赁业国际化有助于金融业“走出去”。“十二五”规划提出,要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金融机构。目前,金融业“走出去”的主要还是商业银行。但海外业务还主要停留在传统存贷业务上,利润贡献率很低,主要原因是缺乏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私人银行等高端金融服务的配套,因而难以取得当地市场的竞争优势。金融租赁是商业银行重要的产品线,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而且可以依托我国制造业和金融资本实力的优势。因此,金融租赁有条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从而发挥金融业中“走出去”的先锋作用,带动其他金融业务走出国门。
(四)金融租赁业国际化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实体经济和金融手段的密切配合。金融租赁是融资加融物,在货款和租金上使用人民币结算具有天然条件。如2011年初,工银租赁实施的我国首例跨境人民币租赁项目,一次性向境外支付船舶购置款5亿人民币,未来8年将陆续收回人民币租金6.5亿元,大大高于一笔普通贸易合同项下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额,标志着金融租赁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金融租赁国际化,还可在租赁项目融资、租赁物投资、资产证券化等领域,推动跨境人民币交易,并可在人民币离岸市场上发挥蓄水池作用,将热钱引入实体经济,压制股市、楼市泡沫,解决离岸市场人民币投资产品不足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稳定和平衡作用。
金融租赁国际化对租赁业自身完善与发展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要求金融租赁的国际化,只有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经济全球化,金融租赁业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金融租赁的国际化,也是促进租赁行业自身强身健体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许多行业有效提高经营和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于金融租赁业也不例外。国际化可以促进解决困扰当前金融租赁业发展的多个重要问题。
(一)金融租赁业国际化可促进形成更为合理的商业模式。目前,金融租赁业“两高两低”的问题比较突出,融资租赁和售后回租占比高,直租和经营租赁占比低。这一现象的产生既有租赁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中的原因,也有外部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使得直租、经营租赁等业务的发展受到限制。
通过金融租赁的国际化,一方面有利于在实践中吸收国外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充分利用境外广阔和活跃的租赁物投资、二手租赁物和残值交易市场,使飞机、船舶、工程机械等租赁业务具备更好的运行基础。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境外各个不同区域的法律、会计和税收政策的有利因素,为租赁业务的转型和升级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金融租赁业国际化可创新更有特色的租赁产品。现代租赁产品的创新,如英式租赁、法式租赁、日式租赁、美国杠杆租赁等,均是在国际化的经营模式中形成。如果没有跨边界、跨区域、跨市场的结构设计,这些新型产品就难以出现。又如,我国金融租赁业推出的“保税租赁”创新产品,也正是充分利用了保税区“境内关外”的政策特点,在国际化经营中开发并实施的。因此,要开发特色的租赁产品,充分利用各国法律、监管、税务、会计上的不同因素,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就必须国际化。
(三)金融租赁业国际化可缓解租赁企业流动性压力。当前,金融租赁公司的租赁资产期限较长,而负债期限大部分较短,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流动性问题比较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需要通过资本市场,开辟分散风险的途径和手段。但我国的资本市场无论是从成熟度还是市场容量等方面,对于支撑金融租赁这一创新领域,仍存在诸多技术障碍和限制因素。通过金融租赁的国际化,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广阔的渠道和成熟的经验,通过资产证券化、项目权益投资、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增强长期资产的流动性,分散流动性风险。
此外,外汇资金缺乏也是当前困扰租赁公司发展的重要问题。今后一段时期,人民币可能仍将稳步升值,国内银行外汇存款增长乏力,租赁公司外汇融资难的问题将持续存在。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单靠国内市场无法形成稳定的外汇资金来源。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缓解,许多国外银行开始重新恢复飞机、船舶和设备等资产融资业务,国际市场的资金供应渐趋旺盛,融资价格也逐步下降。为此,通过金融租赁业的国际化,可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增强业务发展的外汇资金保障。
推进金融租赁业国际化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国际交流与借鉴,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当前我国金融租赁公司在经营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多数是全球租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其中不少国外同行已找到较为成熟的解决办法。因此,我国金融租赁公司要加强国际交流,拓宽视野,积极借鉴国外的商业模式、产品和技术,在结合国情和公司实际的基础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增强创新发展能力。特别是要探索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并获得监管部门和国外同行的普遍认同,推动中国金融租赁业采用国际标准,提升综合实力。
(二)减少国际化发展障碍,充分利用境外有利条件。目前对于金融租赁公司“走出去”的顾虑主要体现为:金融租赁公司的能力尚不足以应对国外的复杂环境;金融租赁公司应先做好国内市场,再涉足国际市场。但是应该看到,国际市场也有更加简单、安全的一面,如产权登记制度规范、法律体系清晰、信用环境相对良好、金融和资产交易市场运行高效,可以为我国金融租赁业很好地利用。此外,现代租赁业必然涉及资金和资产的全球自由流动,如果人为地加以限制,反而增加了租赁公司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形成更大的风险。因此,应积极稳妥地去除限制租赁公司走出去的不必要的障碍,并在境外SPV设立、境外并购和业务渠道建设以及国际市场融资等方面,逐步放松限制,完善管理措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三)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创造国际化经营良好环境。我国金融租赁业在增值税抵扣、出口退税、进口关税、外汇核销、外债管理等方面,还面临一些政策障碍,交易成本较高,难以与国外同业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同时,在资产证券化、设立资产投资基金、资产转让交易等方面,市场条件还不够成熟,对金融租赁业还存在一些进入门槛。这些,都需要金融租赁业加强调查研究,形成解决方案,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研究解决。特别是对金融租赁这样的高端服务业走出去,有关部门应打破国家“走出去”政策只针对制造业的传统认识,在信用保险、财政贴息、优惠贷款等方面,对金融租赁业提供更大的支持。(作者系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