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开放的全球基础设施市场,中国对外承包商与工程机械企业如何联手,共拓国际市场?工程机械企业如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产品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在6月7日澳门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部分嘉宾围绕“国际工程承包与装备制造业跨界合作”的热点话题直抒胸臆。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卢山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卢山
“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中国工程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在可靠性、操作性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我们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也带领着国产工程机械设备"走出去"。可以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快速发展为国产机械设备的出口起到了助推促进作用。”卢山的话中流露着自豪。
国产工程机械获得广泛认可
作为中国最早“走出去”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中国路桥的发展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成长历程。据了解,目前中国路桥在50多个国家设有办事处,企业从传统的非洲、亚洲发展到中东欧地区、拉美市场。“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在伊拉克实施项目,建桥、修路使用的设备全是进口的。推土机使用日本小松,重卡使用沃尔沃,吊车也是日本牌子,几乎全部是世界著名建筑机械厂家的产品。从9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开始尝试使用国产设备,像徐工生产的压路机和推土机。”回想起往事,卢山感慨良多。
据了解,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一批新的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如中联重科的迅速崛起,中国路桥使用的国内品牌设备越来越多。从以前全部使用进口设备到90年代中期尝试使用国产设备,到现在国产设备的使用比例达到70%以上。中国路桥30年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壮大历程。“现在,我们不仅自己使用国产设备,还代为业主采购。2008年,为安哥拉采购了4000万美元的徐工设备;2012年,为白俄罗斯项目采购了3000多万元的设备。现在,项目上使用的卡车几乎都是中国重汽(000951,股吧)和陕汽的。”卢山强调,国内工程机械制造业通过技术引进、吸收消化,已经获得了工程承包商的广泛认可。
核心技术与售后服务尚存提升空间
“为什么我们还有30%的设备采用国际品牌?比如平地机一般都采用卡特彼勒和沃尔沃的产品,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同仁们也承认这些差距。如果能够在关键技术上获得一些突破,我们的国产设备使用率还能够进一步提升。”
卢山介绍,近几年,中国路桥的设备采用总部集中采购方式,减少了采购成本;通过区划的设备控制,做好设备管理。“我们在东部非洲、西部非洲、中亚地区建立了若干个设备管理中心,一些大型设备的调剂基本上在这些中心进行。”据悉,目前,中国路桥通过加大科技力量投入,已完善了总部与各个中心的设备管理体系建设。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自身的设备管理水平。
近几年,国内工程机械制造业通过国际并购获得了一流的品牌和技术,凭借各自的优质产品取得了国际承包商的高度认可。面对国内工程机械制造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卢山提出:一是要树立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规避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各个企业在自身基础上练就技术绝活,价格仗没有赢家只有输家;二是要强化销售服务。虽然目前国内一些工程机械制造商的服务确有进步,但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三是要完善产品细节,力争打造竞争力更强的国产机械产品。通过产品创新,一机多能;在发展中国家,注重推出环保产品,让国产工程机械制造商与中国工程承包商共同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一路同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