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借壳上市的兴业矿业(9.87,-0.50,-4.82%)(000426)在掏空仅有的一点家底后,日前又面临资金链严重短缺的窘境。
6月12日,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以9.58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1.04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0亿元,全部用以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公告,兴业矿业大股东内蒙古兴业集团认购数量为2087.68万股,认购金额为2亿元;西北矿业认购数量为8350.73万股,认购金额为8亿元。定增完成后,兴业集团的持股将从目前的33.02%被稀释至30.51%;西北矿业将对兴业矿业的持股跃至15.40%,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对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吴业强表示,市场对于兴业集团其他矿山资源的注入早有预期,此次大股东在资产注入前不惜摊薄其持股比例引入西北矿业难免让投资者质疑其动机,“即便定增成功,其发展前景也很堪忧。”
掏空家底
2011年底,兴业矿业成功重组富龙热电,由一家热力、电力供应企业正式变为矿产开发企业。
那么,通过资产置换的兴业矿业家底如何?
据券商研究报告,2011年8月,兴业集团协议收购富龙集团持有的兴业矿业公司11400万股股份;公司以除包商银行0.75%股权及中诚信托3.33%的股权外的全部资产负债与兴业集团拟置入的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资产进行置换,资产置换的差额部分由公司向兴业集团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置出资产评估价11.455亿元,置入资产评估价13.985亿元,多出部分由富龙热电向兴业集团非公开增发股票弥补。
就这样,兴业矿业置入了兴业集团持有的锡林矿业、融冠矿业、巨源矿业、富生矿业、双源有色(冶炼企业)100%的股权和储源矿业51%的股权。兴业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对于置入公司资产中的采矿权资产,公司给予2010年、2011年、2012年及2013年的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4051.77万元、20470.31万元、22410.29万元及22382.97万元。
但年报显示,公司2010年、2011年、2012年及2013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5074万元、1.86亿元、1.29亿元及1076.9万元;与此对应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13元、0.4458元、0.296元、0.0246元。
巨大的净利润反差下是公司业绩惨淡。不仅如此,年报显示,公司2012年底的货币资金仅为2834万元,而其2011年的长期借款为2.68亿元。
需要强调的是,公司2012年的短期借款为1.46亿元、长期借款为3.85亿元,财务费用为6292.65万元,同比增长了121.05%;2012年公司的利息支出为6490.53万元,同比增长了227.95%。
前景堪忧
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有色金属市场持续低迷的环境下,兴业矿业将何去何从?
据有色金属2012年度报告,金属价格全线下跌,净利润同比回落31%。信息还表明,这种状况在今年上半年并未得到改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有色金属板块跌幅最大,而兴业矿业今年以来累计涨幅为-17.11%。
同时,公司规模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总市值为45.4亿元,行业平均为116亿元;201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是1.69亿元,行业平均28.6亿元;2013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为677万元,行业平均为5290万元。
另据年报,公司在2012年、2013年一季度的流动比率分别是0.38、0.39;速动比率分别为0.12、0.12。二者均低于行业数。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都过低,表明企业负债过高,短期偿债能力没有保障。这样就会带来经营风险增大,从而投资者投资信心不足,也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效果。”企业财务经理李莉告诉本报记者。
在吴业强看来,低迷的宏观环境下,公司经营很难明显见效,“把大量的定增钱作为流动资金显然是个巨大风险,同时,它还面临着短期借款、一年期长期借款及利息的归还吞噬。”
对此,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张斌在6月14日的回复中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此次定增的目的就是提高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