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机械老大卡特彼勒中国市场的大局观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3-09-18 11:10   来源:中国机电工业

26家制造工厂、3个在建新工厂、4个研发中心(其中无锡总部为全球第二大)、3个物流和零部件中心,超过15000名员工——这是全球机械设备行业老大卡特彼勒现今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规模。

26家制造工厂、3个在建新工厂、4个研发中心(其中无锡总部为全球第二大)、3个物流和零部件中心,超过15000名员工——这是全球机械设备行业老大卡特彼勒现今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规模。

2012年3月21日,在徐州面对外界对自身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势下逆势扩张产能提出的种种质疑时,卡特彼勒CEO欧博赫曼坚定地强调:“我们相信,现在宣布的一系列产能扩张将使卡特彼勒在2015年真正获得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一方面大力扩张产能,另一方面放出“豪言壮语”,卡特彼勒在中国,正在图谋什么?

对于大多数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而言,2008年那场世界金融危机似乎已经过去很久了,然而对卡特彼勒而言,那时的伤疤却仍在。伤疤虽然不会疼,却会提醒你曾经发生的事情。事实上,或许正是这些伤疤,构成了卡特彼勒在此后对中国市场“心无旁笃、专心扩张”的最初动力。

有关这块伤疤的由头,需要从2008年那场规模宏大的全球金融危机说起。

“折戟”金融危机

正所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2009年的卡特彼勒公司,正处在这种尴尬之下。

在连续作为全球工程机械领域最具领先优势的企业多年后,卡特彼勒惊奇的发现,一旦当其传统的成熟市场(北美及欧洲)强烈下滑时,其在世界其他地区的业务力量显然并不足以帮助它走出泥潭。

事实是,起源于2008年冬天的世界金融危机就像一颗深藏在暗处的定时炸弹,其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球,不但推倒了着名的雷曼兄弟,也粉碎了时任卡特彼勒CEO欧文斯不到一年前的“豪迈”宣言:

在2007年的《致股东的信》中,时任卡特彼勒CEO的欧文斯曾这样自豪的写道:“如果有那么一年印证了卡特彼勒全球业务模式的整体实力,那就是2007年,我坚信卡特在任何行业的任何公司中都已占据了稳固的竞争地位,取得了全球性的胜利。”末了,欧文斯还不忘来一把美式幽默:“这一宣言比较张扬,但对此我从未如此自信过,我们拥有明确的战略、出色的全球生产基地以及完整的业务模式。”

欧文斯之所以如此自信的理由在于,伴随自2003年以来全球经济的整体持续繁荣,世界机械设备市场持续上升(以工程机械市场为例,其主要产品销售越过100万台大关,销售额达到1645亿美元,相比较1999年整整翻了一番)。在这种大背景下,彼时已经是机械设备行业全球领头羊的卡特彼勒公司,亦成功地到达其历史巅峰时期:这一年,卡特彼勒三大板块业务(工程机械、能源和动力系统、矿山设备)总共取得接近450亿美元的创纪录总收入。

究其成功的缘由,过去数十年,正是考虑到偏居北美市场可能带来的收入波动风险,卡特彼勒开始有目的地构建其全球性生产基地,并拓展产品和综合服务的范围。而至少一直到2007年年底,乍看起来,卡特彼勒布局全球的战略显然已经奏效。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是NO!

仅仅一年后,欧文斯不得不在卡特彼勒2008年年报中写下:“前三个季度延续了2004年以来的繁荣,到了第四季度,情况突然发生了转变。坦率的说,在我服务卡特彼勒的35年中,从来没有哪一年有这么多因素发生如此显着、迅速的变化。”

糟糕的情况从2008年冬天一直延续到了2009年。2009年4月21日,卡特彼勒发布其第一季度财报:以1.12亿美元的亏损结束了其连续5年不断刷新纪录的疯狂增长。而这实际上也是卡特彼勒在长达17年连续盈利后的首次亏损。

不仅如此,更为不利的是卡特彼勒还发现,其一直给予厚望的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此刻正在出现一些“变化”:

以工程机械市场重要产品之一的挖掘机为例,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个月,中国的挖掘机市场出现明显的“中进外退”:卡特彼勒下降11.6%,现代下降40%,小松、斗山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与此同时,柳工、三一等中资企业的市场份额迅速攀升,其中三一的增幅高达 119.3%。

当然,变化不仅仅停留在个别的产品领域,事实上2008年年底的时候,同样经过四五年的高速成长后,中国市场的领头羊企业徐工,其规模已经突破400亿元,而紧随其后的三一、中联也均强势冲破百亿元,柳工则几近百亿元。比这几个数字更为让卡特彼勒不安的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上述几家中国企业影响其实并不大,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推出的“四万亿”投资,则更使得中国这个原本增速已经快到企业压根来不及布局产能的新兴市场,进入到新一轮爆发性增长之中。

熟悉发生在中国2004年前后“外资收购潮”的人想必都应该还记得,彼时,日益重视并迫切渴望在中国这样一个急剧增长的市场取得成功的卡特彼勒,很希望借助收购快速推进其在中国的业务。据当时消息称,诸如徐工、厦工、柳工等龙头企业均在卡特彼勒意欲收购的大名单之上。那个时候,除了徐工一家收入刚过百亿外,其余几家都仅仅不过数十亿规模,然而到了2009年再看,真可谓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

综合这几点不难看出,进入2009年以后,虽然卡特彼勒仍旧是全球老大,但其在战略上并不绝对安全:其一,卡特彼勒在中国这个增速快、规模日益扩大的市场并不具备领先优势;其二,中国本土正在成长起来一批卡特彼勒在未来的强劲对手!在2009年,这些显然成为摆在卡特彼勒高层面前,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然而此时,公众包括一些业界人士对于卡特彼勒在危机中关注最多的,大都是其“果断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5万名、2009年全年实现盈利”这些事实,至于其他的,外界则关注不多。那么,在卡特彼勒内部,尤其是其高层管理范围内,又将会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一次短暂的危机呢?

此时,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关键先生”:道格拉斯·欧博赫曼,现任卡特彼勒董事长兼CEO。

重新制定“发展战略”

欧博赫曼财务出身,担任掌舵者之前,其在公司能源和动力系统、市场营销、投资者关系等多个岗位历练,熟悉卡特彼勒的各关键业务环节。2002年,欧博赫曼当选集团总裁;2009年10月,被提名为董事会副主席和下任首席执行官;2010年,正式履新CEO、董事会主席。

外界可能有所不知,虽然早在2004年和2005年,卡特彼勒就制定了“2020战略愿景”,但实际情况却是,2009~2010 年,在一方面积极扭亏并最终稳定盈利的同时,欧博赫曼开始领导一个团队为卡特彼勒重新制定未来的战略规划。新的发展规划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之前的愿景,外界并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欧博赫曼履新CEO后迅速更新了公司的愿景,其中第一条就是“在开展业务的任何地方都能成为公认的领军者”——考虑到卡特彼勒在北美、欧洲的已有地位,以中国为首的亚非等新兴市场显然是其未来的着力点。

卡特彼勒另一位高层则证实了这一想法。2012年11月上海宝马展上,时任卡特彼勒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爱德华·莱普在演讲时讲道:“2010年,我们更新了企业战略,确立了实现公司取得长远成功的8大首要事项,其中包括一项——‘与中国共赢’。我们致力于帮助全球各地的客户,但鉴于中国机会巨大,所以我们特别强调了中国。”

熟悉卡特彼勒在华历史的人都知道,自从1978年在中国北京设立办事处起,卡特彼勒对中国市场的强调和重视,就从未中断过。那么此次在全新战略中特意强调,原因何在呢?

这恐怕还得从2009年以前卡特彼勒在中国“几番努力尝试,却终究不得志”说起。(有关卡特彼勒2009年后在中国的全新战略,我们下一步再谈。)

大约2003年前后,卡特彼勒开始了和上柴、徐工的合资建厂,然后尝试收购的计划。而根据当时消息,卡特彼勒怀中揣着的一份收购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名单上,几乎把徐工、厦工、柳工、三一等知名企业一网打尽(如今,这些企业构成了卡特彼勒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重要竞争对手中的一大部分)。当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卡特彼勒最终仅仅拿下当时业绩并不十分突出的山工40%的股权。

也许是考虑到此前的“强势收购”使得中国整个产业界对自身有了一些“情绪”,进入2006年以后,卡特彼勒在华开始相对缓和前进,除了投资一些规模不大的工厂、拿下一些高利润产品订单外,也更加注重积极在中国拓展各方面关系,并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比如:2006年11月,将亚太区运营总部由日本东京搬迁到中国北京;2007年4月,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签署战略伙伴协议、设立奖学金、课程开发、教职工培训以及为继续教育项目提供资金;2008年则与代理商一道积极投入到5.12汶川大地震救灾之中。

这些原本都没有差错,但问题在于,过了2008年,一切都变了。一方面,卡特彼勒在全球出现季度性亏损,2009年全年大裁员后收入依然下降超过30%;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且总量占到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市场,卡特彼勒不但没有“给力”的表现,甚至反而被几家本土企业抢去风头。话到此处,再看欧博赫曼2009年接手卡特彼勒后,重新制定发展战略愿景,显然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那么,欧博赫曼为卡特彼勒在中国制定了怎样具体的行动方案呢?而面对早年收购不成,如今已然具备相当竞争实力的中国本土企业,卡特彼勒接下来又将会如何“强调和重视”中国市场呢?

将中国打造成为第二个“本土市场”

实际上,素来行事果断、雷厉风行的卡特彼勒,并没有等到2010年。

2009年12月20日,卡特彼勒宣布在中国无锡成立其在全球范围内除美国本土之外第二大多功能研发中心,由此前在中国汽车市场声誉颇着的研发与技术管理高手孙晓波负责领导该中心的建设。孙晓波于2007年加盟卡特彼勒,此前其先后担任过华晨集团研发副总裁、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总经理。

该研发中心在孙晓波带领下取得飞速发展。2012年6月,其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拥有了完整的一个发动机研发体系;多功能的整车集成研发中心;燃油系统的研发和实验室;电子电气、材料、冷却和后处理的研发和实验室;并拥有翻滚保护实验、液压保护实验和测试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研发中心拥有全国最先进、也是工程机械行业首个虚拟仿真实验室。与这些研发“硬件”相匹配的是,到了2013年6月,该研发中心已经获得超过100项专利,人数则突破800人(算上卡特彼勒位于中国天津、青岛等研发分部及其他分布于工厂中的技术人员,卡特彼勒在中国工程师总量已经超过1200名)——很显然,无锡研发中心的技术水平与实力均不可小觑。

“无锡研发中心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首要的原因就在于卡特彼勒在中国正确的‘技术战略定位’”,卡特彼勒研发(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晓波表示:“卡特彼勒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定位于立足于本地人才、在全球合作框架支持下,领导开发适合中国及新兴市场的产品,同时根据发展需要,控制发展速度。”

对于“领导开发产品”,孙晓波给出了这样的阐释:“一家外资企业研发的本土化其实包含两个层面,一种是对传统成熟市场的高端产品进行消化、修改、调整以适应当地需求,还有一种就是真正地打造本地的研发团队,使其具备本地创新的能力,而卡特彼勒在中国无锡的研发中心这两种能力都完全具备。所以无锡研发中心不仅是卡特彼勒中国研发中心,更是卡特彼勒全球化研发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而与在中国将研发“真正本土化”同步进行的,是卡特彼勒自2010年开始,围绕中国多个产品市场密集而深入的产能布局。说的夸张一些,与2009年之前完全不同,卡特彼勒开始以一种近乎疾风骤雨般的产能布局速度,在中国市场一路狂奔。

2010年:

1月,在苏州设立全资的卡特彼勒(苏州)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中型轮式装载机和平地机;

6月,扩建在徐州的挖掘机工厂,至2014年,其产能将提高4倍;

9月,宣布在江苏吴江开建新工厂,生产8吨以下小型液压挖掘机;位于苏州的物流中心投入运行,提供内部物流服务并作为进出口货物集散地;

10月,与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中/重载泵以及马达的设计生产;

11月,宣布在天津投资2.86亿美元建造其在中国最大的发动机厂;发行面向机构投资者总计销售10亿元的中期票据,依靠收益以扩大在中国的融资租赁业务;

2011年:

1月,在中美贸易与经济论坛上,卡特彼勒高层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宣布计划在2011年对中国的出口翻番,达到14亿美元;

4月8日,卡特彼勒与陕西法士特宣布签署协议,成立合资公司生产全系列的汽车自动变速箱,并未卡特彼勒生产动力传动系统和其他复杂零部件;

8月1日,卡特彼勒宣布在江苏徐州建立新的生产工厂,生产用于卡特彼勒液压挖掘机的底盘零件盒履带装配。

8月24日,卡特彼勒宣布在江苏南通建立一座最先进的试验场和大型轮式装载机工厂(该工厂产品由无锡研发中心负责开发);

11月23日,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中船安庆柴油机有限公司签署协议设立合资公司,为中国和亚太地区生产马克中速船用发动机;

2012年:

1月13日,山工新桥箱车间启用,新的推土机项目开工奠基,进一步完善包括轮式装载机、平地机、土壤压实机和垃圾压实机在内山工既有产品线;

3月21日,卡特彼勒宣布徐州生产基地新的项目扩建,2016年投产后,徐州公司液压挖掘机产能将进一步提高80%。与此同时,卡特彼勒计划2014年初在徐州公司开始生产轮式挖掘机;

3月23日,卡特彼勒宣布为山工追加投资,从而使山工轮式装载机产能提升至目前三倍;

6月7日,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正式加入卡特彼勒;

7月9日,卡特彼勒与广西玉柴共同宣布,双方合资的玉柴再制造服务工厂在苏州正式开业,为卡特彼勒在中国第二家再制造工厂;

可以看出,对于过去三年多时间卡特彼勒在中国的投资布局,如果要找几个关键词来形容的话,无疑可谓是“全面、深入、细致并且已成体系”。除了主要产品的产能迅速扩大、基于本土的研发团队与实力日益增强外,诸如再制造、测试基地、物流中心、融资租赁、包括积极发展本地供应商、经销商 ——可以说在涉及到工程机械产业领域的每一个环节的每一步上,卡特彼勒都做的扎扎实实。

而这背后的事实则是,卡特彼勒正在把其在全球获得成功的一整套商业模式全面引入中国(进入2010年以后,但凡谈论到卡特彼勒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对于这一点卡特彼勒从不吝啬宣扬),而其用意似乎并不难猜测:加大马力将中国这个未来世界上最大的机械设备市场以及最佳的进入其他新兴市场的出口地,全力打造成卡特彼勒除了美国本土之外,又一个“本土作战基地”。

明眼人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一回,与此前试图通过收购快速获得成功不同,卡特彼勒在中国开始变得“实际”起来了,其“积极而认真的打造本土研发能力、快速而有体系的布局产能、极为细致的将其一整套业务模式‘播种’到中国市场”。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卡特彼勒对中国市场的基本战略手段,正悄然发生变化。

效果如何呢?虽然目前还未有全面的数据,但一个细节或许值得玩味:2013年上半年,中国市场20吨到30吨挖掘机的销量,卡特彼勒位居第一。对此,卡特彼勒中国区董事长陈其华给出这样的评价:“今年上半年我们在中国的业绩是一个很好的里程碑,卡特彼勒在中国市场达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事实上,一家原本就在技术与规模上占据极大领先优势的跨国公司,一旦其成功打造了本土研发团队,且物流中心、实验中心、制造基地与零部件供应大都由本土市场完成,与此同时,其还拥有全球领先的“整体经营模式”——面对这样的对手,恐怕大部分本土企业都需要严阵以待了。

“我们在中国的投资着眼于未来的长远需求,如果你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将占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一半份额,你就会明白我们的计划。”2012年3月21日,在徐州举行见面会上,面对对自身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势下逆势扩张产能提出的种种质疑时,卡特彼勒CEO欧博赫曼坚定地强调,“我们相信,现在宣布的一系列产能扩张将使卡特彼勒在2015年真正获得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距离2015年还有两年时间,但很显然,欧博赫曼先生并没有开玩笑。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