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从无到有,产品从模仿到自主创新,书写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辉煌。在工程机械产业大发展的进程中,诞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本土企业,柳工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和领军者。
从中国第一台装载机Z435的成功研制,到成为装载机行业领军者;从一间厂房苦心经营到今天拥有24家制造工厂、9家海外子公司、几乎涉及工程机械全部产品线的大集团;从地处西南边陲的支边小厂,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再到“世界柳工,源自中国”的国际化品牌,柳工走过了辉煌的55年。
今年,柳工迎来了55周年华诞。柳工55年的发展史便是一个充满了勇于挑战,乐于挑战的故事,一个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军者和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开拓者的故事。
载入史册的第一台装载机
众所周知,柳工装载机是中国装载机的领军者,然而领军者并不好当,它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汗水,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1966年10月1日,柳工第一台装载机Z435轮式装载机试制成功,并于1968年通过国家鉴定,这是中国首台通过国家鉴定的装载机,也被成功计入柳工的史册。有了成功的经验,柳工装载机的研发生产工作开始提速,1971年7月1日,中国第一台铰接式轮式装载机Z450在柳工诞生。1975年,国家将研制当时最大轮式装载机——ZL90的任务交给柳工。同年,柳工又接到了DZL50井下装载机的任务。ZL50成为中国ZL系列装载机的基型。
结缘卡特彼勒
1979年,柳工与卡特彼勒结缘,两个企业间持续20年的往来由此开启。尤其是被称之为“8年抗战”的那次技术引进,柳工先后派出10余批学员赴卡特彼勒,共计100余人,历时8年之久。也就是在这8年时间,柳工人不仅从卡特彼勒学习到很多先进的生产技术,还学习了卡特彼勒的管理、销售和研发经验,首次师从卡特彼勒的经历,是柳工发展史上重要的一次转折,跨国公司成熟的研发和经营理念,从企业的各个层面影响着柳工,甚至直到今天这样的影响都未曾停止过。
企业改制腾飞
1992年5月,柳工从传统体制升级为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大胆的一步充满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1993年3月,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同年11月18日,一只名为“桂柳工A”的股票出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大屏幕上。15分钟后,股票价格由发行价18元上升到20.35元,充分显示了它的实力。柳工成功上市了,这是柳工历史上的大事,它标志着柳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向着市场经济又迈开一大步,为今后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这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尚无一家上市企业。
持续发力加速布局
通过资本运作,柳工完成了其在国内外的布局,一个充满活力、自信的柳工展现在世人面前。2000年之后,自主研发与资本并购成就了柳工产品多样化之路。从以装载机为主导,到其他产品的业务比重达到45%,柳工实现了战略性业务的快速崛起。通过资本运作,柳工成功进入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矿山机械、发动机及零部件等制造领域,并完成了对波兰HSW公司民用工程机械事业部的收购,为“世界柳工”又增添一重要筹码。
国际化进程提速
柳工可以说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里最早提出国际化战略的企业之一。到今年,柳工提出国际化战略已满十个年头。从默默无闻、一无所有,到如今遍布全球130个国家的400多家经销商、7个海外配件中心、2家海外制造工厂,将柳工卓越的产品和快捷的服务送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2012年,柳工国际业务收入达到36.63亿元,比上年增长28.43%,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例接近30%,其中,装载机、挖掘机行业出口占比均处行业前列。柳工的国际化之路,走过了从海外营销阶段,到海外制造阶段,再到投资收购的三步走战略。2004年,柳工澳大利亚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柳工国际营销体系建设的开端。从2008年开始,柳工成立了柳工印度有限公司,在印度建立第一个工厂。2009年7月,印度制造基地正式投产,并实现了产品装配下线,这标志着柳工从海外营销转向海外制造,也就是以当地制造来满足当地需求。而柳工对波兰HSW公司民用工程机械事业部的收购则是投资收购战略的重要一笔。
在柳工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合作创造价值,一直以来都是柳工的核心价值观。而与康明斯和采埃孚这样世界级合作伙伴的合作正是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体现。从与采埃孚合资生产变速箱和驱动桥,到现在与康明斯合作研发发动机,这些合作结晶都为柳工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强劲推力。
打造世界工程机械巨擘
55年创业拼搏,55年创新探索,55年栉风沐雨,55年辉煌成就。如今,走过55年峥嵘岁月的柳工,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仍然任重道远。“成为工程机械行业世界级企业”的梦想,正激励着新一代柳工人不断进取,在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上施展才华!
“造百年柳工、铸长青基业”,是时代赋予柳工人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我们有决心、有信心跨越新的起点,迎接新的挑战,铸就新的辉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