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必须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要正视问题,依靠自主创新,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最多的领域,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必须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道路。那么,未来绿色工业走向何方?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判断。
第一,受制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工业流程和消费模式很难瞬间转变。
去年以来,我国30多个城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当然,雾霾并非中国独有,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和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在某种程度上,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出现似乎是工业化的必然代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当前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国人均GDP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毫无疑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迫切需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变发展方式,同时处理好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然而,受制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工业流程和消费模式很难瞬间转变,尚需一定时日。
第二,在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正视存在的问题,以明确绿色工业的发展方向。
其一,我国是经济大国,不是经济强国。目前,我国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GDP科技含量不高。其二,我国是投资大国,不是投资强国。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流量87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但我国对外投资多集中于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加工制造等领域,总体经济效益不佳。其三,我国是外贸大国,不是外贸强国。我国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附加值相对较低,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的贸易与发达国家还有着巨大差距。其四,我国是科技大国,不是科技强国。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发明专利申请65.3万件,但我国专利科技含金量普遍偏低,大量先进的专利技术仍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如80%的芯片依赖进口。
只有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才能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优化贸易和投资结构,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地增长。此前,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然而,“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是国内企业仍然普遍存在的问题,逐渐形成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习惯性依赖。众所周知,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因此,有必要处理好国际合作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加强与相关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利用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以市场换技术、以市场换市场、以市场育技术,提高企业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第三,在绿色低碳产业的培育、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方面,相关部门须有所作为。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可以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中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我国加大了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更是提出,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虽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还存在着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技术落后等问题,很难满足绿色工业发展的需求。
要实现节能环保产业的长足发展,相关部门须有所作为,在做好引导、规范、监督工作的同时,还应主动服务企业,组织和整合好相关资源,推动“政产学研用”的结合,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助力绿色低碳产业、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繁荣发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