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日前在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现在人均GDP已经达到6700多美元,属于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希望通过“十三五”的努力,用世界银行的标准接近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如果做得更好,可能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国民收入在12476美元之上的国家为高收入国家。而“十三五”规划实施时间为2016-2020年。
很多专家学者为我国人均GDP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感到无比自豪。不过,网友们却调侃说,某人收入100万,自己收入0万,那么在平均后,自己的收入就达到了50万。虽然讲得有些极端,但吐槽声音背后,正是对当前收入差距较大的不满。
平心而论,按2013年全球人均GDP排名看,中国排到全球第86位,这个排名按总数184个国家地区看,似乎应该在中上。但是,我们再看看全球排名前20的情况,排名第一的卢森堡人均GDP是112135美元,是中国的近17倍;排名第十的新加坡是52179美元,是中国的近8倍;这些都比中国高很大一截。
或许有人会提出,这些是高收入国家人均GDP的收入,可能中国人均GDP与亚洲国家相比还是较为出色的吧。那看看亚洲的其它国家,阿联酋64780美元,文莱40647美元,日本40442美元,沙特25163美元,韩国25051美元,个个都比中国高很多,就连马来西亚都是10946美元,最后是经历了多年战火洗礼的伊拉克的GDP都有6708美元。我们简单地从这些数据对比,中国官员报出的这个“中高收入”数据实在有点尴尬。
笔者认为,何时中国真正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并不是一纸数据就能决定的,关键还是要看看国人手中是不是钱多了,贫富差距是否缓和了(形成橄榄型社会),生活质量是不是提高了等等因素综合的考量。那为什么国民感受不到人均GDP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硕果呢?
其一,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GDP主要是由钢筋和水泥堆出来的,所以从GDP的构成比重来看,2010年时投资在GDP增长中的占比甚至高达48.5%。最近几年虽有好转,也在45%左右。靠投资拉动的GDP,就很难真正体现在居民财富的增长之上。所以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城镇居民总收入29547元,但如果按人均GDP计算,那应该在42000元左右了。
其二,人均GDP与人均国民收入是两码事。GDP并不会一分不少变成国民收入装进民众的腰包中。其中还有一个分配的问题,所以增产并不一定增收,国民收入跑不过GDP,这在中国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国民收入是4700美元左右,而农村居民的人均国民收入是1400美元左右。如果把城镇居民和农民居民合在一起算,人均国民收入能有6700美元的一半就已万幸了。
其三,人均GDP虽然在世界上排名不算太差,这并不算什么。还要看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如何?如果中国是一个橄榄型的社会,中产阶层占据绝大多数,说明大多数民众分享得到GDP增长的硕果。而中国的社会普遍是富人少,穷人多。大量的GDP财富都被国家、央企国企、民营企业瓜分了,真正工资占GDP的比重也只有20%左右,而这一数据在发达国家是50%。所以笔者认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很有必要。
其四,就算中国进入了“中高收入”,还要看民众的实际购买力。平心而论,中国的老百姓这几年的确富裕了,这一方面是国家多印了钞票,造成了物价的上涨,百姓的收入也会同步上涨,只不过民众工资涨了15%,而物价这些年涨了20%,工资增速赶不上物价增幅。而另一方面,房价的上涨,让很多人成为富裕阶层,但是真正把房产拿去,国人真正实际上的购买力恐怕增长有限。
一些官员和专家总是喜欢拿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夸耀,认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成绩,可谓国富民强。但是他们就没真正想过,与同样发达的美国相比,中国名义人均GDP只有其十分之一,而中国的物价却是美国2-3倍。还有,我国的人均GDP是由投资拉动,其质量本身也并不高,社会的贫富差距也名列世界排名前茅。所以综合来看,人均GDP达到高收入国家行列,并不值得炫耀和自喜,而是应该反思和汗颜。
接下去,我们的政府部门应该做三件事:一、真正从提高GDP质量入手,因为只有提高GDP的质量,民众才能分享到其增长的硕果。二、货币发行部门要控制货币的发行,只有人民币的购买力稳定了,民众收入的增长才真正有质量。三、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步伐,重新分配GDP的蛋糕,提高工资在GDP中的比重,培育中产阶层,促进橄榄型的社会的产生。而唯有这样,当我们的人均GDP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时,才会真正感到自豪。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