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人,文化是魂”。走进龙工(福建)桥箱有限公司,所到之处,所见之人,无不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强大魅力。近年来,龙工(福建)桥箱一路高歌,产销能力迅速提高,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赢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是什么力量促使龙工(福建)桥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与时俱进,针对企业发展的自身需要,以人为本强化企业的文化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激发了公司全体员工的责任感、归属感、成就感,企业管理“制度落地”,公司文化“润物无声”。
(一)宣传培训,以文化人的“先导阀”
文化认知,是文化自觉的必要前提。无论何等优秀的企业文化,都必须通过扎实有效的宣贯,才能落地、生根、抽芽、长叶、开花,最后结出丰硕的成果。
兵马未动,舆论先行。公司成立企业文化宣贯领导小组和文化工作推进小组,总经理郭庆葵要求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和工段班组的每一位领导,不仅要成为生产运营管理的行家,还要成为文化宣贯落地的能手。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和率先垂范,将以文化人、关爱为怀的文化精髓,融会贯通到产品开发、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及供应配套、后勤保障等企业运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润物无声地传递到每一名员工的心坎里。他们根据控股公司的总体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制订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各种会议和新兴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宣贯落地的办法措施,提高大家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他们注意发挥班前会议在企业文化宣贯的积极作用,制定了《班前会议规范》,要求每个工段班组,每天早上上班前都要举行仪式,领诵公司愿景、企业使命和龙工的精神、作风与宗旨,学习董事局、控股公司的有关指示精神和子公司的工作要求,明确当天的工作重点和任务要求,相互提醒安全生产、劳动纪律、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让每位员工都充分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及时了解形势、明确任务,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满怀激情地开始每一天的工作。他们坚持开展晨会评比活动,比出勤率、比员工士气、比实际成效。班前会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成效也日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此外,他们还充分发挥宣传栏、电子屏幕、RTX、员工天地和微信、飞信的作用,广泛宣传企业文化要点,通报公司管理和员工关爱的好人好事。公司每月还召开一次文化推进协调会,每个推进小组的成员都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小结、对下时期的任务进行布置,协调处理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文化宣贯与生产运营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文化宣贯的工作效率。
为了让广大员工全面、深刻地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和体系,他们与控股公司培训中心联动,分期分批对员工进行了企业文化的系统培训,还通过书面考试、问卷调查、有奖竞答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努力宣传企业文化的有关知识,不断提高员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的自觉性。
(二)制度规范,高效运营的“驱动桥”
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落地最为有效的一大保障。他们按照龙工“文化宣贯年”和“制度落地年”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包括产品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设备维护、质量提升、劳动安全、环境保护、部件销售、售后服务、人力资源、财务把控、电子信息、企划宣传、风险控制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企业管理规章;进一步明确“龙工廉洁自律八项要求”和员工日常行为准则的具体细则,全面落实各个组织系列和各类专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全面实行总经理领导下的核心管理团队负责制和工段(科室)岗位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进一步实施“作业指导书工程”,优化了每一项工作的流程、规范了每一个岗位的工序,不断提升了“龙工制造”的品质和“龙工服务”的品味。
他们还从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立“班组七大员”,强化安全、5S、设备、宣传、生活、质量、节能降耗等方面的管理。这些兼职管理人员,由班组选定,报总调备案;班组大的,一人一职或者多人一职;班组小的,实行一人多职。通过“制订工作制度,完善管理办法,明确岗位职责,开展业务考核”,努力倡导 “人人都是管理者,个个都是主人翁”的自主意识,不断提高班组自我管理和企业科学管理的水平。正是有这一系列“高标准、严要求、抓落实”的管理制度和务实措施,使得公司上上下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齐心协力、职责明确,为桥箱公司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赢得了“稳定可靠”的优良口碑和“产品畅销”的难得先机。
(三)师徒结对,人文关怀的“传动轴”
人文关怀,是龙工企业文化的核心。以先进文化塑造人,以钢铁纪律引导人、以人文关怀感染人、以事业发展鼓舞人,是龙工文化的落脚点。龙工(福建)桥箱公司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及,认真按照控股公司《关于全面启动“员工关爱工程”的通知》要求,积极从“思想、生活、进步、工作、情感、健康、安全、困难”等八个方面开展关爱行动。他们不仅做好企业关爱,而且还积极鼓励员工互爱。公司动员每名员工每月自愿捐献10元,成立“互爱基金”,热情关心和慰问生病住院的员工及其家属,真心关爱特别需要帮助的公司员工。“基金会”实行自主管理,由员工推荐的管理人员负责收取费用、管理账目,代表和带领大家开展慰问活动。大家共享着互助友爱的欢乐,倍感团队的强大有力和公司的和谐温暖。
他们特别重视“以老带新”,广泛开展“新老员工1+1”和“师徒结对”活动,进一步弘扬龙工的大家庭文化。每一位员工入职,公司都安排一名“品德优良、热爱企业、管理有方、技术过硬”的老员工与他们结对,在工作上搞好传、帮、带,在生活上做到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工段班组定期抽查新员工的学习动态,了解老员工的帮扶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结对”座谈会,及时了解“结对帮扶”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努力提高“帮扶结对”的质量,为新员工尽快融入企业、快速成为生产能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自从开展“新老员工1+1”和“师徒结对”活动以来,新员工的实习期普遍缩短,熟练掌握岗位技能提前转正的员工普遍增加,整个公司员工的流失率也大大降低,既保证了公司的产品质量,又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实现了“精神物质”与“公司个人”的双丰收。
(四)金点擂台,创新发展的“电控器”
在龙工(福建)桥箱“人人都是管理者,个个都是主人翁”已不是一句人云亦云的口号,而是全体员工主动参与、身体力行的一种文化自觉。他们通过开展“三降三升”、“精益生产”和“金点擂台”等活动,凝聚公司上下的力量,融汇全体员工的智慧,努力践行“用智慧创造价值,以效率造福人类”的企业使命。他们不折不扣按照控股公司的要求“降预期、降成本、降库存,提升发展信心、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进一步以“精益转型试点项目”为先导,建立考核评估和优化奖励机制,强化精益生产的管理,全力“减员增效增收益”。他们把这项工作细分为“申请立项、质量管控、评估验收、推广应用和持续完善”五个环节,层层分解,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促进准时交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库存,减短生产周期,改善现场工作环境,剔除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化的产出;员工的综合素养明显提高,生产效率显著增加,产品质量全面提升,各种没有必要的人员和能耗浪费降到了最低的程度。此外,公司还坚持开展以“合理化建议征集评选”为主要内容的“金点擂台”活动。仅去年一年就收到197条的合理化建议,其中131条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改进。比如机械加工小组的陈文兴、黄璜、李静等人,在加工过程中发现“加工表面精度富有余量”,因此向公司提出了“变两刀加工为一刀加工”的合理化建议。公司经过评估及时予以采用,不仅减轻了毛坯的重量、节省了加工的时间,而且还减少了刀具的磨损、极大地节省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的效益。像这样通过精益生产和合理化建议所节省的直接费用,仅2013年就达到100多万元,其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就更为可观了。
(五)评选奖优,凝心聚力的“加油泵”
为激励优秀员工,公司长年坚持开展“评优奖先”活动,对月度、季度、年度综合优秀的员工进行表彰奖励,极大地弘扬了龙工文化的主旋律。近年来,公司又进一步总结经验,及时对一些单方面“表现优秀、成效显著、进步明显”的员工进行正面激励,开展“小红花”评选活动。他们通过考核,对在产品质量管控、6S现场管理、设备维护保养、提高生产效率和节能降耗等某一方面“表现优秀、成效显著”和其他生产管理和工作表现中“进步明显”的员工颁发 “小红花”,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一制度的实行,进一步拓宽了公司“表彰奖励”的覆盖面,使每一名员工都拥有了“受彰获奖”的机会,极大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一段时间来,员工们你追我赶,争当质量管控、现场管理、设备维护、节能降耗等方面的标兵,就是一些过去表现相对落后的员工也可迎头赶上,争抢 “进步红花奖”。员工内部“比质量、比管理、比降耗、比进步”蔚然成风,“看谁得的红花多”已经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时尚。通过制度引领、精神鼓励、物质补助,并把获得“小红花”的数量直接与日后员工的职务升迁、职称评定、评优奖先等各种机会相结合,为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龙工(福建)桥箱有限公司在践行“以人为本、关爱为怀”企业新文化的过程中先行先试,也先尝到了一定的甜头。他们正按照董事局和控股公司的战略部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努力争当龙工新一轮企业文化宣贯落地的排头兵。(本文来自龙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