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集团总裁、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光安
问:柳工这么多年来,遇见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曾光安:从成长至今,柳工遭遇过非常多的挑战,比如产品、技术层面竞争者的追赶;比如市场销售层面,比如同行的挤压;比如国际化推进层面;文化、理念、管理制度与流程的融合等等。但这些挑战,都是非常具体的,能够找到最终的、直接的答案和解决方法;这些有“解”的难题现在看来也都不算问题。
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困惑,是如何拓展我们的能力边界、管理边界。从规模上看,柳工近年来一直稳健处于100-200亿元人民币销售额区间,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区间,突破100亿冲向更高规模,需要企业在文化、理念、管理、运营、业务体系构架等方面,实现一个质的变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顺利地向上迈进。
问:对于未来,柳工如何思考和定位?
曾光安:在发展过程中,柳工对自身前进步伐的把握得比较从容。在战略选择,特别是“国际化”的坚守与深度推进上,可圈可点。正是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一个“持重”、“稳健”,拥有后发力量的柳工。
不过也恰恰是因为稳健,让我们好像在过去十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高速发展中,失去了一些表现机会。不过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展开一轮新的,“真正以核心实力为基础”的竞争,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企业退出,甚至不乏以往的传统优势企业,整个行业格局也会随之巨变。柳工会努力把握机遇,弥补上一轮的“错失”。
一直以来,在面对世界时,柳工要做的都是真正的全球化,而非国内到国外的“库存转移”。未来,柳工还要继续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拓展、丰富“全球化战略”的内涵。而在具体层面,柳工要做的工作也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人才在目标市场的本地化,管理本地化,产品本地化。在这个过程中,有战略的全球收购会越来越多。
问:您如何定义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周期与阶段?类似近年来的“苦日子”,行业还要过多久?
曾光安:未来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即便调整告一段落,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也会在竞争环境、模式、用户需求等关键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为此,企业不仅要学会在低处发展,更要去捕捉未来,顺应未来。
问:成长、成熟于土方设备领域的柳工,近年来又将业务延伸至混凝土设备、起重机、矿山设备、移动式破碎筛分等众多细分板块。在外界看来,这些动作跨度颇大。对此柳工的感觉是什么?如何才能控制好节奏和风险?
曾光安:多元化是柳工的重要战略,但“多元”之中,柳工亦有重点—就是以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为核心的土方设备板块。在这个单元,柳工不仅要在中国保持领先,更要尽快融入全球主流阵营。
除此之外,混凝土设备、起重机、叉车、路面设备等支线领域,也是柳工积极寻求突破的重要单元。在保证主要板块稳健发展的同时,柳工会在这些领域投入更多精力及资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未来中国混凝土设备和推土机领域,是变数最大的两个细分板块。也正是在这两个市场,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挑战者而言,存在突破的机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