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倡导筹备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日本引发广泛关注。部分日本企业担忧,如果日本没有加入亚投行,日企今后对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出口将可能遇到更大压力。
日企担忧基础设施出口
自金融危机和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恢复经济一直是近些年日本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本届安倍政府上台后,明确将恢复经济活力作为政府的优先课题,通过采取一系列激进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民间投资和消费。
其中,在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支出方面,由于日本国内基础设施市场经过多年开发已趋饱和,相关企业不得不把目光转向亚洲其他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根据日媒报道,日本政府已将基础设施出口作为经济增长战略的核心内容,提出海外订单金额从2010年约1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170亿元)到2020年扩大为约30万亿日元的目标。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面对更具成本优势的中国企业,日企在亚洲地区要获得基础建设投资项目已变得越来越困难。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日本没有加入亚投行这一未来有可能在亚洲基础设施市场发挥重要影响的新体系,相关日企今后可能会面临更大压力。出于这样的担忧,日本经济同友会代表干事长谷川闲史日前在记者会上向日本政府喊话,希望政府的观望态度不要给日本企业未来的基础建设投资带来负面影响。
运营机制和贷款标准需平衡
至于目前为何不参加,日本财政大臣麻生太郎给出的理由是:亚投行运营机制及贷款审查标准等尚不明确。
瑞穗综合研究所亚洲调查部中国室室长伊藤信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所谓运营机制,实质上是亚投行内部话语权分配的问题。按照目前公布的亚投行章程,非亚洲国家的投票权总和预计为25%-30%,亚洲国家的投票权总和为70%-75%,其中中国因GDP总量庞大势必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所占的投票权越大,对亚投行就越能起到主导作用,但同时其他国家得到的话语权相应会越少,参与亚投行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因此,如何合理地分配决策权,将是亚投行设立之初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其次是贷款审查标准。按照亚开行(ADB)的估算,2010年至2020年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资金需求约为8万亿美元,然而亚开行仅能提供每年100亿美元的投资。除了资金面的不足外,亚开行较高的贷款审查标准被认为是限制投资额的一个主要因素。亚投行有望采取更为灵活的贷款审查制度,但也应当保持足够的标准,如果投资因所在国战乱或其他原因而无法收回,将会给亚投行及相关国家带来损失。如何在风险和效率之间把握平衡,将考验亚投行创始国的智慧。
亚投行助力“亚洲梦”
伊藤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中国基础设施行业未来在国内市场获利的空间将不如以往,在亚洲其他地区基础设施投资面临巨大需求的背景下,中国基础设施企业将加快走向海外的步伐,亚投行可谓应运而生。
他还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提出要在亚洲地区实现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亚洲梦”,“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投行正是实现“亚洲梦”的具体实践。因此,相信中国有足够意愿办好亚投行,从经济规划、基础建设、信贷投资等方面为亚洲的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外界担忧亚投行和亚开行因功能存在重合导致恶性竞争,伊藤表示两个金融机构各有特色,有望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另外,目前中日在东南亚等地区均有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存在竞争的同时也有合作,如果把日方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和中方成本的优势相结合,完全可以做到相互配合,合作开发亚洲基础设施市场,共同为亚洲地区带来繁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