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刘仕飞,看着眼前这个温柔腼腆、眼睛闪亮的小伙子,你很难将他与走南闯北的“硬汉”联系在一起。但深入接触了解后,无人不对他竖起大拇指。
这个来自贵州大山深处的帅小伙,从二十出头到三十而立,他用十年的时间,由初出茅庐的学生成长为重庆潍柴中速柴油机市场服务骨干。没有时下年轻人的娇气和浮躁,他做事勤恳踏实,待人温和有礼,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赞美之声。
七下南洋,只为护航
刘仕飞在2009至2011年间,七下南洋,频繁的“周游”在大海上,总行程达35000海里。由于在内陆长大,不适应船上生活,刘仕飞每次出海,都会暴瘦十几斤。出海作业船只,基本都在深海,风急浪大,四野茫茫。船上的他就像“孕妇”一样,每天吃不下睡不好,还抱着大脸盆:船晃一下,他吐一口;船平稳一下,赶紧动手工作。在对他采访时,刘仕飞开玩笑说:“脸盆是我的‘标配工装’,我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每次下船,回到内陆、踏上大地的半个月时间里,他还是习惯性的抱着脸盆,不为别的,还没适应过来,整个人走到哪里,都感觉还在晃动。
刘仕飞说,每次呆船上,恨不得一头栽进海里;每次都对自己说,下次打死也不出海。但每次客户有需求,甚至部分客户点名只要他,刘仕飞都是一口应承,绝不推诿,依旧踏上出海的“征途”。
驻厂“船医生”
CW250作为重庆潍柴近几年主推机型,首批机器在扬州上船,并于2009年下水试航。当时已出海的两条船,在试用验证期发生问题——船停在大海上了。情况万分紧急,如果该问题无法妥善解决,不仅决定了作业渔船能否安全回来,也将极大影响CW250的后期市场推广。当时驻守在扬州的刘仕飞,一听消息,即刻赶赴现场,与其他人员开展实地讨论研究,寻求解决方案。经过两天一夜的“急救”,最终妥善完成了两台柴油机的分解和更换,并帮助渔船再次顺利扬帆。
两天一夜,不曾躺下合眼;两天一夜,不曾吃顿饱饭;两天一夜,反复研讨、改进解决方案,现场实地手动装卸,劳动强度大,技艺要求高。至少要5天才能完成的事情,被刘仕飞和他的同事,硬生生缩短到一半时间。问题解决了,客户挽回了,而且加深了客户对潍柴产品的粘度。当时的用户,意大利罗马石油公司亚洲区负责人谢尔盖(音译)冲着刘仕飞竖起大拇指,朗笑道:“就冲着你们潍柴人这样反应敏捷、十足敬业的服务,我们将会更多使用潍柴产品!”
从贵州到重庆,从重庆到扬州,从扬州到土耳其、俄罗斯、印尼等,刘仕飞一直在默默前行,积极做好CW250现场安装调试与后续优化改进工作。从一线数据收集、提供改进建议到参与后期技术提升,刘仕飞忙得就像一个陀螺。
技术传承的好“老师”
刘仕飞当过装配工人,做过研发人员,亲历现场服务。时光流逝,唯一不变的是他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学习。“艺不压身,学到手的就是自己的财富。”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通过自学和实践相结合,由什么都不会的小年轻一连拿下“装配钳工技师”、“普通车工技师”等证书,更是成为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市场服务人员。
吃水不忘挖井人。刘仕飞在整个采访中,不断感叹道:“我能有今天,是潍柴给予了我这个大平台,我也要尽我所能,感恩企业。”
当面对代理商、维修站中速柴油机技术服务力量薄弱、重点客户维修保养理论缺乏等问题时,在公司安排下,刘仕飞当起了培训讲师。针对CW200/250结构、装配技术要求、安装调试和故障分析排除等技术服务内容,他组织外场培训共计300人次、厂内培训共计150人次。刘仕飞的讲解是深入浅出,深受喜爱。无论是新入职大学生,还是外场重点客户,抑或各个维修站的同事们,大家都喜欢这个帅气阳光、富有内涵的讲师。
平时要忙着处理手头上的事情,还要抽出时间做培训,累吗?刘仕飞笑着说,“还是那句话,潍柴给予了我发展的平台,我要尽我所能回报企业!这是该做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