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40年甚至更长的未来,康明斯中国业务将完成一场新的进击。
近日,在位于北京东三环金茂威斯汀——奥巴马访华时下榻的这家酒店,举办了一场“规模庞大”、参与者数百人的“生日趴”。在此,全球最大的独立发动机制造商——美国康明斯公司迎来了其进入中国的第40个年头。
康明斯!更中国!未来将完成一场新的进击
在这数十年时间中,康明斯一直紧紧追随中国经济、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并成为其中最重要的参与者。
1998年时就来到过中国的康明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兰博文(Tom Linebarger)对此体会颇深。“一直以来,康明斯都将中国定义为公司全球业务板块中最关键的一环,并为此进行着持续的努力。40年来,我们在中国市场上构建了完善的布局,拥有十几个战略合作伙伴,19家制造企业,2个研发中心。未来,中国区业务将继续推动康明斯全球战略发展;而我们也会继续引入更多资源帮助中国业务扩容,助力中国行业成功转型升级。”兰博文说。
康明斯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兰博文
的确,在开拓和深入中国市场这件事情上,康明斯比很多美国企业更积极、更持续。
上世纪80年代,康明斯与中国重汽、东风汽车等企业签订许可证协议,生产康明斯柴油发动机。90年代后半段,康明斯不仅成为第一批在中国设立投资公司的企业,更在中国接连布设合资、独资制造基地,几乎每年都会有新工厂落成投产。2000年之后至今,康明斯中国拓展不断提速。一方面康明斯不断扩建、新建制造工厂与研发中心,发展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还将全球最高排放标准、最大马力的一系列产品导入中国业务体系,更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在中国首发。
“更令人振奋的是,不仅是发动机产品,很多零部件,比如滤清器、涡轮增压器等,也彻底实现本地化制造。至今为止,康明斯发动机本土化比例已经超过95%。”兰博文难掩兴奋。
完成这场漂亮的“中国开拓”的人,正是在康明斯供职20余年的曹思德(Steve Chapman)。
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尤其是中国这一个段落,曹思德总感觉是“白驹过隙”。从1981年来到中国,到1985年参与康明斯与东风汽车的合作谈判,再到20世纪90年代作为中国区的负责人,全面领导了技术和产品引进,扩大合资合作,以及中国地区总部创建等,曹思德为此付出了极大的耐心,极其扎实而复杂的行动。仅1995年、1996年两年时间,康明斯先后与东风汽车、重庆机电组建了合资公司——东风康明斯和重庆康明斯。至今全球范围内,东风康明斯仍是康明斯全球体系内北美以外中马力发动机销量最大的合资企业。
得益于出众的业绩,2000年曹思德升任康明斯公司集团副总裁。在美国总部期间,他也一直关注着中国业务的发展。2010年,曹思德再度以集团副总裁的身份直管中国业务,并带领康明斯中国业务冲向新高点。
2013年,作为康明斯最早在华进行本地化生产的发动机生产基地——东风康明斯第200万台产品正式下线。对于定位中高端领域的东风康明斯而言,这无疑是行业给予企业、产品和品牌最大的认可。如同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大马力及重型发动机业务负责人王洪杰经历的那样:“还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康明斯就致力于以柴油发动机为支点,推动中国商用车、重型卡车行业的发展。从那时候起,很多报纸会直接把配备康明斯发动机的卡车,写成是‘康明斯卡车’。如今,这些关于康明斯卡车的故事,还在很多地方口口相传。某种程度上,人们已经把康明斯视为重型卡车、大客车的代名词。”
康明斯不仅在中国车用发动机领域竖起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在非道路动力配套领域,康明斯也在全力推进。
2012年康明斯与中国工程机械领域领先企业——柳工达成共识,以50:50的持股比例共建发动机合资企业——广西康明斯。自项目开工到投产不到一年的时间,广西康明斯发动机配套规模超过1万台。“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在全球范围内都难以找到先例的。”这样的速度,让即使是拥有丰富经历的合作方——柳工机械董事长曾光安也难掩兴奋;从中不难看出康明斯对中国工程机械配套领域给予的巨大期待。
近年来频繁动作和持续40年的长期深耕下,至今康明斯及其关联子公司在中国累计投资已经超过10亿美元。2014年康明斯中国业务规模已经接近40亿美元。正是借助中国区的销售增长,康明斯在过去一年抵消了巴西和印度市场疲软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康明斯海外最活跃的市场之一,对公司今后发展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兰博文表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