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英达在青海平阿高速热再生养护工程启动,公路医生“畅通一带一路”之青海省的道路养护战役全面打响。
近日,英达热再生倒共高速桥涵专项养护工程开工,成功克服低温、高海拔等难题,出色治理桥头跳车、沉陷等病害,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再添热再生养护精彩案例。
畅通一带一路:英达倒共高速“热”战正酣
无论晴雨冰雹,确保优异质量
倒淌河至共和段一级公路是青海省“两横三纵四放射”重要组成部分,将柴达木与西宁两大重点经济区紧密相连,在国家公路网中处于连接东西的关键地位。
为了更好地治理桥头跳车、涵洞跳车及路面沉陷等病害,业主引进了被交通运输部鉴定为“国际领先”的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
无论晴雨冰雹,英达施工确保优异质量
施工路段地处青藏高原,天气变化多端,“一会晴,一会雨,一会冰雹”是常态。如采用传统工艺进行养护,遇到雨雪天气,铣刨的路面若不能及时摊铺新料,则会变成“金鱼池”,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遇到低温天气更是无法确保摊铺温度和压实度,施工质量自然无法得到保证。
而采用英达就地热再生工艺,施工流程一体化,即使遇到阵雨,也可在雨停后,将路面预加热烘烤,再进行就地热再生施工。英达热粘结专利技术,确保了层与层之间、路面接缝处均实现热粘结,抗剪强度较传统工艺至少提高3倍以上。
应对多变天气,公路医生的“国际领先”技术确保了优异的施工质量。
海拔3000米,青藏高原上的橙色风景线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此次施工的倒共高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为应对高海拔地区施工,英达特意选派了精干力量参与此次“战役”。
在设备的配置组合上,英达根据治理路病的特征,“对症下药”选择设备与工艺组合,有针对性的治理沉陷与桥涵跳车等病害。
海拔3000米,英达机组倒共高速治理沉陷
项目经理汪海龙介绍,采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治理桥头跳车有两大优势,一是实现原路面材料的100%循环利用;二是实现热粘结,消除传统工艺施工后的弱接缝和弱界面,保证施工质量。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英达采用模块化的设备组合方式,施工时设备组合成一个整体,转场时可以独立运行,超高的机动灵活性,实现了高效率的施工和转场。
在世界屋脊的群山之间,英达橙色机组如一道靓丽的流动风景,在倒共高速上匀速驶过,一处处病害就得到有效的治理。精湛的医术、优秀的施工组织,再展英达军团浩然军威。
而倒共高速仅仅是英达此次承接的青海省高速公路养护项目之一,与之同时进行的平阿高速之上,更是上演了两套机组一同施工的壮观景象。
两套英达机组同时施工,平阿高速上演“二龙戏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