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2015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趋势继续向下调整,工业增长稳中趋缓,随着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预计下半年有望进入回升阶段。当前我国工业仍面临着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前期政策消化“三期叠加”的调整压力,下半年应抓住当前经济调整的契机,继续清理阻碍产业调整升级的制度性约束,运用更有针对性的金融、财税和产业政策,配合“一带一路”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工业增长模式实质性转变。
A 基本运行
下调趋势不止 多指标继续下探
今年上半年,工业经济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下调趋势,工业增速持续下探,盈利能力明显下滑,出口增长基本停滞,产业投资继续放缓,工业经济下滑幅度过快成为当前工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工业产出低位徘徊
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3%,制造业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比上年同期分别减缓0.5个、3个和2.1个百分点,制造业放缓成为今年工业增速下行的主要因素。
企业盈利能力下滑
前4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2.92万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增幅仍在逐月下滑;实现利润17341亿元,同比下降1.3%,今年以来一直处在同比下降的状态。4月当月,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6%,虽然较一季度有一定程度回升,但利润主要来自投资收益,主营业务利润依然不容乐观。
出口拖累工业增长
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45437亿元,同比仅增长0.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月度出口形势持续下滑,5月份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3.0%,降幅仍在继续扩大。从海关出口看,前5个月海关出口额8807亿美元,同比增长0.7%,除2月份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增长,其他各月出口额较去年同期均有减少,考虑到5月份工业出口交货值继续下行和海关出口的滞后期,6月份海关出口仍将继续下降,上半年基本零增长。工业出口同比下降,是2010年以来的首次,出口也成为拖累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产业投资继续放缓
前5个月,全国完成工业投资69655亿元,同比增长9.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3个百分点,已降至10%以下;其中,采矿业投资同比下降9.1%,投资规模收缩明显,制造业投资增长10%,只有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长18.8%,在逆周期政策调控下保持较快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工业投资主体的制造业投资5月份增速停止下滑并略有回升,有企稳的迹象。
产品价格降幅扩大
今年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降幅较去年有明显增大。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6%;生产资料价格下降5.9%,加工工业、原材料工业、采掘业产品价格分别为3.8%、7.9%和19.6%,降幅由下游到上游逐步扩大;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0.3%,因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近两月降幅有所扩大。从环比走势看,近两个月价格跌势已有所减弱,考虑到降幅最深的能源、原材料价格已基本触底,部分原材料产品价格已开始回升,工业品价格继续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虽然本月资源、原材料类产品价格降幅有所收窄,但加工工业、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环比降幅均有增大趋势,终端需求不畅,供需矛盾依然,工业品价格跌幅继续收窄的可能性较弱。
行业分化差距拉大
今年上半年,工业行业内部分化日趋明显,中下游符合产业调整方向的行业保持了较快增长。原材料行业中,上游基础材料生产较差,但中游加工企业因上游原料成本降低而受益,水泥制品业、有色金属加工业前4个月利润同比分别增长了18.6%和20.2%,合成材料、塑料、化纤等行业因油价下跌利润增幅远超收入。机械装备行业中,轨道交通、发电、风电、农用设备等受到政策支持行业,以及与食品、日化、包装、照明、电池、摩托车等消费品相关设备行业均有较快增长,铁路机车和摩托车所在的非汽车交通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保持了10.3%的高速。
消费品行业中,传统消费领域增长有所放缓,而符合消费升级方向、提高生活品质的产品领域产出效益增长较快,特别是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1.2%,元器件、计算机制造利润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相对于重化工行业投资的大幅放缓,多数消费品行业产能继续保持了快速扩张。前5个月,服装、木材加工、文教工美、家具、电子等大类行业投资增长在20%以上,食品、皮革制鞋、印刷等行业投资增幅也在15%以上。
信心指数低位回升
从国家统计局采购经理人指数看,制造业PMI指数自3月份开始回升,5月份,PMI总指数、生产、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2、52.9、50.6,呈现扩张趋势,显示出企业经营预期回升的迹象。但新出口订单指数仅为48.9,连续8个月低于50,反映出外需带动乏力的情况。
B 存在问题
四大问题困扰 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形势依然严峻,虽然国内消费需求相对稳定,但投资、外贸需求的全面放缓,工业自身去库存、去产能压力犹存。
房地产投资回落过快 基建投资约束愈发明显
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进一步放缓是工业产出下降的最主要因素。前5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仅增长了5.1%,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9.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一直是拉动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大幅放缓导致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行,工业投资持续回落,产能过剩矛盾由上游向中下游传导。在房地产投资大幅回落的同时,作为稳定投资规模最主要部分的基础实施建设投资,由近两年20%以上的增长跌至18.7%,由于财政收入的低速增长和地方债务问题的扩大,基建投资增长已无力进一步提高,难以冲抵房地产投资过快下滑带来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 外贸企业竞争力减弱
由于美元价格坚挺,对其他主要货币价格仍在继续升值,与美元关系密切的人民币对其他货币价格均有提高,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在提高,5月份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较上年末又提高了2.1%,人民币对主要贸易市场国及贸易竞争国货币汇率都在提高,在国际市场需求疲弱的情况下进一步加重了外贸生产企业的压力。5月份主要出口数据均呈同比下降趋势,外需的负向拉动作用在扩大。
上游下滑加速 压力传导至中游
随着投资、外贸需求的全面放缓,处在最上游的资源、原材料行业作为所有需求变动情况的汇总,呈现出大幅收缩的局面。其中,采矿业前4个月收入利润同比下降15.9%和60.7%,煤炭、铁矿石等主要产品量价齐跌,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前5个月也有9.1%的下降。长期受产能过剩困扰的钢铁、建材行业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前5个月,粗钢、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3%、5.1%和5.7%,价格较上年末的低位再降了17.3%、10.4%、5.6%,其中粗钢产量是历史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
而国际油价的下跌也导致石化行业利润大幅收缩。今年上游重化工行业的过快收缩已传导到中游装备制造领域。前5个月,为工业建设提供装置设备的通用、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仅增长了3.4%和2.2%,比去年同期均回落6.8个百分点。典型产品如金属切削机床、风机、挖掘机产量同比分别下降2.7%、10.3%、27.8%,冶炼、石化、采矿设备分别下降7.1%、9.2%和10.6%。虽然上游行业收缩是产能调整,结构优化的体现,但过快的下滑加大了相关行业调整的难度,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强,资产估值大幅下降,债务担保、资金周转问题频发。
去库存过程仍未见底 企业扩产意愿减弱
今年随着产出增长的进一步放缓,企业产成品存货水平加速收缩,4月末产成品增长已降至7%,比上年末回落了5.6个百分点,但目前企业收入增速仅为1.6%,远低于产成品增长,反映出去库存进程缓慢的困境。从资产与负债变化情况看,资产与负债增长分别降至7.9%和6%,增速差扩大至1.9个百分点,企业主动去杠杆的幅度在进一步加大。虽然贷款基础利率已经较低,但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利率仍处在6.5%以上高位,明显高于5%左右的工业主营收入利润率,投资回报倒挂致使企业进行产业投资的意愿较弱。特别是传统制造产业,今年投资规模增长加速下滑势头明显。由于近半年来股票市场的高速增长,导致更多的社会资金配置在金融市场上,进一步挤占了实体制造行业的投资供应。虽然股权直接融资降低了融资成本,融资领域更集中在产业升级方向,但短期内资金过于集中,且不能有效进入实体制造领域,也影响了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C 趋势展望
三驾马车乏力 期待政策拉动
当前,工业经济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消费支撑较为稳固,投资需求仍然不足,出口拉动基本无望。但随着政策拉动效果的逐步显现,四季度有望进入实质性的回升阶段。综合判断,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在6.3%左右。
消费增长基本稳定
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比去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消费增长虽有小幅放缓,但总体仍保持稳定。汽车消费市场阶段性饱和带来销售额大幅下降,以及油价下行导致成品油销售额下降是消费下降的主要因素,但其他主要消费领域增长均成上升趋势。前5个月,限额以上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了37.6%,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加快,而食品、家电、家具、装潢、日用品、服装鞋帽、体育娱乐用品等领域零售额增速比去年同期也有一定提高,多数领域消费增幅的提高,部分弥补了由于汽车消费下滑导致的产出下行。
投资需求依然不足
房地产投资方面,由于楼市持续低迷,房地产行业去库存进程十分缓慢,虽然近期受利好政策刺激房地产成交量出现明显好转,但这仅是消化库存过程的开端,加之地产企业资金链长期较为紧张,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回升的可能性较小。制造业投资进入产能调整的实质性阶段,目前实体制造业盈利能力较差,运营中的各项成本依然较高,虽然5月制造业投资有企稳迹象,但短期内不会看到投资增幅的明显回升。基建投资作为对冲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下滑的主要力量,5月份出现较明显回落,虽然上半年密集出台了一批基建项目,但项目从审批到开工建设周期较长,效果显现要到今年第四季度以后。从一些能反映后续投资趋势的指标看,前5个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同比仅增长0.5%,比去年同期回落12.2个百分点,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增长4.9%,回落8.3个百分点,到位资金增长6%,回落7个百分点。虽然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5月份有微幅回升,但短期内社会投资放缓趋势不会有明显改观。
外需增长难有改善
从国际市场看,目前世界经济依然延续着低速增长的态势。5月份的数据显示,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增长动能有所回升,但月度波动反复较大,世界经济依赖货币政策较强,尚未出现较明确的回升迹象。目前人民币有效汇率一直处在快速升值状态,虽然近两月略有回落,但总体依然较高,极大地削弱了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上半年中韩、中澳自贸协定,从签订到效果显现也需要一定时间,而“一带一路”战略对出口的拉动作用,则需要更长周期才能显现。短期内外需低迷和汇率提升的负面影响下半年难有改善。
四季度有望进入实质性回升阶段
当前,工业经济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增速回落幅度大、下滑过快是当前最大的风险。短期内,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难有大的改善,在国内消费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投资资金到位情况、项目开工情况、土地出让面积等先行指标预示投资走势不容乐观,而在去库存、去杠杆、去产能的影响下,工业自身生产将继续承压。
从工业增速数据看,5月份增加值环比增幅较4月又有下降,考虑到5月份产销率为97.5,比4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两月产销率都低于去年同期,处在较低水平。此外,去年6、7月份产出水平有一定回升,基数略高,预计未来几个月工业增速出现明显回升的可能性较小,但随着同期基数的降低和政策拉动效果的逐步显现,四季度有望进入实质性的回升阶段。
综合判断,预计下半年各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会在6%~6.5%区间波动,下半年有望达到6.4%的增长(三季度6.3%,四季度6.4%),全年增长在6.3%左右。
D 政策建议
五点着力实现工业增长模式实质性转变
鼓励产业走出去,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制定“一带一路”战略具体实施方案,加强政府组织指导,深入推进驻外机构与国内产业信息沟通共享。依托沿线互通互联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求进行产业对接。制定产能合作规划,探索产业与园区建设结合的区域开发模式,探索投融资与运营结合的新方式。推进国内优势产业、优势产品的出口,释放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活力,运用全球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带动国内过剩产能向外转移,鼓励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竞争。
推进产业升级,培育新的增长极。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启动高端装备创新、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重大工程,针对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集中力量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加快启动一批市场潜力大、关联程度高、带动能力强、产业基础好的重大项目,通过工程实施提振需求,改造传统产业,推动重点领域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极。
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契机,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众创众筹、协同制造、产能共享等新型产业组织模式与产能配置方式,构建开放共享型的产业生态体系。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网络化制造平台建设,形成跨系统、跨行业、跨区域、跨企业及消费者的网络协同制造服务体系。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加快推进工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破除阻碍社会资本进入竞争性市场的制度障碍,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尽快完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和国有资本循环机制,减少产能淘汰和兼并重组的行政干预,解决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关键问题,清理各种形式的非公平性政策壁垒,促进社会资本参与产能重组,加快推进公共项目PPP融资模式实践,真正提高产业运营水平。
推进产业投资模式多样化发展。积极拓展产业发展融资渠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大力推进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推动大型产业集团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发展,继续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探索小微创新企业融资新模式,完善投融资服务平台和机制建设,切实解决产业投融资信息、风险不对称的核心问题。(本文来自中国工业新闻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