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卡特彼勒之道:创新,成功的基石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5-10-09 08:58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我们在尝试通过自己的方式实现自我颠覆创新,而不是被他人的创新所颠覆。”在2015年度股东大会上,卡特彼勒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欧博赫曼对创新作出了这样的诠释。欧博赫曼所指的创新,远不仅仅是技术

“我们在尝试通过自己的方式实现自我颠覆创新,而不是被他人的创新所颠覆。”在2015年度股东大会上,卡特彼勒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欧博赫曼对创新作出了这样的诠释。欧博赫曼所指的创新,远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

阅读《卡特彼勒之道》一书,会发现卡特彼勒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创新史。

2006年,卡特彼勒奠基人之一、第一台履带式推土机的发明者本杰明·霍尔特,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以表彰他的天才灵感和企业家精神。

早在1904年,霍尔特成功研制第一台蒸汽履带式推土机,两年后,他又研制出第一台天然气履带式推土机。1925年,霍尔特制造公司和贝斯特公司合并,组成卡特彼勒推土机公司。随后,卡特彼勒率先向市场推出以柴油为动力的履带式推土机。多年来,卡特彼勒一直跟随创始人的脚步,在涡轮增压技术、电子控制系统、燃油系统、驱动系统等方面引入突破性的解决方案,目的就是推进客户成功。

要么创新,要么被淘汰。在“互联网+”时代,卡特彼勒更是与时俱进。

今年2月,卡特彼勒首个数据创新实验室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其宗旨是推动更快、更好、更高效的创新。今年4月,卡特彼勒宣布将成立分析和创新事业部,以更好地利用数据分析推动创新,为客户提供支持。2015年,卡特彼勒还定义并开展13项重大技术创新,包括设立监控设施、开发下一代预测性数据分析等等。

欧博赫曼有一句话揭示了卡特彼勒目前在技术创新方面顺应时代潮流所做的一切。“卡特彼勒有一个特点是‘大’——大型卡车、大型设备和大型发动机,而大数据是我们清单上要实现的下一个‘大’”。在卡特彼勒当前服务的行业中,卡特彼勒拥有的联网设备和发动机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因此,欧博赫曼说,“超越物联网的范畴,卡特彼勒已经向大数据网络发展”。

卡特彼勒对研发创新有着长远的投入,即使遭遇经济危机,研发投入也不打折扣。其中国掌门人陈其华介绍,卡特彼勒在中国无锡设立世界级的研发中心就是在2009年,当时正值全球经济危机。经过多期扩建,这里已建成发动机研发实验室和电气试验室等重大设施,共有900多位研发工程师,已成为卡特彼勒全球重要的旗舰研发中心之一。

“在我们所在行业,卡特彼勒的研发中心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我们是真正地在做研发。”陈其华表示。每年,卡特彼勒全球研发投入超过20亿美元,持有1.5万多个被批准和等待被批准的专利。

卡特彼勒,人人都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新不仅仅是新的装置和产品,它还关系到业务流程、管理流程以及工作、个人责任和社区责任的几乎每个方面。

正是创新指引卡特彼勒走过了一些艰难的岁月。20世纪80~90年代,卡特彼勒面临一系列生死攸关的危机。通过内部结构的重塑、管理机制的创新、生产方式的调整等,卡特彼勒制定出一条持续发展的长远之道。

卡特彼勒原来采用等级制、功能化的架构:公司内部包含了制造、工程、定价、人力资源和市场等各部门。底层管理者必须得到六、七个上级领导的批示,才能实施某项工作。1985年开始,在时任掌门人乔治·舍费尔的带领下,卡特彼勒开始了组织构架创新。17个业务部门取代了裁撤的总务中心。公司以净利润、资产收益率、以及多种质量评估指标来评估部门业绩。

1986年,舍费尔启动了斥资18亿美元的工厂现代化计划——“未来之厂”。该计划重整了整个生产过程,从研究与开发,进而拓展到对制造工厂所进行的根本改造,不再走批量生产的道路。

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创新,当属2001年开始执行的六西格玛项目。如今,卡特彼勒有近三分之一的员工直接参与到六西格玛的实施工作中去。其显著的效果有例为证:2003年,卡特彼勒位于北卡罗莱纳州的工厂,每套机器的组装费用下调了25%,但产量依然增长了26%。

再制造和融资租赁则是卡特彼勒在服务领域的重大创新。卡特彼勒从事再制造业务已经40多年,已经把再制造打造为一项可持续的新兴产业。卡特彼勒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拓展融资租赁业务,为全球客户提供设备金融服务可选方案。2004和2005连续两年,卡特彼勒分别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提供融资租赁服务的公司,以及为数不多、在中国第一批开展再制造业务的厂商。这两项服务的开展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鲜活的范例,推动了中国工业服务领域的升级。

在中国,卡特彼勒的创新还有更深层的思考。对陈其华来说,他所考虑的创新必须适应中国国情和特色,即他称之为“接地气”的创新内容。“什么样的创新模式能适应中国经济的短期调整?卡特彼勒有哪些资源和创新技术可给予客户更好的支持?一些大型央企,我们该怎么以创新的思维和他们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不难看出这些问题将卡特彼勒的创新与区域特色结合了起来,而且很好地反映了对道格拉斯·欧博赫曼所提出的“设备内外”创新,即设备本身及其外部环境同时突破,这一概念的本地践行。

“创新是我们保持基业常青的方式。”正是这种恒久精神和开放态度成就了拥有90年历史的卡特彼勒

点评

在竞争充分的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要想长期“与龙共舞”,不创新就会跌落舞台。如果仅仅把创新理解为卡特彼勒具备下一代动力总成,以及这家公司前瞻性的“大数据”等产品研发上的创新未免过于局限。在这家公司的战略中,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内部结构的重塑、管理机制的变革、生产方式的调整、生产和服务的提升等都属于创新课题。长袖善舞,根基在于创新。面对世界的舞台,也唯有创新自强才能打破竞争的藩篱。

本土品牌企业目前固然具备市场拓展和整合全球资源的一些能力,但企业和整个社会对种种创新的鼓励和保护应该是当下不容忽视的,因为不如此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