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安全第一”不是一句口号。中国工业报记者多次参加卡特彼勒活动,每次活动前,主办方都要宣布安全注意事项,明确告知突发情况下应如何安全撤离。这种强化安全意识让人记忆深刻。
安全可以说是卡特彼勒最深厚的文化之一。事实上,卡特彼勒公司内部历史最悠久、最高级别的奖项正是“董事长安全奖”,它最早设立于1959年,专门表彰在安全运营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工厂或团队。如今,卡特彼勒在全球是安全纪录最好的工业企业之一,保证员工乃至访客的安全是卡特彼勒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5年前,卡特彼勒又追加设立了“董事长可持续发展奖”,进一步在公司内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和理念。“但可持续发展在卡特彼勒并不是新生事物,”卡特彼勒董事长道格拉斯·欧博赫曼表示,“‘让可持续进步成为可能’早就是我们的对客户、员工和股东的重要承诺。”
谈及竞争和发展,很多企业领导都强调产品技术领先。卡特彼勒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董事长陈其华常常提的是企业文化,并强调说,企业文化是卡特彼勒独特的软实力和不断获得成功的公开秘诀。
1974年,卡特彼勒颁布了核心内容为正直、卓越、团结、承诺、可持续性的《全球行为准则》,这代表了卡特彼勒的企业价值观,也是其文化的浓缩体现。卡特彼勒的高层管理者明确表示,公司宁愿失去一笔交易,也不愿违反准则及法律规定。
“在卡特彼勒,正直诚信是放在第一位的。说话做事要以事实为依据。某个齿轮件的齿下啮合度有偏差,就不能说它质量合格。没有销售额不能说有,退回来的机器再销售就不能计入新机销售量。点滴小事,这就是工作指南,每个员工必须做到。”陈其华介绍说。
在历任CEO中,葛林·巴顿给卡特彼勒的文化打上了“卓越”这一深深的烙印。《卡特彼勒之道》一书有这样的描述:巴顿于1999年~2004年执掌卡特彼勒,他是一名强调“产品至上”的人,尤其关注公司的产品阵容和质量。巴顿把卡特彼勒对六西格玛质量水平的承诺视为“上帝的指示”,需严格恪守。
卡特彼勒的“卓越”文化渗透到公司的方方面面。2008年,卡特彼勒在中国收购了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山工),逐步引入卡特彼勒的制造体系和企业文化。2012年3月,山工品牌的SEM650装载机获得卡特彼勒“董事长产品质量奖”,这是卡特彼勒内部最高的卓越质量荣誉。最终,经过6年的时间,在追求卓越的信念中,山工在扩大产品线,提升产品质量和运营效率等方面取得突破,几年前已更名为卡特彼勒(青州)有限公司。
陈其华说:“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处理好五种关系:客户关系、代理商关系、员工关系、供应商关系和行业关系,而这五种关系能够协调发展,必须要有企业文化进行支撑。”
不无巧合的是,卡特彼勒(青州)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锞宝也在采访中说:“我们把代理商、供应商、卡特彼勒称为一个‘三条腿’的凳子,缺任何一条腿,凳子都不会平稳。这是我们的管理理念,供应商和代理商是我们的关键合作伙伴,他们的能力、素质和水平,也代表着我们整个公司的水平。”
言语间透露的追求卓越、承诺、团队合作恰恰印证了陈其华的说法,“在卡特彼勒,企业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正直、团结、卓越、承诺、可持续性,是指导我们员工包括我本人每天工作的行动指南。”
也许是在卡特彼勒工作20年的经历,陈其华的心灵深处充满着卡特彼勒特有的“黄色血液”。在五大文化要素里,他尤其看重团队合作。“很多公司的一个通病是团队合作不好。团队合作不好必然和企业文化有关,文化不好也必然和企业领导人有关。企业领导人要成为团队合作和企业文化的倡导者。”
真诚沟通的团队合作文化贯穿了卡特彼勒业务全流程,这也是陈其华常做的功课之一。他经常深入工厂,与各级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进行交流。甚至会在生产现场召开总结会,他和团队、员工共同探索遇到了哪些新机会,怎样做得更好。
作为跨国公司,本地团队与全球团队的密切协作更是走向成功的“规定动作”。为了开发符合中国“小散”客户对小型挖掘机的需求,卡特彼勒在无锡和吴江的研发小组与远在美国总部的研发人员热线交流,仅用一年多时间就成功开发出多款产品,所花时间仅为正常开发周期的一半。
陈其华说,“‘说了就必须做到’这就是‘承诺’”。这一点在卡特彼勒对股东的承诺上体现得尤其明显。2008年,卡特彼勒受到经济大萧条冲击之时,仍然维持其股息的派发,当年的每股股息为1.62美元。第二年,卡特彼勒在营业利润下降86.3%之际,其发放的股息反而上升到1.68美元。这种“承诺”带来的积极影响之一,是卡特彼勒得到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在1990~2012年期间,其股票市盈率由7倍左右的低谷强势反弹至43倍。
在中国,卡特彼勒的企业文化得到了其员工和合作伙伴和客户的认同并付诸实践。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公司不断履行对市场的郑重承诺,与产业链上下游精诚合作,为中国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帮助推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及资源的高效利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