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有科学家预测,21世纪是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新世纪。上世纪80年代,国际隧道协会提出了“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的口号。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越来越少,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成为提高城市容量、缓解城市交通、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正在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途径。
为加快推进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强强联合,在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方面拓展新的业务领域,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11月19日在海翼集团旗下成员企业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工”)召开“建筑业转型升级(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座谈会”,省住建厅总工程师林增忠主持会议。福州市建委、厦门市建设局、泉州市住建局的相关领导出席,2014年度房建和市政总承包龙头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参会。
此次会议围绕“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展开系列讨论,厦工电传智控新品和会修地铁的“大家伙”盾构设备受到追捧。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正当时”
林增忠在会上说,近年来,我省很多城区行车难、停车难、行路难等问题更加突出。地上建筑的饱和、地产经济迎来新常态以及对节能环保的要求,给建筑业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现在,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意识到在新常态下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并以“十三五”规划为契机,探索解决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由于地上资源的局限,人们很自然地将目光“下移”——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正当时”。向地下要土地、创空间,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林增忠表示,本次会议主旨就是研究建筑机械制造厂商与施工企业如何深化合作,联合进入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市场,如何在“跨界合作”中互惠共赢,造福于企,惠顾于民。
开发地下空间好处多多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好处多多,不仅可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还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同时能带动投资、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
专家们在会上介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集恒温性、恒湿性、隔热性、遮光性、气密性、隐蔽性、安全性等优点于一身,能很好地节约城市占地、降低能耗,克服地面各种障碍。例如,地下停车场的建立,能很好地缓解日益增长的车位需求;地下工厂的建立能减少噪音污染;打造地下街(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则能繁荣经济;而大家熟知的地铁,以运量大、速度快、时间准、干扰小、耗能低等特点受百姓欢迎。
智能新机和施工工法受关注
会上,厦工股份、厦工中铁分别就各自的“明星机型”向与会来宾作介绍。集八大亮点于一身的“厦工智能新机型”自从亮相北京展便备受瞩目,第一时间被“抢购”,与会人员在记录视频中再度感受厦工与中航旗下研究所的智慧结晶——电传智控(XGJE)系统。据悉,此项技术目前正做进一步完善、拓展,未来或可呈现更多亮点。
厦工股份董事长许振明表示,把“天上飞的技术”融进地上跑的施工设备里,这是一个全新的思维,很多人都觉得国内技术很难做成。但事实上,厦工与中航旗下研究所历经一年多的奋战,不分昼夜联手技术攻关,把想象转化成可能。接下来,他们还要做精做细这种技术,要把它用在更多产品上。
厦工中铁商务部负责人从“城市生态文明的此岸”着眼,以综合管廊和地下停车场的施工工法为例,向与会来宾介绍了旗下盾构设备的类型,以及可因地制宜的“明挖法”、“顶管法”、“盾构法”、“明挖盾构法”。其中,厦工主打的“明挖盾构法”,兼具“明挖法”的经济性和“盾构法”的安全性。
地铁施工“神器”深受好评
厦工充分发挥国际化工程机械企业的技术优势,联手中铁,迅速研发出适合我省地质特点和施工方式的各类盾构机,有力推进了厦门地铁工程掘进速度(最高月掘进可达335环即402米),深受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好评,同时受到了市政府的褒奖。
据了解,当前共有11台(套)厦工CET6450土压平衡盾构机用于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掘进施工,完成率已达九成,成为我国复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典型施工案例。近日,厦工又新增4台订单,计划用于厦门地铁2号线施工。
与此同时,盾构设备与厦工现有的装载机、挖掘机、叉车、小型机、道路机械、混凝土机械、旋挖钻、起重机械等产品相得益彰,构成一个大产业平台,可以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量身定制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工程设备、技术服务、项目管理等;作为上市公司,厦工宽阔的融资机制也可为合作伙伴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