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装载机最有效率的主力部位就是它的铲斗,铲斗对吊装,装载,整平,推拉等等这些作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日常月久的损耗及摩擦对于铲斗来说可谓是伤痕累累。铲斗维护方面不到位的话甚至还可能导致铲斗变形,斗位扭曲。那么对于这些无法避免的损耗,其实我们可以把铲斗的维护做到最好,皮实点(简单点来说就是加固)。尽量让损耗程度降到最低,有力地节省维修费用。
铲斗分几个部位构成一个总品。斗背,斗边,底板,铲刃(我们这里称之为刀片)及斗齿。机手都知道石头对铲斗的磨损程度是最厉害的,有些车用蛮力铲石头的话,铲斗往往都会留下硬伤。
碎石场的工作环境
在碎石场的工作环境,收到的矿石并没有统一大小的。有3成都是粉末之类的碎石混杂在堆头里面。加上矿车都是直接从上面的平台卸货下来,石堆被矿车长年累月的压积导致有些角落是很紧的。上图中是一堆很紧的堆头。当然有经验的师傅都看出了两边石堆的角度,能很轻易下手。但中间是始终要铲。而铲斗对这种堆头的铲料是十分吃力的,紧的堆头时不时还要撬下才能有点松动,这时斗齿和刀片及斗的边板都是大面积的受力区域,那损耗程度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工作现场
工作现场
工作现场
经过长时间的工作摩擦,斗齿及边板都到了一定的更换时期。下面就开始换取斗齿及加固钢板。
卸掉斗齿,装上新的斗齿 然后准备给螺母加力
这角度看起来多整齐,看不出变形的情况
铲斗
红色区域就是本身的刀片,听老板说买车回来4年了。铲了4年的石头都没动过。还是原厂刀片。窍门请看黑色区域。在每个牙齿的间隙位都叫机修焊一条钢板在前面,与斗齿平行。
很简单的原理:现在看新换的牙齿是比焊上去的钢板长一截出来的。当工作时间有那么相当,齿头平着钢板的时候。铲料是斗齿与钢板同时受力,同时摩擦的。这样一来,加块钢板工程不大,但却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老板时常和我们说,铲石头尽量温柔一点,损耗能免则免。老在我们面前唠叨一套斗齿就要1000多大洋。
斗齿维修
机修把斗齿里面的螺母用风机加力后还认为不是很稳妥。还在每个牙齿与刀片的接触面修上电焊。可谓是锦上添花的工程。唯一就是加固斗齿的紧度,那么容易松,一掉进机口没被磁铁吸上的话,进了碎石机那里卡死的话,起码都要误上半天工。
挖掘机
铲斗边板也是主要受力区域。焊几块那些后八轮的钢板上去。时间一长就会发现,边板的损耗几乎很微小。不过个人更支持另外一种边板加固方式,就是把边板的尺寸量上接近3/2面积~然后去钢铁厂买块1分多厚的铁板加固上去,那样才能算得上是后顾无忧。
底板的加固方式:现在新出的铲斗都是采用两块U型铁版垫底,老款的铲斗就是直接按照原来的底板尺寸加一块上去就很耐磨了。如果看到底板的两块U型铁板磨损程度比较大的话,量好U型铁板的尺寸,然后加固上去即可! 在这里说下,你们仔细看看我画的蓝色区域,U型版的左右两边都在原来的铁板基础上外加了两个三角形。焊这两个三角形主要是加紧了U型铁板的电焊力度,使它不易脱落,焊点不易爆裂。另外触地磨损面积也加大。
铲斗
这个铲斗唯一感觉有点遗憾的,就是斗角那一栏没焊有一条水管,或者钢管来加固。经常推车,导致铲斗红色区域有点弯曲变形……之前在石场开的一台厦工,人家就是在斗角那里焊有一条水管,那个石场是个坑洼场地,经常有车沉陷,它那台车在那推了几年之久,当然也不是每天都有车沉陷,加固的那个铲斗斗角那位置几乎没半点变形!
着重说下,在斗齿缝隙间焊有钢板,确实效益很大,在哪个碎石场做,哪个碎石场的销量就很好,基本都是人停机不怎么停的。有时赶着出货,即便齿头完全平了,都可以顶10天半个月再换。只要看看焊上去的钢板磨损程度,自己心里都有个底知道斗齿的最大使用限度!
齿头被完全磨平
齿头与焊上去的钢板完全平行,就这样的情况,斗齿的使用限度还可以用半个多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