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之石:中国高铁出海硕果累累带给工程机械的启示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16-01-08 09:18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早在一百多年前,也就是辛亥革命成功之后的1912年2月,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让给袁世凯,当时孙中山先生曾对袁世凯提出:“未来十年,你练百万精兵,我修20万里铁路,何愁不国强民富!”。当然,听了此话,我们也

早在一百多年前,也就是辛亥革命成功之后的1912年2月,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让给袁世凯,当时孙中山先生曾对袁世凯提出:“未来十年,你练百万精兵,我修20万里铁路,何愁不国强民富!”。当然,听了此话,我们也不禁为革命先行者中山先生的政治豪情所感染,不过,作为从基层打拼起来的实政派人物代表的袁世凯更知道,在当时国力孱弱的背景之下,要修建20万里的铁路,真的是谈何容易啊?!所以他回复中山先生的只有苦苦的一笑。

它山之石:中国高铁出海硕果累累带给工程机械的启示

然而斗转星移,一百年的时间转瞬而过,中国不仅从苦难的泥潭中站立起来了,而且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5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9万公里;5年后,即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快速客运网基本覆盖中国省会及50万以上人口城市。不过,中国的建设速度还在加快。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就目前建设进度来看,2015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就将达到12万公里,有望提前5年达到既定目标。

由此看来,在2015-2016的这个历史关口,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就将达到12万公里,即24万里的铁路,那么也就是说,中山先生在一百年前的“修建20万里的铁路”的梦想,终于经过全体中国人的努力,终于在一百年后实现了先生的建设梦想。更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今天的中国高铁频频出海,在海外屡次夺得大单,并获得了好评和信任。

2014年以来,中国高铁的足迹已遍布十多个国家,高铁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黄金名片”。中国高铁从起步到今天堪称完美。目前,我国至少与20个国家进行了高铁合作或者洽谈,涉及泰国、巴西、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辐射非洲、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区域,合计高铁里程数达到1万公里。

试问,中国高铁为何能够取得如此耀眼的海外硕果累累呢?它又能够当下处于低迷的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带来哪些重要启示呢?作为长期跟踪研究中国工业制造的行业媒体记者,笔者认为,中国高铁频频海外结硕果的根本原因无外乎有以下三点,即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的技术储备、异地本土化策略的贯彻。

中国工程机械产业

对于产品质量而言,这是所有工业品走向市场的基础,而中国高铁的质量自不必多言,在几年前央视热播的一部工业纪录片《大国重器》中,已经对当时尚未并入中车的中国北车为代表的中国高铁产品有了很形象和深入描述,这便是当下中国高铁产品能够频频出海的首要条件。

而关于中国高铁技术方面的优势,在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去年12月19日,中国国务委员王勇和泰国副总理巴金共同点亮中泰铁路奠基石的灯光索,标志着运作两年的中泰铁路项目终于正式启动。而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这段全长845公里的铁路将全部使用中国技术和相关标准。的确,中国标准的开放性更胜一筹。专家表示,中国高铁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铁路联盟的技术标准,并与阿尔斯通、西门子和庞巴迪技术标准兼容。国外客户采用中国技术还意味着今后这些国家的高铁市场仍将是开放的,而有些国家的技术与世界其他标准不兼容,一旦采用,将造成市场封闭和垄断。

中国高铁能够走出海外的另外一点重要原因,就是海外本土化战略执行得很彻底。像去年5月25日,最后一列巴西“奥运地铁”在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下线,标志着中国北车为里约2016年奥运会研制的地铁列车全部交付。而这批发往巴西的列车都充分考虑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具体地理环境条件,因运营线路靠近海边,车辆材质须防锈,因此列车采用不锈钢车体;因里约常年高温,列车加装“超强悍”空调”。这便是中国高铁在出口海外的时候对于产品“本土化”的一个考虑,也正因为如此,中国高铁在全世界颇有竞争力。

中国工程机械产业

由此,我们再回头来看工程机械产业,它是否具备了像中国高铁产品一样的三方面的优势了吗?诚然,经过几十年的长足发展和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中国的工程机械产品质量已经有了质的提升。不过,相比于整机产品,我国工程机械的配套件产品质量依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并且很多高精尖的核心制造技术上,我们国家的制造水平还有些差距。另外,在于产品相配套的各类控制系统的软性技术层面,我们依然需要提升。在这几年,我国工程机械的某些分领域内的技术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塔式起重机和混凝土机械领域,我们已经在领跑了。

最后一点,要想海外拓展取得成功就必须生产出真正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而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就要贴近当地市场的需要,研发、销售、服务更加贴近当地需求,生产出真正适合当地条件的产品,满足当地用户的需求的产品。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就曾经说过,“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企业的发展战略,而关键是要本土化,中国企业要国际化,我的理解就是要融入当地文化,做当地企业。”的确,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若想真正的“走出去”,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本土化”。

在过去几年中,像徐工、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在海外都获得不错的发展成果,说明它们的产品质量过硬,技术也达到国际通行标准,而且它们的海外本土化战略执行得很到位。因此,这些优秀企业的工程机械产品才能够真正受到当地人的青睐。

从中国高铁在国家领导人的推销助力下,频频出海,并且收获硕果累累,它确实给当下比较低迷的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带来很大的启示。在此,我们也希望,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能够尽早走出低谷,迎来下一个春天。

声明:本文系慧聪工程机械网独家稿件,版权为慧聪工程机械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慧聪工程机械网)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