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习近平谈科技创新
习近平谈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13年5月15日习近平在天津滨海新区视察时的讲话
“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在西安调研时的讲话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2015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链接:近年来我国自主创新硕果累累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蝉联“六连冠”,在生物医药、工程仿真、智慧城市、新材料等领域应用取得显著效益。
国产首架大飞机C919成功总装下线,ARJ-21支线飞机成功实现商业销售和运营。
北斗导航系统广泛应用,形成1000多亿元产值。
高分系列卫星成功发射,在国土普查、环境监测等18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创造7062米世界同类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带动海洋资源勘探技术和装备实现跨越发展。
我国履带式起重机、全地面起重机核心技术全面突破,在风电、石化、铁路、交通、水利等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014年12月30日,在海拔3000多米,占地仅为600平米的山头,随着中国电建2兆瓦风机风叶的安稳落座,全球最大吨位、技术含量最高的徐工XCA5000全地面起重机顺利完成西南边陲风场首台风机吊装任务,以非凡的首秀表现为2015新年开篇献礼。此次首吊成功标志着徐工XCA5000成为全球首台实现施工应用的两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彰显了徐工在全球吊装领域的领先地位,对中国轮式起重机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徐工起重机: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华龙一号”是由中国两大核电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广核集团研发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达到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水平,进入了世界核电第一阵营。2014年11月,国家能源局将福清核电站5、6号机组工程调整为“华龙一号”技术方案,福清核电站成为全球首个“华龙一号”示范工程。2015年8月16日,在中核集团福清核电站,徐工XGC28000履带起重机圆满完成全球首个“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第一吊,用无懈可击的华丽表现完成了徐工进军核电领域的完美首秀。
2016年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徐工集团“面向大型工程施工的流动式成套吊装设备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被授予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年度唯一获奖项目。这是继“基于大型工程机械自主创新的徐工科技创新体系工程”、“ET110型步履式挖掘机”、“全地面起重机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徐工集团第四次获此殊荣。
徐工起重机: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纵观中国制造业发展史,中国装备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最终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了质的飞越。徐工起重机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1963年,徐工开始生产国内第一代汽车起重机(Q51型5吨),到70年代生产出国内第一台液压式汽车起重机(QY16吨),再到率先在行业推出K系列汽车起重机、全地面起重机、300吨级履带起重机和高空消防车的隆重面世,徐工始终走在中国臂架类工程起重机械行业的最前沿。长久以来,徐工起重机械坚持以“创新”驱动产品和企业发展,依托多年起重机研发技术的积累,立足自主、持续创新,推动着中国起重机技术的一次次革新。
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指引和支持下,徐工将持续提升创新设计能力,向着成为全球领先、极具价值创造力的世界级企业奋进。在“中国制造2025”的第一个十年中,徐工将潜心攻关,积极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努力成为继高铁和“华龙一号”之后的又一张“中国创造名片”,呈现更多华丽大秀。正如习主席所说的,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