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五年规划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余音,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五年规划也应逐渐消失。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五年规划倒是按照从前的轨迹,一步一步坚持下来。大到国家、中到行业、小到一个企业,都以五年为一个节点,进行战略规划,对未来谋篇布局。
这也没什么不好。与计划经济时代规划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相比,现在的规划更多是一种指导和预测功能。甚至有经济学家评论,正是在中国一个接一个五年规划的指引下,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间保持了高速增长,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世界经济奇迹———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万亿美元。
2015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做出了汽车行业的“十三五”规划,规划以构建汽车强国为核心内涵,以做强、做优中国品牌汽车为主题,通过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合资合作、深化改革实现汽车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由汽车制造向汽车创造转变,由国内市场为主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转变,逐步奠定汽车强国的基础。
应该看到,这些表述与“十二五”规划一脉相承,宏观话语变化不大。但遗憾的是,汽车行业“十二五”期间的一些具体目标,没有真正实现,比如其中有一项目标是:提高自主品牌国内份额,到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比例将进一步扩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国内份额超过40%;但实际上,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5年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一跌再跌,仅为41.3%,远低于2010年的45.6%,而自主品牌轿车国内市场份额2015年才占20.7%,仅为“十二五”目标的一半。
从各企业集团的完成情况看,“十二五”规划的实现率也不乐观。五大集团中,除上汽以98%的完成率基本达标外,其余东风、长安、一汽、北汽都完成率集中在50%~70%。这与制定“十二五”规划时中国汽车市场的环境有关——时为2009年、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着近十年的爆发式增长,年均增速超过20%。这种情况下,各大企业集团均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各种翻番,各种投入,各种目标倍增,期望能在五年后硕果累累。不曾想,在“十二五”的五年期间,中国汽车市场放缓增速,与宏观经济一样,进入微增长时期,2011~2015年增幅分别为2.5%、4.3%、13.9%、6.9%、4.7%;自主品牌乘用车份额也是持续低迷。2011~2015市场份额依次为42.2%、41.9%、40.5%、38.4%和41.3%。
站在这样的起跑线上制定“十三五”规划,各大车企集团显得更为谨慎,销量目标的步子迈得不是那么大,但更追求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基本每个集团都确定了自己在“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和自主板块的发展目标,且占比不低。要知道,不管是新能源汽车还是自主板块,都代表着每个车企集团的自主创新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两部分做好了,中国企业的话语权自不必说,中国汽车强国梦也会水到渠成,如约而至。
祝福所有的中国车企集团,“十三五”规划能高质量实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