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如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任务非常繁重。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样也是改革的主力军和先行者。在国企改革的时代大潮中,位于山东潍坊的国企潍柴格外引人注目。
虽然根植地方,却拥有改革创新的魂魄,他秉承红色基因,凭着激情求变和创新,把改革作为原动力,如今潍柴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国际化企业,被誉为中国国企改革的标杆和典范。
解说:2016年10月20日,潍柴集团7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在潍坊召开,总结成就接受表彰,更提出对继续改革创新、迈向高端和进一步推动中国产业品牌走向世界尖端的目标。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这既是对潍柴七十年风雨历程的回顾,也是对创新发展实践的思考。
解说:七十年,潍柴人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林德液压首席执行官:潍柴动力对我们来说是进入中国市场非常有利的一个伙伴。
潍柴北美公司总经理:我感到最惊奇的是潍柴永远有着最新的技术,永远拥有最顶尖的供应商。
山东重工印度公司销售总监:我们越来越有竞争力,客户也越来越高兴,因为发动机是在印度本土进行生产制造的,我们也得到了所有支持。
法拉利集团副董事长:70年之后,潍柴除了是在中国发展,也是在全世界发展。
解说:2016年10月,在中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如今潍柴年度销售收入已超过1000亿元,这艘千亿国企触角已经伸向全球各地,完成了多项跨国并购与战略投资,拥有众多全球排名数一数二的顶级品牌,而这个传奇的开启缘起于1946年。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潍柴动力的前身是潍坊柴油机厂,它是1946年从威海的一个兵工厂由12个工人赶着马车带着一些兵器设备来到了潍坊,所以说它的前身是一个军工企业。
解说:1953年,这家根正苗红的企业收归国有,此后多年潍柴成为了计划经济中的宠儿。1984年国家引进了斯太尔发动机技术交由潍柴生产,更让这个老字号具备了超前的技术优势。潍柴由此进入重型动力领域,成为该领域的专业化企业。
1992年这是中国人有口皆碑的春天,却也是中国国企的冬天。在那一年,中国的国企改革开放的步伐迅速加快,市场经济大潮不断冲击着旧有的国企体制。那些年潍柴就像一台年久失修的“发动机”越转越慢。
199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横扫亚洲各国,此时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已进入深水区。内外交困之时,国家拉开了国企改革的大幕。砸铁饭碗、砸贴工资、砸铁交椅,同样也砸在了潍柴的身上。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一线工人只有三千人,管理人员一万人。一千多人吃空饷,我们有的干部到了周六开着公司的车去钓鱼,企业好坏对他没压力。
解说:1998年已经在低谷徘徊了三年的潍柴走向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此时新任厂长的遴选也迫在眉睫。经过反复权衡商议,上级最终锁定了一个人选,一个走路虎虎生风的年轻人,他就是谭旭光,当年37岁。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年轻人没有顾忌,只有一个目标把潍柴救活。
解说:1998年6月27日,潍柴文化宫内热浪冲天,谭旭光迈向主席台,第一次以厂长的身份出现。面对1500多潍柴人的期待,谭旭光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约法三章”。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这“约法三章”其实也很简单,为职工办好事,让职工做的事我们首先做,不让职工做的事我们坚决不做,用一种最普通的语言传递到了所有员工。
解说:“约法三章”代表了民心所向,也是潍柴各级管理团队的精神灵魂,成为了潍柴改革创新、快速发展的精神法宝和立企之本。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我们第一步就是突围,就是与生死决战,第二步就是谋划战略轨迹,包括我们股份制改制、产业链整合、国际化并购、海外建厂,一步一步都是按照战略既定的方向进行的。必须要做好顶层设计,要规划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路是怎么走,特别是对于十年的规划必须要接地气。
解说:从八十年代的政企分开到九十年代的国进民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再到当下的新一轮国企改革,国企改革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组成。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政府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2015年《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吹响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号角。
作为一家地方国企,潍柴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改革之路堪称国企改革的典范。自谭旭光上任以来带领潍柴人迅速打响绝地反击战,成为国企改革践行者。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当我认准了一件事,我一定能干好,我们做事情缺乏的就是这个精神。一要有自信,二有坚定不移的战斗力。
解说:1998年,潍柴首先宣战官僚主义、精兵简政,第二年潍柴启动人事、劳动用工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了干部能下能上,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市场化机制。很快潍柴又提出“三三制”总体改制思路,将所有业务一分为三。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把潍坊柴油机厂一劈三,主营业务的三分之一到潍柴动力准备上市,潍柴集团留三分之一就是现在的潍柴重机,另外的三分之一剥离辅业。
潍柴集团党委书记徐宏:分离了十三个单位将近六千人,一夜之间由一个国企的员工或领导干部突然改成了民营,一夜之间换了身份。这个观念转变确实非常大。
解说:潍柴的瘦身行动遭到前所未有的阻力。在职工中很多人生在潍柴长在潍柴,单从感情上就难以接受改制分流,当时一位幼儿园园长更是带头罢工。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他就早上起来七点不收孩子了,结果所有的工人领着孩子在工厂门口。知道了这个信息我就第一时间去了。我第一件事宣布的是把这个托儿所的所长给免了。
解说:特殊时期必须采取特殊手段,在谭旭光的铁腕领导下,潍柴干部“不换脑袋的就得换人”。就这样谭旭光一边扛着铡刀抓改革,一边导入市场激励机制,多劳多得双管齐下。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2002年我把在市场营销中的四位状元一人奖了一部车,当时振动了全国。
解说:2002年“三三制”改革基本完成,潍柴实现了主辅分离瘦身健体,各改制单位也取得了健康快速发展。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从1998年到2002年这个期间是潍柴今天能够取得千亿级企业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主持人:1998年之后,中国国企改革可谓轰轰烈烈,但是不少企业是雷声大雨点小,但是潍柴不一样。谭旭光上任之后他对内抓改革,对外抓市场开拓雄心勃勃,定下了国际化战略。因为有着十年技术和十年海外市场的经历,所以在谭旭光心中只有技术过硬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只要稍有盈余,谭旭光就带着团队寻找技术突破,最终将合作的对象锁定在了世界三大内燃机研发机构之一奥地利的AVL公司。
解说:技术创新是潍柴的生命线,一直贯穿在潍柴的成长历程之中。2003年8月29日,潍柴与AVL公司在奥地利联合建立研发中心。
潍柴动力执行总裁佟德辉:应该说2000年以后潍柴逐步走出了困境,那时我们开始了欧洲研发中心建设,这是我们建的第一个海外研发中心。我们直接把它建在了奥地利。
解说:2005年3月13日,北京钓鱼台,潍柴人终于等到了这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谭旭光宣布中国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12升大功率柴油发动机“蓝擎”问世。Landking 即是陆地之王,不久之后潍柴内燃机业务从“海上霸主”抢摊为“陆地之王”。蓝擎终结了外国“心”驱动中国车的历史,使中国制造业迈过了世界先进世界发动机俱乐部的门槛。
解说:从2003年起中国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实体产业兴旺发展,资本市场也蒸蒸日上。2004年3月11日,聚合企业优质资产组建的潍柴动力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柴油机行业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创下资本市场诸多纪录。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要是在中国上市,我是中国人给中国人自己讲故事,我要是在香港上市,我是中国人出去给外国人讲故事。有人说我们中国的国有企业搞不好,我出去路演我都说,潍柴就是国有企业,搞得怎么样?我给他一个很现成的案例。
解说:在香港上市意味着潍柴走上了资本国际化道路,步入了发展快车道。2005年震惊全国的德隆事件,导致湘火炬濒临退市危机,这对潍柴来说,又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谭旭光盯上了湘火炬的战略价值。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大家还没有对产业链有认识的时候,我们收购了湘火炬,花十个亿天价,现在大家回过头来说,老谭是个战略家。
解说:2007年4月30日,潍柴成功吸收合并湘火炬,成为中国第一例换股吸收合并方式,由H股回归A股的上市公司,创造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潍柴模式。谭旭光也因此一战成名,人称“谭大胆”。潍柴从此组成了业界绝无仅有的重卡黄金产业链,实现了各业务板块的协同快速发展。2007年底,世界第一款动力总成产品在潍柴问世。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我们发明了一个词叫双轮驱动,就是当时做制造业的企业,大部分还没认识到并购带来的效益,潍柴在这一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解说:双轮驱动,即是产品经营加资本运营,两个轮子同时驱动企业,滚滚向前。如果说生产经营是用加法积累资产,而资本运营就是用乘法,那么双轮驱动则可实现财富爆炸性剧增。潍柴整合了湘火炬之后,年销售收入迅速由二百亿变成了五百亿,成为行业翘楚。而此时谭旭光带领他的潍柴团队踌躇满志、驱动双轮、剑指远方。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谭旭光成为国企中第一个从国内计划经济“走出去”的人,随后潍柴在全球投资建立多个海外营销平台,搭建起了全球营销服务网络。2013年,国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解说: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国企“走出去”的步伐愈发加快,“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更是为国企进一步“走出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在全球化道路上,潍柴始终一马当先、坚定不移。潍柴一路踏准时代节拍、羽翼渐丰。2007年潍柴销售收入突破四百亿元大关,2008年接近五百亿元。中国经济经过持续多年的双位数的增长,此时也达到了繁荣的顶峰。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当别人赚钱的时候,你去干你要小心,你去干不一定赚钱,当经济疯狂的时候,一定是危机到来的前夜。
解说:果然如谭旭光所料,2008年9月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并迅速席卷欧洲,大批企业挣扎在破产的边缘,行业重新洗牌的机会到了,谭旭光敏锐地嗅到了抄底外企的商机。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法国的一个120年的发动机企业破产,当时我们就提出来试一试,通过收购法国这个企业,使我们尝试到如何经营海外企业。
法国博杜安公司总经理:潍柴令博杜安的发动机产量更加的庞大,还有就是可以降低发动机制造成本,因为制造过程是在中国进行。
解说:2009年1月23日,潍柴并购博杜安,迈出了国际化运作的第一步,另一方面,潍柴从中获取的先进技术,填补了16升以上高速大功率发动机空白,进一步完善了产品链条。
潍柴集团党委书记徐宏:我们就以我们与发动机相关的产业纵横发展,我们始终贯彻这条主线。
潍柴动力执行总裁张泉:潍柴的销售团队,按照谭总的说法,应该是一支钢铁团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也是一支虎狼之师。
解说:在那场全球金融危机中,在法国的邻邦意大利,全球最大的豪华游艇集团也被卷入了金融漩涡。
法拉帝集团首席执行官:潍柴是在没有人愿意支持法拉帝的时候,对法拉帝伸出了援手,在没有人相信的情况下,依然相信我们开发的新的机型,在没有人支持的情况下,依然是支持了我们的商业计划,潍柴是一个长期的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法拉帝集团带来了什么呢?带来了我的品牌,一步走向了欧洲,大家都知道法拉帝,但不知道潍柴,有了法拉帝,大家就知道法拉帝的老板是潍柴。
主持人:投资、消费和出口,俗称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投资和进出口大幅下滑,但消费领域却是异军突起,不久之后中国又提出了“蓝色海洋”发展战略,潍柴收购一家全球顶级游艇,到中国拓展高端消费市场恰逢其时。2012年1月,潍柴战略重组法拉帝,迈出了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一步,实现了由单纯依靠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双重拉动的重大突破,企业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
解说:经历试水博杜安、抄底法拉帝,潍柴在国际博弈场上已经得心应手。2012年9月,潍柴与德国凯傲集团签约,并购林德液压,投资凯傲集团。至此潍柴对双轮驱动战略的运用已经颇为娴熟,产品经营加资本经营两个轮子滚滚向前。
凯傲集团首席执行官:潍柴刚开始和凯傲合作的时候,股价是在二十四欧元,现在股价已经达到了接近六十欧元,所以我觉得对于潍柴来说,投资凯傲集团也是一个战略上非常成功的举措。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潍柴从一个潍坊的发动机企业起家,干到今天一个全世界的企业,是在不断的变化调整,在和全球的企业之间,形成一个统一的价值观。
解说:一路走来,潍柴始终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开拓疆土,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扮演着践行者的角色。凭借产品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双轮驱动”模式,潍柴整合构建了国内汽车行业最完整、最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求变是我们整个改革创新发展的灵魂,就是每天要变,每时要变,每年要变。
解说:21世纪全球经济最耀眼的轨迹之一,是中国制造的异军突起。在这条改变了国际经济格局的道路上,潍柴完美蜕变,用十几年时间走完了全球产业巨头一百多年的成长历程,成为全球第一家动力总成供应商,创下了发动机产销量世界第一,重型变速器销量世界第一,书写了当代中国的动力传奇。
热门推荐